APP下载

“恋书者”的絮语告白

2020-06-15俞耕耘

新民周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情书书籍金融

俞耕耘

《书情书》是本奇特的书,它更像一种漫长告别,恋人絮语。作者布克哈德·施皮南在假设离开纸质书这位“情侣、朋友加助手”后,生活将失去什么。假想源于电子书与纸质书的关系,总让人想起汽车和马车。当年我们对马富于深情,认为不可替代。但我们又是“多么轻易且迅速地抛弃了马匹”。全书的结构就像关于书籍的影像志。它从形制样貌深入到属性功能,暗合书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高度统一。作者探讨书的新旧小大、破损残缺,以及批注等外在样态。这些特征并非无关轻重,相反,它们呈现出读者的精神风貌、癖好趣味与符号意义。甚至,书的样貌会勾联出“移情”与想象。

书的美与用,其实是一种缠绕关系。外观审美与使用功能相互依存,又可提升转化,不应存在割裂。书籍理应比其他“实用器”和生活品,更贴近艺术。在作者看来,设计与包装,是对书的尊重。它更像一种“程序仪式”,设计感并非只是美化虚饰,而是“以艺术的方式让书籍的物质与精神属性相匹配”。这里涉及美化是否“過度”。“最令我反感的是那些貌似艺术的矫情设计,比如说龙飞凤舞的书名,花哨到无法辨识的字体,还有印在书页边上的图画。”如果以东方美学来看,作者的理念就是:美不“害”用,绘事而后素。

即使一本书破烂不堪,皱皱巴巴,伤痕累累,但却依然幸存,文字若无其事地宣示自身的重要。“我们可以发现:文字对书的依赖一方面是多么强,另一方面,又是多么弱。”有趣的是,作为一个“藏书癖患者”,作者常遇到的收藏难题其实也是人生悖论。一本品相很差的书却是完整的,自己想要的书却是缺页的。两难与缺憾也暗示人的无奈。“一本不完整的书到底还是不是书,抑或只是一个断了臂的残躯,一具尸首?”

“一本不完整的书其实是一本死书,更确切地讲,是一副纸制的棺材,里面装着文字的残尸。”在我看来,其实不必如作者这般沮丧。毕竟,人不能穷尽书,对于书籍而言,人生才是残缺未竟。这让我想到瓷器收藏,当你得不到完整器的时候,收集残片也是幸运的,它有标本意义,吉光片羽也好。幽默谐趣,充满画面和戏剧感,也是此书引人之处。如“我”从一个老妇那里淘书,就微妙杂糅。作者既心酸同情,又欣喜“贪婪”,“既渴望能淘到宝物,又不想花费太大的价钱。”但随之而来是怅然若失,“所有这些书,都被它的主人用极大的热忱和尖利的笔锋做了批注。只可惜这样一来,这些书经由他的手被改变了性质,变成了一位模范教师的职业生涯记录”。

《书情书》[ 德] 布克哈德·施皮南著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2月

作者也许是书籍洁癖主义者,勾画批注就像烙印刻痕,像是奴隶主对奴隶的标记。这种排他性、私有性,是对后继拥有者的宣示。《书情书》的重点所在是“情”,情感和记忆是书籍的召唤结构。为何你钟情初次所见的版本,即使它粗劣并不精美。因为它与记忆捆绑,带着特定气味和色感。你一生所能读完的书,大约和普通居室所能容纳的书相当(即使你博览群书)。这意味在情感上,你要取舍。

施皮南从形、体、用三方面对书籍“巡礼”,呈现出一种精英品位和文化心理。那就是精神的尊贵,文化不可贱卖,经不可轻传。“每一本书的问世都是在告诉人们:以前文字要逾越怎样的壁垒,才能被印制成书。”昂贵对应的是辛劳,他对文化免费共享理念总抱有怀疑警惕――因为,它会让书籍原有的光环因此黯淡。

书讯

《金融思维》

央视高分纪录片《华尔街》《货币》学术顾问与总撰稿李国平教授,以纪录片的务实风格抽丝剥茧,深入讲述了金融的基础要素及其对大众生活的影响,例如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品、货币、利率、汇率等,同时进一步解析了传统金融业与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金融的运行逻辑。这本书将专业知识分拆成国内外的现实案例,生动形象地帮助你理解金融的核心本质,启发你对经济未来、财富管理等的新思考。读完这本书,你将了解金融化趋势,建立金融思维,在职业选择、投资、创业创新等人生重大拐点上,更好地决策与行动,赢得更自由的人生。

猜你喜欢

情书书籍金融
鲁迅与“书籍代购”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一封情书
暖暖的等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P2P金融解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