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丝绸之路对亚欧大陆历史进程的影响研究概论(二)
2020-06-15草原丝绸之路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研究课题组
草原丝绸之路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研究课题组
摘 要:草原丝绸之路上民族众多,匈奴、粟特、蒙古等民族都曾在此活动,其中,匈奴的西迁,粟特人的经商以及蒙古的西征,使得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广泛而深刻。学界对这些活动较为重视,并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匈奴西迁;粟特商人;蒙古西征
一、匈奴西迁
东汉初期,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活跃于蒙古高原的匈奴出现了南北匈奴分裂的状况。南匈奴依附东汉,北匈奴仍然活跃在蒙古高原上,并时常劫掠汉边,是东汉政权的一大威胁。为消除边患,东汉政权联合南匈奴、乌桓、鲜卑和西域诸国,共同驱逐北匈奴。公元91年,北匈奴遭遇战败,其首领单于率部西迁,先后转徙乌孙、康居,之后又不断向西进发,大约于公元4世纪中叶进入欧洲,史称“匈奴西迁”。这一事件影响深远,故东西方学者都对匈奴西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成果引人注目。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
法国学者德经所著《匈人、突厥、蒙古人及其他西方鞑靼人的通史》(巴黎,1756-1758年版)中,第一次提出,匈人就是匈奴,间接证明了匈奴西迁的确凿性。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认可了这种观点,并将其写入《罗马帝国衰亡史》(伦敦,梅修因,1897年版)中。之后,德国学者夏特在其《伏尔加河匈人与匈奴》(《慕尼黑皇家巴伐利亚科学院哲学语文历史学科通报》第2卷第2册,1899年)、《匈人研究》(〔匈牙利〕《东方论坛》第2卷,1901年)等文中,进一步补充论证了德氏的观点。英国人韦尔斯所著《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纽约:麦克米伦公司,1921年版)亦赞同这种观点,这一观点也成为匈奴西迁研究的传统主流观点。
随着匈奴西迁问题的深入研究,国外学者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文献,而是开始逐渐开始从汉文文献、考古资料、语言学等诸多方面来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初,荷兰人底格柔特出版《纪元前的匈人》(〔德〕瓦尔特·德·格鲁特出版公司,1921年版),该书是将中国古史中有关匈奴的史料汇译编成而成。K·内密提《匈奴即匈人的历史地理证据》(《亚洲评论季刊》第29卷第3集,1910年)、夏尔潘提尔《吐火罗的民族学位置》(《德国东方学会学报》第71卷,1917年)、哈龙《关于月氏问题》(《德国东方学会学报》第91卷,1937年)等文均认为“匈人”与“匈奴”之间关系紧密。塔卡茨《匈人的中国艺术》(《东亚学报》第4卷,1916年)、《伊朗——希腊的艺术形式与中国——匈人的艺术形式》(《东亚学报》第15卷,1929年)、《欧亚大陆民族迁徙时代的艺术中间的一致性》(《亚洲艺术和考古杂志》第5卷,1935年)等从文化和考古的角度出发,认为匈奴西迁的确切性。
值得一提的是,前苏联考古兼历史学家伯恩施坦所作《坎库勒墓葬》(列宁格勒,1940年版)从考古学角度出发,论证了匈奴的足迹曾到过中亚东部,并由此继续向西迁徙。江上波夫《匈奴匈人同族论》(《民族研究所纪要》第1册,1944年)通过出土器物证实匈奴在西迁过程中,曾停留于伏尔加河流域。
前苏联学者列·古米廖夫《亚洲和欧洲的匈奴》(苏联《历史问题》1989年第6、7期)对匈奴西迁的路线有详细的论述。日本学者内田吟风一直致力于匈奴西迁问题的研究,其代表作为《匈人、匈奴同族论研究小史》(《北アジア史研究·匈奴篇》,1975年版)。其中,《匈奴西迁年表》(内田吟风等著、余大钧译:《北方民族史与蒙古史译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详列了北匈奴从公元48年至375年的活动年表。美国学者麦高文所著《中亚古帝国——斯基泰人与匈人及其在世界历史地位的研究》(北卡罗来纳大学出版社1939年版)一书,更为详尽地阐释了匈奴西迁的历史,堪称匈奴西迁研究之翘楚。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匈奴西迁这一问题才开始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清朝洪钧《元史译文证补》(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首先引入西方学界之观点,并对阿提拉匈人西征欧洲进行了论述。其后,王先谦《后汉书集解》(虚受堂刻本1915年版)中将洪钧之文转载,引起学者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匈人即匈奴”观点的讨论。陈建民、向达、梁思成等译,梁启超等校订的《世界史纲》(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赞同西方匈人即匈奴。姚从吾《欧洲学者对于匈奴的研究》(《国学季刊》第2卷第3号,1930年)对国外匈人与匈奴问题的相关成果做了梳理。该文的刊出,对国内学者影响颇大。其后,章巽翻译《中亚古帝国——斯基泰人与匈人及其在世界历史地位的研究》一书,将之命名为《中亚古国史》(中华书局1958年版)。自此之后,西方学界盛行的匈奴西迁论逐渐被国内学者所熟知。
这种观点传入国内后,很多学者在此基础上或试图进一步证明,或提出质疑。方汉文《匈族(HUNS)西迁与罗马帝国的崩溃》(《寻根》2004年第6期)、马利清《关于北匈奴西迁的考古学新探索》(《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等从甲骨文献、考古資料等角度出发,对其进行验证。余太山《匈奴、Huns同族论质疑》(《文史》第33辑,中华书局1990年)则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二者虽然同名,未必同族,匈人的族源还有待商榷。
2.关于匈奴西迁的概述。林旅芝《匈奴史》(香港波文书局1973年版)对匈奴西迁欧洲做了详细的论述。左文举《匈奴史》(三民书局有限公司1977年版)列出匈奴活动的时间表。江鸿《匈奴兴亡之追踪》(台湾商务印出版社1984年版)论述了匈奴的三次西迁。刘学铫《匈奴史论》(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87年版)、王柏灵《匈奴史话》(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陈序经《匈奴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等都是关于匈奴西迁的大部头著作。
3.匈奴西迁的原因。章太炎的《匈奴始迁欧洲考》(见《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卷二《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对匈奴被迫转徙欧洲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舒顺林《略论北匈奴西迁的原因》(《内蒙古师大学报》1986年第3期)认为东汉对北匈奴的打击才是北匈奴西迁的根本原因。吴兴勇《论匈奴人西迁的自然地理原因》(《史学月刊》1991年第3期)则认为东汉政权的打击并非匈奴西迁的关键原因。闵海霞《略论北匈奴西迁的原因》(《齐鲁学刊》2008年第3期)、张继渊《试论北匈奴西迁的原因》(《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9期)、白莉《北匈奴西迁至中亚及继续西迁之原因》(《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0期)等,都对匈奴西迁的原因做出了具体的分析。
4.匈奴西迁的过程、具体路线。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对北匈奴西迁进行了细致的考订。齐思和《匈奴西迁及其在欧洲的活动》(《历史研究》1977年第3期)总结了匈奴西迁的四个不同时期,分别对之对进行论述。肖之兴《关于匈奴西迁过程的探讨》(《历史研究》1978年第7期)则深入探讨了悦般、康居方位等具体问题。林幹《北匈奴西迁考略》(《内蒙古社会科学》1984年第1期)、郭平梁《匈奴西迁及一些问题》(《民族史论丛》第1辑,中华书局1987年)、王彦辉《北匈奴西迁欧洲的历史考察》(《东北师大学报》1989年第3期)等文都对北匈奴西迁过程及路线做了深入的探讨。
5.匈奴西迁的经过和影响。丁谦《汉以后匈奴事迹考》(中国地学会编《地学杂志》1919年第10卷第7、8合期)認为北匈奴进入欧洲腹地和黑海以北地带,并建立了王国,形成了新的民族。胡君泊《匈奴源流考》(《西北研究》1933年第8期)、金元宪《北匈奴西迁考》(《国学论衡》1935年第5期(上))、何震亚《匈奴与匈牙利》(《中外文化》1937年第1卷第1期)、佟柱臣《匈奴西迁与欧洲民族之移动》(《学艺》第2辑,1942年)、魏蕴华、张汉伟《匈奴的西迁及其在欧洲历史上的作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张哲诚《匈奴西迁——匈奴入欧前之欧亚内陆民族变迁》(《中国边政》1989年第105期)、《匈奴西迁与丝绸之路关系述论》(《甘肃高师学报》2017年第4期)等文,或对匈奴西迁的过程,或对其西迁的影响等方面做了深度阐释。
上述对匈奴西迁研究状况的大概梳理,可以看出国内外研究者在匈奴西迁这一研究领域,成果颇多,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关于匈奴西迁的专著及文章,尚有很多,囿于篇幅,仅列举上述以供参考。
二、粟特商人
粟特是东汉至宋活跃在丝路上的民族,以善于经商而闻名。在粟特商人不仅从事商业贸易,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所经各处的政治制度、文化习俗等,都随之传播交流开来,对古代东西方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已经将目光投向粟特商人,对粟特商人的研究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
由于粟特商人的流动性,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影响,因此,粟特商人这一课题一向受到国外学者的重视,主要成果有:法国学者魏义天《粟特商人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该书第一次系统地对粟特商人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法国学者布尔努瓦的《丝绸之路》(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指出粟特是商贩和艺术的国家。日本学者羽田亨《西域文明史概论》(外一种)(耿世民译,中华书局2005年版)、日本学者荒川正晴《唐代粟特商人与汉族商人》(《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法国汉学》第十辑,中华书局2005年)、《唐帝国与粟特人交易活动》(杨富学校,《敦煌研究》2002年第3期)、《ユーラシアの交通·交易と唐帝国》(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10年版)等对粟特商人在华的商业贸易活动概况、在华的地位及其所起到的作用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吉田丰《粟特语资料所见粟特人的活动》(《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法国汉学》第十辑,中华书局2005年)、江上波夫《丝绸之路与东亚文明》(罗丰主编,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英国学者辛姆斯?威廉姆斯《论粟特文古信札的再刊》(郑炳林、屈直敏《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国际研讨会综述》,《敦煌学辑刊》2004年第1期)、及其《中国和印度间的粟特商人》(《西北民族论丛》2014年第00期)、美国学者斯加夫《吐鲁番发现的萨珊银币和阿拉伯——萨珊银币——它们与国际贸易和地方经济的关系》(《敦煌吐鲁番研究》卷四,北京大学1999年)、美国学者丁爱博《帕尔米拉的商队及商队首领》(《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法国汉学》第十辑,中华书局2005年)都提到了粟特商人的贸易活动及其影响。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
粟特研究在中国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国内学者对粟特商人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粟特商人的商业活动。有关粟特商人的商业贸易活动的专著主要有: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对粟特商人作了重点考察。荣新江、张志清《从撒马尔罕到长安——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对粟特人在中国的活动及其遗迹做了深入分析。纪宗安《9世纪前的中亚北部与中西交通》(中华书局2008年版)重点探讨粟特人的迁徙及日常活动,由此深入探寻这一群体在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此外,荣新江《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中华书局2005年版)、毕波编《中古中国的粟特胡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荣新江《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三联书店2014年版)重点论述粟特商人的商业活动。
有关粟特商人的论文主要有:陈连庆《汉唐之际的西域胡贾》(《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文史遗书编》上,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主要分析了以粟特商人为主的胡商在河西走廊的经商行为。赖存理《唐代“驻唐”阿拉伯、波斯商人的待遇和生活》(《史学月刊》1988年第2期)对唐代入华的阿拉伯、波斯商人的待遇和生活问题进行了研究。程喜霖《唐代过所与胡汉商人贸易》(《西域研究》1995年第1期)探究了粟特商人的商业活动。霍巍《粟特人与青海道》(《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指出粟特人通过青海道在西南地区有着贸易活动。荣新江《北周史君墓石椁所见之粟特商队》(《文物》2005年第3期)仔细分析了北周史君墓石椁上的粟特商队图像,进而对商队的构成、规模大小、运输工具等问题展开讨论。杨洁《高昌王国商业贸易研究》(兰州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对粟特人广泛参与高昌王国的商贸活动进行了探讨。荣新江《唐代北庭都护府与丝绸之路》(《文史知识》2010年第2期)对唐代北庭的粟特商人在丝绸之路上的商业贸易做了阐述。这一专题的其他论文还有:高子华《唐代前期粟特人的经济活动》(《中外关系史论丛(第4辑)》1992年)、程越《入华粟特人在唐代的商业与政治活动》(《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陈海涛《从胡商到编民——吐鲁番文书所见麴氏高昌时期的粟特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9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罗丰《北周史君墓出土的拜占庭金币仿制品析》(《文物》2005年第3期)、陈海涛、刘惠琴《古代中亚商业民族粟特人》(《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李瑞哲《试论胡商在丝绸之路上的活动以及中原王朝对待胡商的态度》(《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2期)、李瑞哲《古代丝绸之路商队的活动特点分析》(《兰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等。
有关粟特商人的奴隶买卖行为有一系列的论文,如林梅村《粟特文买婢契与丝绸之路上的女奴贸易》(《文物》1992年第9期)、芮传明《唐代“酒家胡”述考》(《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年第2期)、温翠芳《唐代长安西市中的胡姬与丝绸之路上的女奴贸易》(《西域研究》2006年第2期)等,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2.粟特商人贸易活动的作用及影响。粟特商人贸易活动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对此,很多学者专门进行探讨,如芮传明《突厥第一王国时期粟特人对东西交通的贡献》(《中亚研究资料》1984年第2期)及其《粟特人在东西交通中的作用》(《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1期)指出粟特人的经商和移民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程越《粟特人在突厥與中原交往中的作用》(《新疆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王尚达《唐代粟特人与中原商业贸易产生的社会作用和影响》(《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姜伯勤《教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芮传明《“萨宝”的再认识》(《史林》2000年第3期)、尚衍斌《唐代入华“兴生胡”的社会权益评析》(《西域研究》2001年第1期)、陈海涛《唐代入华粟特人商业活动的历史意义》(《敦煌学辑刊》2002年第1期)、王青《汉魏六朝文学中所见的西域商贾》(《西域研究》2003年第2期)、李瑞哲《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陆路丝绸之路上的胡商》(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等都认为粟特商人在从事贸易的同时,对语言、文学、艺术、技艺和宗教的交流与传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3.粟特商人聚落研究。粟特商人入华后,形成了许多聚落,尤其是在唐代,更为突出。相关著作有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三联书店2001年版)及《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中华书局2005年版),该书论述了粟特商人入华后的分布地区、生存方式等问题。陈海涛、刘惠琴《来自文明十字路口的民族——唐代入华粟特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阐述了粟特人入华阶段和入华原因。相关论文主要有张广达《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毕波《敦煌所出粟特语古信札与两晋之际敦煌姑藏的粟特人》(《敦煌研究》1995年第3期)、李树辉《唐代粟特人移民聚落考》(《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荣新江《西域粟特移民聚落补考》(《西域研究》2005年第2期)等。
综上,对粟特商人的研究已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使我们了解到粟特商人的贸易活动情况、社会生活情况,对丝绸之路的繁荣以及东西方文明的交流都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蒙古西征
蒙古西征是世界性学问,一直深受中外学者高度关注,出现了大量研究性的文章以及著作,主要有:
(一)国外研究
国外学者对于蒙古西征问题的研究,成果丰硕,主要分为:
1.对蒙古西征的整体性研究。瑞典学者多桑《多桑蒙古史》(冯承钧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波斯史学家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何高济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俄国巴托尔德《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张锡彤、张广达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这三部大部头著作,是蒙古西征的开山之作。
有关蒙古西征的历史著作,对我们现在研究蒙古西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英国历史学家霍渥士《蒙古史》,被誉为19世纪欧洲蒙古史研究的最宏大之著作。法国学者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黎荔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蒙古帝国史》(吕维斌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均涉猎蒙古西征问题。英国著名史学家波伊勒《剑桥伊朗史》第五卷(J.A. Boyle.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1968)系统阐述了蒙古人在波斯的征服活动以及伊利汗国在西亚的统治。美国学者斯塔弗里?阿诺斯的《蒙古人的扩张》(《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98年第2期)对成吉思汗的早期扩张进行了重点论述。俄国学者皮库林《蒙古西征研究》(陈弘法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集合了前苏联蒙古史学界对蒙古西征问题上的代表性文章,具有极高的价值。
2.对蒙古西征影响的研究。蒙古西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国外学者也比较重视这一问题,如查尔斯·J·坎伯宁《罗斯和金帐汗国:蒙古对中世纪罗斯历史的影响》(Charles.J.Halperin.Russia and the Golden Horde:The Mongol Impact on Medieval Russian History.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5)、美国历史学家哈里逊·司乐芬《历史视野下的蒙古对罗斯的影响》论述了蒙古西征对罗斯的历史影响。格雷戈里·古兹曼《基督教欧洲和蒙古亚洲:东方和西方之间的第一次中世纪文化接触》(Gregory G Guzman. Christian Europe and Mongol Asia:First Medieval Intellectual Contact between East and West. Medieval Studies.1989)、J·J·桑德尔《蒙古征服的历史》(John Joseph Saunders. The history of the Mongol conquest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01)集中考察蒙古西征对东西方文明的影响。
综上,国外学者对蒙古西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征的宏观性论述上,其次对于西征的影响方面论及较多,对我们现在研究蒙古西征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国内研究
蒙古西征这一问题在国内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硕,以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周良宵、顾菊英《元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和刘迎胜《察合台汗国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为代表,这些著作对蒙古西征的相关史实作了颇多辨析,不但把国内蒙古西征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对今天的中亚史研究仍具有重要意义。其次,王治来《中亚通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阿尔达扎布译注,新译集注《蒙古秘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以及陈得芝《蒙元史研究丛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在蒙古西征研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很多学者对于蒙古西征这一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综合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蒙古西征的整体性研究。余大钧《蒙古西征始末》(《文史知识》1985年第3期)论述了蒙古三次西征的全过程,尤其是着重阐述蒙古首次西征中亚的背景、各路进军的路线。此外西部蒙古论坛刊登的《〈圣武亲征录〉等反映的蒙古西征历程》(《西部蒙古论坛》2004年第9期)、钱黎勤的《旭烈兀西征与穆斯林世界的风云变幻》(《阴山学刊》2009年第8期)、王聪延《成吉思汗西征及班师原因探析》(《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第3期)、张龙海《论成吉思汗西征——战略重心再抉择》(《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7期)、刘刚的《试论旭烈兀西征》(《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9期)、汤丽文《论蒙古人对巴格达的征服和统治》(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等都对这一问题做了探讨。
2.对蒙古西征中某些问题的考证。宋岘《雅鹘特〈地名辞典〉对成吉思汗西征的记述》(《西部蒙古论坛》2008年第1期)把13世纪阿拉伯文之《地名辞典》中关于成吉思汗西征的地点和时间翻译成汉文并作了比较详细的考证,这是研究西征中亚相关问题难得之史料。宋岘《论〈元史·郭侃传〉对成吉思汗、旭烈兀西征的记述》(《西部蒙古论坛》2008年第4期)以《西域地名》为切入点,探讨了《元史·郭侃传》所载成吉思汗与旭烈兀的两次西征。张玉祥《蒙古军队进军中亚若干地区之时间考辨》(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对于西征军队进军中亚若干地区的时间进行了考证。董飞《成吉思汗西征史料:编年与研究》(南京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对蒙古西征史料进行了一系列的考证。
3.对蒙古西征原因的分析。徐良利《蒙古帝国第一次西征历史动因论》(《北方论丛》2017年第3期)认为掠夺奴隶和财物是其根本原因。马聘《拔都西征中蒙古骑兵野战武器和战术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从武器战术角度剖析拔都西征,认为精良的武器和战术是西征取胜的原因。兰江《长子西征及其胜利原因探究》(《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S1期)、纪宗安、李强《略论蒙古西征的原因和影响》(《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4期)、《论蒙古第三次西征的历史动因》(《阴山学刊》2010年第1期)等都对这一问题做了深入探讨。
4.对蒙古西征影响的论述。李思纯《元史学》(中华书局1926年版)认为蒙古西征开通未通之道,使一切民族种姓聚首相见。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华书局2003年版)认为蒙古西征对元代中国与欧洲之交通亦有影响。黄秋迪《中世纪俄国知识分子眼中的“蒙古西征”》(《西伯利亚研究》2006年33(6))阐述了中世纪俄国知识分子对蒙古征服的独特认识和理解,论及罗斯人为鞑靼人所征服及统治的政治关系形成的原因。纪宗安、李强《略论蒙古西征的原因和影响》(《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4期)、陈启云《从多元历史视野宏观中国现代化问题:蒙古西征与人类文明》(《史学集刊》2009年第4期)比较分析了蒙古西征对中东地区、中世纪西欧和日本以及俄罗斯地区带来的影响。此类文章还有阿达利比士《蒙古西征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作用》(《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1年第4期)、李瑛国《蒙古西征对维吾尔族文化的影响》(《兰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7期)、李一新《蒙古西征后与欧洲的关系》(《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滕海键《蒙古西征与东方文化的西传》(《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付来侠《蒙古西征对西方殖民扩张的影响》(《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欧军《试论蒙古西征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几个问题》(《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5期)、杨峻岭《试析蒙古西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铜仁师范高等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年第6期)、粟瑞雪《欧亚主义视野:萨维茨基论蒙古——鞑靼统治及其对俄罗斯历史的影响》(《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第3期)、贾宝维、张龙海《试论蒙古西征与罗斯国家的统一》(《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第6期)、满肖阳《浅析蒙古入侵与金帐汗国的统治对俄罗斯民族的影响》(《世纪桥》2011年第21期)、贾宝维、张龙海《蒙古帝国的崛起对亚欧政治格局的影响》(《前沿》2012年第3期)、马婷《蒙古西征与中西文化交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李巧茹《论蒙元时期中国和西亚的文化交流》(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宋鑫秀《蒙古西征对当时世界的统治及影响分析》(《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9期)等等。
執笔:康建国(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 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