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农村文化脱贫探究
2020-06-15郝聪聪陈训波
郝聪聪 陈训波
摘 要 脱贫问题表面看来是属于经济层面的问题,但深究其深层次的矛盾主要根源来自于文化。文化脱贫是农村脱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脱贫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脱贫效果的关键。全面实现农村居民的文化脱贫,不仅有利于“扶志”“扶智”等“造血”机能的进一步强化,而且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和稳步发展,对于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基于此,厘清物质脱贫与文化脱贫、文化扶贫与扶志扶智、文化贫困与贫困文化、文化素质与文化程度的关系,分析农村文化贫困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农村文化贫困脱贫的对策。
关键词 文化脱贫;问题与原因;对策研究;乡村振兴战略
中图分类号:G249.27;F323.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6.049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现象,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社会精神活动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产品。文化不但蕴藏于物质之中,又独立存在于物质之外,是一种能够被传承的意识形态。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不仅影响着个人的成长,也影响着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习近平同志也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不断传承和日益创新的精神瑰宝,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思想精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凭借着优秀文化这个宝贵的遗产,自1840年开始,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不畏强敌,积极投入革命斗争。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又产生了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这些革命精神是民族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优秀的精华,最终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审视农村脱贫问题不难发现,仅仅解决物质上的贫困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文化上不能脱贫,特别是不能阻断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效应,那么按照现有标准已经脱贫的人口很容易返贫,或者很难跨越出相对贫困的阶段。相对于物质脱贫而言,文化脱贫难度更大,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历史任务。
1 厘清的几个关系
1.1 物质脱贫与文化脱贫
文化脱贫是在改变居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上,改变人们生产、生活的低层次状况,是通过教育而实现扶贫主体转型的过程,是使主体“超越传统,使传统真正融入于现代性之中”的过程[3]。物质脱贫和文化脱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物质脱贫改善的是生存条件,治理的是“表”、是“流域”,消除的是感染贫困的“肌体”;文化脱贫改善的是精神面貌,治理的是“本”、是“源头”,消除的是滋生贫困的“土壤”。与物质脱贫相比,文化脱贫更加复杂,更加有挑战性,也更具有重要性[4]。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没有实现文化脱贫,物质脱贫可能只是帮助贫困人口暂时脱离绝对贫困。之所以贫困总是在生活中反复出现,是因为文化的贫困和贫困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文化贫困对贫困的发生具有更深层、更基础和更本质的影响。
1.2 文化扶贫与扶志、扶智
文化扶贫是从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提升人们的思想观念、信仰追求,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以摆脱精神和文化方面的缺陷,全面提高人们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造血”功能。扶志就是通过宣传教育,消除精神上、观念上的贫困,补齐精神短板,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增强精神上的自信。扶智就是通过培训、培育,“授之以渔”,提升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扶志和扶智是文化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扶志是文化扶贫的基础、源泉和动力,解决的是精神贫困,激发的是潜能和斗志;扶智是文化扶贫的出发点、立足点和支撑点,解决的是能力贫困,激发的是技能和智慧。
1.3 文化贫困与贫困文化
文化贫困是一種社会现象,是一种安于贫困的价值观念,是相对于物质贫困而言,在精神生活、人文教育、价值观念、社会道德等文化层面上相对落后和匮乏的现象。文化贫困是一种更加持久、更加深层的贫困,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精神的空虚、文化的缺失、科技的缺陷和志向的丧失[5]。贫困文化是一种病态文化,一旦形成,便会代代相传,甚至演变为“反文化”[6]。它的主要表现特征是安贫乐道、听天由命、得过且过。
贫困文化是文化贫困存在的根源,文化贫困是贫困文化传承的结果和表现形式。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造成了文化贫困的持久性、深层次性和顽固性;文化贫困的长期存在为贫困文化的固化、发展和传递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1.4 文化素质与文化程度
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其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文化素质不仅体现在学校教育中,还体现在成长环境和家庭环境中,是个体内在品质和个体性格的积淀和质量水平。文化程度是表明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指标,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教育普及和发展程度。文化程度体现在学校教育中对知识的灌输总量以及人们接受的程度,其核心是受教育的年限和取得认可的学历及学位。文化程度和文化素质对于个体而言既有交叉、又有重合,但是却有天壤之别。文化素质的内涵要比文化程度的内涵广泛许多。因此说,文化程度是每个人文化素质形成的必要前期,而不是文化素质的全部[7]。
2 农村文化贫困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2.1 农村文化贫困的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迁移,乡村人口呈现出日益减少的现象。由于贫困文化的影响和文化贫困的禁锢,绝大多数贫困人口还一直坚守在乡村,不愿打破原有的生存状态。
2.1.1 等靠要思想严重
近年来,贫困群众对党的扶贫政策依赖性越来越强,对扶贫工作的期冀和信心越来越大,“等靠要”思想也越来越严重[8]。因此,要坚决杜绝“保姆式”的扶贫方式培养出懒汉、“福利陷阱”催生出“断崖效应”。
2.1.2 拜金主义盛行
拜金主义就是把金钱价值看作最高价值,盲目崇拜金钱。当前,“有钱能使鬼推磨”“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等拜金主义为一些人所奉行。当追逐利益成为一种生活趋势之后,乡土文化秩序、传统道德规范、文化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体系就会瓦解,文化荒漠会迅速蔓延。拜金主义等文化贫困将会直接成为文化生活的毒瘤[9]。
2.1.3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乏力
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历经数千年发展沉淀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遗产。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0]。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侵蚀和快餐文化的冲击。同时,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传统文化传承存在着缺乏传承主体、传承内容相对失宜以及传承认识存在偏差等问题[11],导致作为民族灵魂和血脉的传统文化被遗忘,成为摆放在图书馆、博物馆、文物馆中的陈列品。
2.1.4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
婚丧嫁娶、迎来送往的风俗承载着人们社会交往和情感沟通的功能,也演绎着价值观的变迁历程。当前,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畸形消费陋习一直是积重难返、纠而复生、禁而不止,甚至还愈演愈烈,高额婚嫁彩礼和丧葬事中铺张浪费现象十分突出。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现象是文化贫困的突出表现,是对崇俭尚廉良好风尚的亵渎,是对淳朴乡亲乡情的扭曲,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踏。这种畸形的消费观念不仅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着扶贫攻坚的稳步推进。
2.1.5 封建迷信沉渣难除
近年来,各种媒体报道的由于封建迷信致人死伤、骗人钱财的案件屡见不鲜。而且,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迷信逐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在“科技”的包装下,网络迷信具有更大的迷惑性和危害性,更难以去除。
2.1.6 赌博之风遍及乡里
赌博陋习在农村司空见惯,农闲季节、春节期间、红白喜事宴席等都是农村赌博的高发期。赌博的危害不容小觑,对个体而言,赌博会导致人消沉意志、丧失斗志;对家庭来说,赌博会伤害感情、挥霍资本、贻误后代,甚至毁灭家庭;对社会来讲,赌博会败坏风气、影响和谐、诱发矛盾,甚至危害社会[12]。
2.2 文化贫困产生的原因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贫困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家庭影响、社会环境、传统观念以及个人的生活阅历等等都会成为文化贫困的诱因。
2.2.1 核心价值观的缺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到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出现了变化,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了严重冲击,盲目跟风现象导致人们思想道德和核心价值观偏离了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私利主义。行为失范、道德滑坡、诚信缺失、凝聚力降低等现象在农村屡见不鲜。
2.2.2 理想信仰的错位
市场经济追逐的利益最大化促使一部分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出现了扭曲,在审视原有的理想信仰时产生困惑,最终导致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产生变化[13],造成理想信仰失衡错位。具体表现在共产主义信仰被趋利忘义取代、无私奉献精神被功利观念取代、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被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取代、美好的精神世界被冷漠和焦虑取代。
2.2.3 公共文化供需失衡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是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宣传、普及的阵地,是惠及民生、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塑造文化自信、助力乡村发展的重要场所。然而,目前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投资比例过低、基础设施缺乏;在管理上存在人员短缺、监管机制不健全;在服务上存在着产品供给脱节、群众参与率低等问题。就农家书屋來说,“一刀切”的图书供给模式难免滋生供需失衡等问题,农民急需的农业科技、病虫害防治、教育生活类图书十分短缺[14]。这些突出问题的存在不但无法保证提高文化素质、保障基本文化权益、加快文明和谐乡村建设等基本功能的实现,而且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2.4 农村教育发展滞后
受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制约,我国农村教育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农村教育资源短缺、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师资素质偏低、教师结构老龄化、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偏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严重滞后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有246.18万未上过学的就业人员,有206.50万人集中在农村,占83.88%;全国有756.77万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就业人员,只有67.08万人在农村就业,仅占8.86%。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农村教育和经济发展不能相互促进。
2.2.5 文化的代际传承
道教文化和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基石和宝藏,他们颂扬的“清心寡欲”的“贫困文化”和“安贫乐道”的“贫困观念”深深地浸入到了中华民族的骨髓之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民族文化,铸就了华夏儿女身处困境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品质。与此同时,我国长期农耕生产的低生产力水平发展史以及面对长期贫穷落后的逆境和压力,形成了宿命论观念和麻木、冷漠的心理,在此基础上,相伴而生的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也使乡村居民产生了“听天由命”的负面心理和“得过且过”的极端行为。由于贫困文化诞生于贫穷的环境中,家族内部的代际传递以及落后的生存方式、行为规则和价值观念等亚文化体系潜移默化甚至言传身教地传递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由于这种贫困文化和贫困观念根深蒂固,从根本上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导致整个民族素质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3 农村文化贫困脱贫的对策
3.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强盛的基础,是国家兴旺的灵魂。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众的引领作用,促进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科学的理性信仰,就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教育机制,在增强人们情感认同和培养人们行为习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社会公众和广大居民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以及全面认同的理想信念,引导农村居民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先进的文化武装头脑,用积极的信仰指导人生。
3.2 强化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建设美丽乡村的需要。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必须在统筹资源、整合力量上下功夫,补齐短板、加固基础是关键,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眼教育引导、服务生产生活、完善供给结构,提供多层次的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符合农村居民需求的文化产品,全面提升农村主流文化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让广大农村居民需有所学、学有所用、用有所长。
3.3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先进的价值观念和不屈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文化自信的磐石和灵魂。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培育农村居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的根本和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动力和源泉,能够全面调动和激发农民发展生产、追求美好生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打造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在采用传统宣传教育形式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微信、微博、朋友圈、公众号构建大众传播、家庭传承、群体传递、个人传播等多层次的传播渠道,让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成为广大农村居民提高涵养的重要源泉、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3.4 运用市场运作的方式,全面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文化是古朴的民风、是庄重的民俗。乡村文化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乡魂,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是乡村居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意义所在,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性格的形成上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有的功能。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必须更新观念,既要给农村居民“送”文化,又要让农民自己“种”文化;既要发挥政府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又要重视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充分调动市场和群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肥”孕育农村文化的“土壤”。要积极挖掘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非遗物产,鼓励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构筑乡村文化繁荣的根基,使古朴的民风和庄重的民俗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3.5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的中流砥柱。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保障,是提升农村活力的动力源泉。要培育新兴职业农民,就要在强化职业认同的条件下,结合各地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生活条件、生产水平,创新培育机制、构建培训方法、拓宽培训途径、完善培养模式、健全培训体系,在农民文化素质、生产技能、经营管理水平的培训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水平,不断增强农村居民的科技应用能力和生产管理水平,大力培育一代又一代的新型职业农民。
3.6 净化农村社会环境,促进乡村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因此,净化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就必須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心态,树立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自然资源节约意识贯穿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同时,要以生态文化为先导,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理念,着力培育体现地域特色、民俗特征、促进产业发展的生态文化品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为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全面实现奠定基础。
4 结语
农村脱贫不仅仅是物质脱贫,更重要的文化脱贫,而文化脱贫比物质脱贫更加艰巨。因此,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强化农村居民的思想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和科学文化素质,从根本上阻断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无限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慧支持。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孙兆霞,毛刚强,陈志永,等.第四只眼:世界银行贷款贵州省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中期)“社区参与工作”评估以及重点社区基线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 张乐天,方煜星.文化脱贫:一个贫困治理中的难题[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50-55.
[5] 赵远蒙,张谨.新时代文化脱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路径选择[J].理论观察,2018(8):65-68.
[6] 奥斯卡·刘易斯.桑切斯的孩子们[M].李雪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7] 米切若张.社会发展与文化脱贫刍议──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文化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5):38-40.
[8] 张志巧.精准扶贫视域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思想和文化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8(6):35-37.
[9] 杨雪英,张元,谢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的治理困境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10):116-118.
[10]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11] 潘昱州.传统文化传承应该突破的三重困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7(6):56-61.
[12] 李金玺.胡淑欣.捣毁赌博窝点32名赌徒被抓赌资10万余元被收缴[N],南阳晚报,2017-12-26(6).
[13] 刘延宣.微博热搜中网民的价值观缺失及应对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9):96-97.
[14] 孙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体制性障碍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6):59-70,124.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