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2020-06-15吴琪琪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外阅读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作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小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阅读一些报刊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但小学生目前的阅读数量和质量不容乐观,这种情况与作为孩子引导者的家长和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各司其职,发挥自身优势,采用有效方法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环境;人文;亲子共读;设置悬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6-0020-02
【本文著录格式】吴琪琪.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J].课外语文,2020,19(16):20-21.
一、课外阅读的意义
“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积”指的是吸收、积累,其途径是听和读;“发”指的是倾吐、表达,其形式是说和写。出口能成章,下笔能成文,是“发”的理想境界。先有所积,而后才能有所发。要厚积,就不能让学生两耳只听一人(教师)说,双眼只看一本(语文)书。必须大力倡导课外阅读,其重要性早已被认可。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分析
(一)小学生喜欢的书籍
小学生喜欢的书籍能够反映出他们的阅读兴趣。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选择的读物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的品德养成,甚至还会影响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调查发现,学生对经典著作如《三国演义》《爱的教育》等和时下比较畅销的书籍如《上下五千年》《父与子》等有涉猎。但诸如冰心的《繁星》、朱自清的《朱自清散文选》等一些比较著名的现代作品却往往不受学生的欢迎。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动机
课外阅读动机是引起、维持课外阅读活动,并使其指向确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动机的主要还是内在动机。作为学生阅读的引导者,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阅读内在动机的调动与培养,注意学生阅读书目的选择。
(三)学生平均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
学生每天在课外阅读上花费的时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从当下调查的结果看,小学生普遍存在课外阅读时间不足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忽视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第二,小学生家庭作业负担繁重,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第三,小学生可阅读的课外读物太少。
三、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趣”即有趣,枯燥之物,谁也不想领教。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乐于吟诵“老学究”的“之乎者也”,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只读语文书,那么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就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作出了以下要求: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些数字不仅是量的要求,更需质的保证。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首先应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入手。
(一)家庭方面
家庭是儿童最初接受教育的场所。儿童从婴幼儿到学前这一段时间,生活坏境以家庭为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阅读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阅读兴趣的发展,有阅读习惯的家庭能培养出有阅读兴趣的孩子。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要从家庭入手,从家长入手。
1.家长提高自身素质
现代社会提倡做“现代型”家长,“现代”的内涵其一是指家长要了解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等相关知识。儿童阅读关键期出现在4.5至5.5岁,这一时期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儿童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二是指家长也要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与孩子有共同的语言。
2.创设良好的人文阅读环境
创造和谐的阅读环境。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轻松、舒适的阅读环境,比如图书应放置在孩子易于取放的位置,孩子阅读时尽可能长时间保持一种舒适的状态。更重要的是父母要热爱阅读,以自身读书的热情感染孩子。
常带孩子去书店和图书馆。父母可以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书店和图书馆感受阅读文化,这是将孩子拉进阅读世界的第一步, 引发他们阅读的动机。图书馆能够为孩子营造自在、有趣、丰富的阅读环境,并引领孩子成为爱书人、读书人。
加强亲子阅读。所谓亲子阅读是指由家长与孩子共同进行阅读,亲子阅读可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拓宽家长与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最初的阅读兴趣。在读书的过程中,父母要带着饱满的情感与孩子一起阅读。
(二)学校方面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而阅读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对学生施以正确的阅读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还能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初衷。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1.语文阅读教学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提到,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仅通过阅读课本中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加强课外阅读,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以下三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根据文体向学生推荐相同类型的课外读物。当学生在课堂中已经掌握了某种文体的阅读方法之后,教师可推荐与课堂中相同文体的文章让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推荐同一文体的课外读物,并注意推荐的课外读物是否为小学生所喜欢的文章类型。
向学生推荐同一作者的系列文章。当学生在课堂中已经阅读了某作者的文章后,教师可把该作者的其他文章推荐给学生,这不仅有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拓宽学生视野,还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位作者的写作风格,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文章内容。
根据文章内容向学生针对性地推荐课外读物。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课前或课后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与教材文章内容相似的文章,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文章内容的理解。
2.巧妙设置阅读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通过巧妙设置悬念能让学生产生探索未知的欲望。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文章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结局等都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给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的讲解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正确的阅读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阅读方法会由于阅读目的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常用的阅读方法包括有目的的阅读、精确阅读和快速阅读等。其中目的阅读是指学生为了完成课内文章的学习或习作而针对性地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如报刊杂志、书籍上的一些文章片段;精确阅读是指学生集中注意力重点阅读文章中的某些片断、句子或词语,并对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进行理解;快速阅读就是常讲的速读法,主要是指学生集中精神快速浏览课外读物的文字,并了解文章大意。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斷推进,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让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这不仅能满足当今社会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还能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因此,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及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才能逐渐喜欢上阅读,并将这样的好习惯坚持下去,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会获得提升,从而促使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进而从容应对未来社会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曹祥芹.阅读学新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