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易班校本化建设的困境探究
2020-06-15鞠达苗胡绪鹏
鞠达苗 胡绪鹏
摘 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信息化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已经成为高校推进思想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之举。易班作为当下热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在共建覆盖全国各大高校推进校本化过程中,也遭遇了发展瓶颈。本文阐述高校易班校本化平台的内涵及建设,同时结合供给侧改革理念,从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方式出发,探究高校易班校本化建设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易班
自教育部实施易班推广计划以来,根据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数据统计,截止2019年3月底,易班网络思政育人平台已经在全国1231所高校中推广共建,已覆盖了全国32个省区市,服务于1339万名师生。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易班在全国高校的发展也是如此。目前,高校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与学生需求、社会需求之间存在错位和落差,迫切需要深化供给侧改革。因此,易班网络育人平台作为高校第二课堂新兴载体,如何推进易班校本化进程,渗透到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的全程管理与服务,发挥易班给高校教育管理和学生学习成长带来的大数据价值;如何通过供给侧改革提升用户黏性和活跃度,激发高校易班网络思政活力,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前沿阵地作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是高校在易班校本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深入探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易班校本化平台的内涵及建设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载体、平台和巨大信息资源。借助易班网络育人平台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对传统思政工作的否定,而是用新视角去审视,用新理念去指导,用新思路去解决,是紧密契合当代青年学生“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生活状态,与时俱进地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与网络信息新技术有效融合的新产物。
(一)高校易班校本化的内涵
易班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而衍生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其最大优势在于通过构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圈,为师生提供思想引领、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务,从而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构建。而校本化建设是易班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即通过易班平台在原有特色基础上结合本校特色进行的多维度改革。易班校本化旨在帮助高校搭建本校特色的易班门户,以服务为基础、管理为抓手、教育为目的,以易班网和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为轴心,根据高校实际工作需求,与各高校的教务、后勤、图书、财务、就业等系统对接,促进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协助高校顺利的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校本化过程中应从易班主体的需求出发,根据校情,整合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资源,优化易班服务种类和品质,从而加强易班网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二)校本化易班平台的建设
现如今,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网络化生活已成为当下高校各主体的常态。但与此同时,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也带来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可以说,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许多新情况新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网”而生、因“网”而兴、因“网”而增。青年学生历来都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争夺对象,谁抓住了青年学生,谁就把握了未来的主导权。为此,高校必须以直面挑战、主动而为的态度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要着力建设好符合学生需求特点、兼具教育性和安全性的网络阵地。相较于其他新媒体载体,易班有着输入输出信息可靠、用户群体以高校师生为主等显著优点。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将校本化易班平台建设成为主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重要性。当前,在教育部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下,易班正打造成为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地。但易班因差异化模糊、吸引力匮乏等问题,用户粘性增长遭遇瓶颈。易班校本化是推动易班发展的新突破口,通过整合校园资源,努力把易班打造成为覆盖面宽、影响力大、引领性强的校园思想营地,让广大学生喜欢易班、常驻易班、依赖易班。
二、高校易班校本化建设中存在的供给侧问题
自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供给侧改革理念后,“供给侧”一词迅速成为国内各界学者的研究热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引领了教育上的供给侧改革,因此供给侧改革理念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依然适用。对于高校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国家、学校与学生对易班网络育人平台的需求是拉动高校易班校本化建设的“三驾马车”,相较之下,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方式等要素是高校易班校本化建设的供给侧。面对重大的立德树人任务、迫切的学生成長需求、剧烈的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和严峻的信息安全考验,如何在多元易变的网络空间中,实现所求与给予间的供需平衡,是新时代推进高校易班校本化建设与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供给主体欠缺协同致使优势难以发挥
协同“是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是产生宏观尺度上的结构和功能”[1],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良好的协同能够产生“1+1>2”的效果,马克思也指出协作的过程“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的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合力工程,需要高校各部门之间协同作战,但在实际操作中,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建设主要由各高校宣传部或学生工作部(处)来承担和推动,孤军奋战、协同不足的问题突显,部门协同的壁垒、校园管理的隔阂、校园资源的分离、校园数据的藩篱成为易班校本化推动进程中的“骨感”现实,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无处体现。由此造成各部门“老死不相往来”、“各自为政”的现象,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内容的重复,也造成学生的选择困难与视觉疲劳。比如,宣传部门开设新媒体中心、学校官方微信和微博,后勤部门开设后勤服务一体化平台、教务部门开设教学服务系统、学生工作部门建设易班网络平台等。[3]各部门自主开发形成的“百花齐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但容易造成“遍地开花,无处结果”的后果。供给主体间的协同欠缺直接导致优势难以集聚,距离将易班网络育人平台建设成为“集思想引领、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社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供给内容单一陷入网络圈层困境
“圈层”是对网络中特定社群的一种概括,主要指某一类具有相同或相似特性的网络用户在互相联系中共同聚集,最终形成于某个网络平台的网络聚合体,因其表现为如分层一样地层级架构故称之为“圈层”。[4]易班推广之初,各高校都十分注重用户注册率和活跃度排名,多措并举来提高本校学生的入驻率和活跃度,例如采取行政通知、活动吸引、物质奖励、朋辈效应等方法。但部分学生对学校此举既不理解也不感冒,迫于压力注册入驻易班平台后,沦为“僵尸用户”,只在满足刚性需求时进行使用,例如选课、签到、查成绩等;有些同学使用结束之后便立即卸载并给软件评分差评,使用行为未上升到自觉、自为的层面。这一现象的产生,归根结底,在于易班平台教育内容的单一化,对在校学生没有吸引力,无法引发学生共鸣,使高校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网络圈层困境。“‘圈层化是指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由于信息获取定制化、个人社交圈子化、交互关系层级化而形成的一种只在自己的特定圈层中进行信息交互的现象和趋势”[5]。高校易班校本化建设应致力于打破或融合原有的学生网络圈层,打造一个全新、安全、有效的师生、同学互动“圈层”,但用户偶发的、无规律性的、不确定性的网络行为,使基于易班平台的网络圈层难以形成。
(三)供给方式不够合理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各大软件应用商城的评论区,对于教育部大力主推的易班网络育人平台的评价,负面评价居多。操作繁琐、界面设计不够美观、系统不够稳定,人性化较差是针对用户体验的普遍评论。首先,易班平台系统不够稳定,手机客户端经常出现卡机、闪退、链接不上等现象,导致学生对该平台的接纳度不高。其次,易班平台的操作较之其他平台对于网络技能素养的要求略高,间接打消了部分学生的使用热情。要运用易班实现管理功能,需要进入后台操作才能實现,要求操作者具有一定的网络技能,这与其他平台的一键式便捷操作形成鲜明对比,致使用户无法熟练操作和使用。但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以“行政推动”为主导,高校便进行强制推动,且过度追求注册率、覆盖率和活跃度等,由此激发了学生的不满,产生了逆反心理,严重打击了学生对易班平台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参考文献]
[1]孙立军.论习近平廉政文化建设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05):34-40.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6-32.
[3]温丽华.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建设[J].高教论坛,2018(05):14-17+22.
[4]霍宁宁,饶旭鹏.困境与出路:网络信息“圈层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1):91-95.
[5]陈志勇.“圈层化”困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6(05):70-74.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