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策略之我见
2020-06-15杨慧芳
摘 要: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契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建设以提高学生兴趣为基础,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龙头,以生活化教学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课堂为路径,培养语文合格人才是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9-00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9.026
按照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定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课程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基于此,教师应具备较高的语文知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并以正确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活动。
一、以魅力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论古今中外,教师的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应该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弱化教师的讲解与引导。相反,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自主学习、自主理解、探究、实践的能力尚存在不足,仍然需要教师引导下的学习、实践才能逐步提高。因此,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引导仍然十分必要,不可或缺。
(一)人格魅力的作用
教师热爱教学,关心学生,正直善良,富于同情心,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学生就会亲近、信赖教师,就会对教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此所谓“人格效应”,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思想魅力的作用
语文具有思想性,教材优美的文学作品中,往往蕴含着特定的文化、传统、道德情感,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受到正确的感染和熏陶。同时,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不可避免地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正确的历史观、社会观、科学观,思想敏锐、哲辩多思,具备吸引学生的思想活力、艺术感染力,学生就会深深地被教师的魅力所吸引。以课程、背景或当前社会事件中的正面形象以及勤劳、勇敢、善良、坚强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道德感染,必定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坚强的革命、生活、学习意志,健康的审美观念。
(三)渊博知识及文学修养魅力的作用
语文课具有人文性,课程涉及文学以及科学、社会、历史的各个阶段和学科,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应该对科学、社会、历史有较多的了解,是杂家、是百事通,应努力做到学识渊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文学及科学修养高,才能充分吸收课文蕴含的文化、科技的智慧和营养,结合自己的综合修养,讲解时使课文内容更丰富,含义更深刻,底蕴更深厚。同时适当扩大课文知识的外延,对具体的课题予以引申,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定能引人入胜。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具备了超脱文本字句的力量,方能游刃有余地帮助学生透过文字感悟生活,透过语言领悟内涵,透过文学净化心灵,教师的个人魅力就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
(四)技艺的示范作用
语文教师教学的基本功是语文学科基础性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初中阶段,学生的模仿意识增強,如果教师专业水平过硬,写一手漂亮的字,朗读、讲课字正腔圆,优美动听,语文基础知识全面、准确,说话抑扬顿挫、逻辑合理,必将引起学生强烈的模仿、学习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
二、以高效课堂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教师以良好的综合素质为基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采用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因人施教、因课施教,采用多场景教学形式、多种教学辅助手段,以教学单元形成目标知识点,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语文能力的形成,真正将语文能力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钻研科学、开拓世界的有力工具。
(一)认真抓好语文知识教学
以教材为基础,做好单元教学,重视体系性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坚持学生主体原则、能力原则。落实教材编写意图,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自读课文的“旁批”和“阅读提示”均有安排,不可偏废。按照课文—单元—教材的顺序,进行知识点的归纳积累,把基础知识的学习落到实处。教法应灵活多样,讲解、对比、分析、练习、演示等综合运用。学法应开放和接近生活,如竞赛、摘抄、互批作文、讲故事、讲演、读书会等。扩大教材的外延、扩大所学知识的应用范围,鼓励学生浏览学习与年龄适合的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网上信息等。重视练习,做好课堂单项练习,定期安排综合练习。重视程序性知识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建构过程性学习方法。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能力
语文学习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达成阅读和写作能力。教师应以民主学习、表现欲望、鼓励和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有声朗读、感情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指导学生的名著阅读,鼓励学生在独立阅读和合作探究后,以作品的形式自主呈现自己的差异化研究成果,教师在适当场合展示、褒奖以加强学生的阅读动力。
教师应将作文练习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作文命题结合单元教学的文体、主题,将作文练习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及事物的细节。将作文练习与阅读结合起来,指导学生阅读教师推荐及自选的名著佳作,对所读、所见勤于摘抄和赏析并积极运用到作文训练中。
三、以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
(一)给课堂一个生活背景
加强课堂与生活的沟通,将课文与生活:课文作者的生活—课文展现的生活—教师的生活—学生的生活—现代社会生活充分结合。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如社会实践、访谈、讲座、学生讲演、微课等,让学生“身临其境”。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充分赋予课文以生活的意义,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习的手段,减轻学习的压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主要指综合实践活动课,如“活动·探究”课。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语文学习,设置与课文、班级、校园、生活、社会相关的多种场景,重视过程,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注重展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沟通、协调的能力,注重实践与学生生活场景的结合。
(三)作文回归生活化
叶圣陶说:“生活是作文之本。”只有有效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积累素材,提高作文兴趣,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生活场景的引导,使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倡关注生活细节,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要点、重点、不同点,捕捉生活中的亮点;引导学生读经典、读佳作,提高词汇积累,提高描写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读书时多摘抄、生活中多记录,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才能写出有生活气息的文章。
四、以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升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认为语文实践能力即学生学习知识、感知世界,并能够通过说话和写作的方式准确地描写事物、描绘生活、感知情感、感知世界的能力。从个体差异的角度来说,每个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都是具有创新性的。只有掌握了基本语文知识、具备了基本语文实践能力、形成语文个体特征的学生才算具备了基本的语文创新能力。
(一)教师以自身素質引领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
无论古今中外,教师的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以教材为抓手,通过语文知识、阅读、写作、名著导读、古诗词诵读、口语交际等课程,培养学生通过课堂展示、小组学习、研讨、写作、演讲、表演、对话等运用语言和文字描写世界的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语文课的工具性决定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教师应该营造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独立思考、师生合作、小组合作等方式构建开放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理解文字、语言、篇章之中所潜藏的内涵,把自己所理解到的思想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辅以课堂、课下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学习与各类活动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设计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及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创新人格。教师应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活用教材,适当发掘教材的内涵、扩展外延。培养学生的质疑及创新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的实践对启发学生的想象是十分有益的。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文的内涵、外延与生活、社会的结合导出课堂主题或设问,创设合作、探究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引导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求异思维,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学科知识、多种方法进行释疑解惑,使学生在提出质疑、教师解疑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构建批判与发现、反思与评价的能力与动力,潜移默化地提高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张钰丹.论教师的素质对语文教学起着重要影响[J].南北桥,2014(5).
[2]黄海云.浅谈语文生活化教学[J].知识文库,2018(1).
[3]黄燕萍.在语文教学中打破陈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教学研究与管理,2017(7).
作者简介:杨慧芳(1966.3— ),女,汉族,河北邯郸人,中学高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