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地质类专业学生就业困境与改善对策
——以Y大学为例
2020-06-15魏丹丹
魏丹丹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
地质类行业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各类要素发展,是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政治稳定、国家安全等多个领域所无法逃避的关键问题。从2014年开始,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新常态”,顾名思义也就是经济发展态势与以往不一样,我国经济新常态最明显特点就是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经济发展方式也正从以往的过度追求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模式,转变为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式[1]。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我国的大部分产业结构要积极进行转型升级,这就包括我国的地矿行业,严重影响了我国地矿专业的就业形势。2019年,李克强总理曾提到保障能源供给是我国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战略任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持,而当今社会环境治理、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等问题仍离不开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可以看出国家对地质类特殊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高校要积极应对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改善地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Y大学的地质工程专业相比其他地矿类院校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因此分析Y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大学群体存在的就业问题是值得相关地质专业类高校的借鉴。本文以Y大学地质类专业2015至2019年的就业数据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地质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以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对推动当前地质工程毕业生就业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图1 地质类专业近五年就业情况对比图
一、地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境
1.毕业生就业心态发生变化,择业时更加关注自我需求的实现
从Y大学近五年地质类专业就业数据(如图1)可以看出,考研率逐年增加,但就业率并没有随之改变。而地质行业却普遍存在人才紧缺的情况,主要可能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毕业生择业取向与职业需求之间的矛盾,毕业生在择业时重点考虑工资待遇、岗位的稳定性、工作环境等因素。地质类专业就业口径偏窄,地域辐射指向主要分布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4],而很多毕业生为了优越、稳定的物质生活环境,宁愿选择与专业无关的工作,二是当前高校大学生主要是95后,甚至00后,这一群新青年,受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思潮的影响,有着独特的特点,他们定义自己为“佛系青年”,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对于家庭依赖偏重,所以在择业时,他们更注重自己的意愿是否满足,择业心态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三是受经济增速调整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地质类专业作为艰苦专业,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地质类专业学生更倾向于事业单位,但是目前地勘类编制很少,招聘岗位需求少,且对学历等要求较高,同时大部分地勘类事业单位已改成企业制,近年很多地质类专业学生将继续深造等作为主要或者唯一就业意向,很多学生只为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毕业生择业时更加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2.传统地质工程专业培养人才模式与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
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我国的地矿产业结构将被优化调整,导致市场上的需求与地质类人才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严重的不匹配,并且随着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技能不匹配所带来的就业问题将进一步加剧,目前,我国地质行业人才需要大批能吃苦、愿意奉献的地质勘探一线人才,同时也需要具有创新型的地学“领军型”人才,而当前高校对地质专业人才的培养重在理论知识,为了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让学生选修更多的专业课,但是却弱化了专业基础模块教育和实践模块教育,导致很多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难以完成野外一线工作任务。而我国地质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也成为制约地质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
3.专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认可度之间的矛盾突出
目前地质行业面临着对高质量地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与新一代地质人对地质行业的认可度不高的双重压力。特别是经济新常态下地质类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降至谷底,从Y大学近五年地质类专业招生数据得出地质类专业第一志愿率很低,主要是因为受社会舆论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家长普遍认为地质类专业就业困难且工作条件差,所以在高考报考志愿时,很少有家长让孩子选择报考地质类专业,专业发展与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越发明显[2]。其次,地质专业面临着招生难的问题,以Y大学地质类专业学生为例,Y大学地质类专业近五年第一志愿率平均值仅为25%,不是第一志愿进入地质类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后二次转专业时强烈要求选择到其他专业学习,达不到转专业要求的学生则通过考研转到其他专业。还有一部分地质类专业学生因对专业不感兴趣,表现有厌学、弃学的情绪。总而言之,这主要归结于社会大众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导致对地质专业不感兴趣,而最终会对就业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改善对策
1.完善学科发展方向,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当前,地质教育工作面临着地质类大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双重机遇,而地质类院校作为培养地质类人才的重要学府,要紧跟国家发展需求,拓展学科发展方向,以此改善当前地质类学生就业难的状况。2017年以来,教育部提出新工科建设,为地质类学科发展也提供了新思路,第一,地质类高校应根据国家提出的学科发展方案,优化专业设置方案,例如合并或者撤销一些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开设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新专业;第二,地质类专业应将时代热点融入学科发展建设中,在学科的建设中,主动引入一些新的技术,例如,将新知识引入到传统的地质类专业教育中,以此丰富新时期地质类专业学科的内容,抢占学科前沿领域;总之,地质类院校要立足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不断的完善地质类学科发展机制,从有效的解决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2.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在全球化推动下,地学教育要以培养具有全球观的地学人才为目标,重视多样化人才的培养。首先,以产学研为载体,完善多样化的地质类人才生成体系。地质类院校要重视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合培养地学人才,一方面地质类院校应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企业实习经历、参加科研项目,达到提升地质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就业能力的目标;另一方面高校应联合政府部门促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促成协同创新的育人机制生成,比如邀请企业参与专业培养方案修订,邀请校外导师参与学生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等。其次,地质类院校应全面发展,优化高层次人才结构培养体系。地矿企业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都有需求,高校要全面培养不同学历层次的地学人才,形成学士-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人才的生成机制,重点加强地质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最后,地质类院校应加强国际合作,培养面向全球的地学人才[2]。
3.加强就业指导,落实三全育人机制
目前,地质类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着职业规划不成熟和对就业环境不了解的双重困境。高校的就业辅导,主要还是依赖于大学生职业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从职业规划的角度看,学生对职业世界的探索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就业质量,从价值观层面,加强地质类专业学生职业理想教育,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对职业不了解以及对专业不感兴趣所带来的就业恐惧心理。面对当前的形势,地质类专业的职业指导可以立足于三全育人理念,为学生在职业世界探索方面和职业理想教育层面提供必要的、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