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状况调研分析
——以桂林旅游学院酒店管理学院为例
2020-06-15陈珺霞
梁 盛 陈珺霞
(桂林旅游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6)
当前各本科院校都在大力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中发现线上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控力和自学能力。但是,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分层明显,不同层次院校的学生资质有很大的不同,在现行的高校招生体制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明显不如传统老牌本科院校,通常只能录取到高中阶段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的考生(而在录取率较高的地区,一些成绩较差的考生也可能被录取),有研究表明(吴红斌等,2018)①,不同类型高校生源在高考可比分数上具有显著性差异,高考可比分数得分从“985 工程”院校到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逐渐下降,形成了明显的梯队层次,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高考可比分数处于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中的最末。
换言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自控力和自学能力都相对不足,那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新建应用本科院校中是否有应用的基础呢?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时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一、调研方案
为了回答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否有应用基础及如何应用的问题,我们就必须了解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认同度、线上学习习惯和方式、对线上教学重要资源——微课的看法。笔者以一个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桂林旅游学院酒店管理学院的2016级本科学生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研。
问卷包括四大部分,分别为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行为、学生对不同教学模式认同度以及学生对微课的评价。
问卷在“问卷星”平台上发布,通过班级QQ群将问卷链接发送给学生,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15份,2016级酒管本科生全部人数为354人,调查覆盖面为88.98%。
二、调研结果分析
调查数据使用SPSSAU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一)受访者基本信息
为了降低受访者的心理防御,收集到最真实的信息,本次调查尽量减少受访者需要填写的个人基本信息项目,对班级等可能会泄露受访者身份,唤起受访者心理防御的信息均不作收集,只要求受访者填写性别和对学业水平进行一个简单的自我评测,因为笔者猜想不同性别、学业水平的学生对于教学模式的认同度、学习行为可能会有差别。笔者将在后续分析中对这个猜想进行分析检验,如发现有不同类型学生的结果有显著差异,则会进行分类阐述;如没有显著差异,则只进行总体分析。
受访者性别分布为:男生46人,占比14.6%,女生269人,占比85.4%,与总体比例(男生70人,占19.8%,女生284人,占80.2%)稍有出入,但出入不大。受访者对学业水平的自我评测呈现出正态分布,认为自己的成绩在班级中排名比较靠前的学生占16.51%,认为自己排名中等的占69.52%,认为自己排名比较靠后的占13.97%,与我们平时观察相一致,说明受访者对学业水平的自我评测还是比较客观真实的。
(二)学生学习中疑难问题存在的情况及解决方式
1.绝大数学生在老师授课后存在疑问
在老师讲授后,5.71%的学生总是存在疑问,35.87%的学生经常存在疑问,56.83%的学生偶尔存在疑问,只有1.59%的学生表示从没有疑问。不同性别的学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即使是总体成绩在班级中排名比较靠前的学生群体中,也只是3.85%的学生表示从没有疑问(表1)。这说明了建设微课这样一种可以供学生反复观看复习的教学资源,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还是很有必要的。
表1 不同学业水平学生群体在老师后存在疑问的情况(卡方分析)
2.大部分学生有上网查找资料来解决学习中疑难问题的习惯
有40%左右的学生会通过上网查资料的方式来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其中男生为32.61%,女生为41.64%(表2);学习成绩比较靠后的学生更倾向于自己上网来查资料来解决疑难问题(表3)。这说明学生对线上学习接受程度比较高,实施线上教学有较为坚实的基础。
表2 不同性别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方式比较(卡方分析)
表3 不同学业水平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方式比较(卡方分析)
(三)学生对不同教学模式的认同度
1.大部分学生认可自主学习并具备自学能力
对于自主学习,8.57%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36.51%的学生表示“喜欢”,两者相加总比例为45.08%;另外还有46.67%的学生对自主学习这种方式持两可态度(表4)。6.03%的学生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完成自主学习”,56.19%的学生认为自己“基本可以完成自主学习”,两者相加,总比例达62%以上学生认为自己可以自主完成学习,其中男生更认可自己的自学能力,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更认可自己的自学能力(表5、6)。这说明实施需要较强自律性的线上学习模式时可能的。
表4 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喜爱度
表5 不同性别学生自学能力自我评价比较(卡方分析)
表6 不同学业水平学生自学能力的自我评价比较(卡方分析)
2.学生最认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最不认同纯线上教学模式
学生最认同的教学模式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60%),其次是线下教学(24.76%),最不认同的教学模式为纯线上教学(4.13%);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群体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不同性别学生之间有显著差异,其中女生更喜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64.68%),男生更喜欢线下教学模式(43.38%)(表7),这说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该将来发展的方向,而且在实施中应该是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
表7 学生对不同教学模式认可度比较(卡方分析)
(四)学生使用微课学习的情况
1.大部分学生愿意使用微课进行学习
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使用微课进行学习持正面意愿,其中10.16%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37.78%的学生表示“比较愿意”,33%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只有不到19%的学生表示“不太愿意”和“很不愿意”。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群体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学生之间有显著差异,男生使用微课进行学习的意愿相对更强烈一些。(表8)
表8 学生使用微课进行学习的意愿(卡方分析)
有7.3%的学生认为微课对学习有很大帮助,34.6%的学生认为微课对学习有较大帮助,有53.97%的学生认为微课对学习帮助一般,只有4%左右的学生认为微课对学习很少有帮助或根本没有帮助(表9)。这说明微课对学生学习还是有帮助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有超过一半(53.97%)的学生认为微课对学习的帮助只是一般。
学生觉得微课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依次为:视频形式,方便观看(29.84%);可以随时随地学习(22.54%);有针对性(20%);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学习(18.41);只有9.21%的学生认为微课可以弥补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表9)。这与我们原来用线上微课来弥补线下课堂效率不高的设想有一定的出入,值得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表9 学生对微课的评价
2.学生使用微课学习的情境
学生使用微课最多的教学环节是课后复习(38.73%),其次课前预习(28.25%),最后才是学习新课(25.4%);学生最需要的微课课型是习题讲解(66.03%)和章节复习(65.08%),其次才是理论讲解(59.68%)和概念解读(49.52%);48.57%的学生是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微课,23.17%的学生会根据知识点的难以程度和时间安排来决定如何学习微课,16.19%的学生想起来才会看微课,只有12.05%的学生会利用集中时间来学习微课。在学习微课时,40.95%的学生表示要根据微课的内容来决定是否认真学习,有24.44%的学生表示会刷课,只有21.9%的学生表示一定会认真看望微课视频,还有12.7%的学生表示“看心情”(表10)。这提醒我们需要科学设计,提高微课制作质量,根据教学环节和教学场景合理使用微课,才能有效保证教学质量。
表10 学生使用微课学习的情境
(五)学生喜欢的微课形式和类型
总体来看,学生最喜欢的微课形式是情景剧(39.37%),其次是动画形式(30.79%),再次是教师讲解(21.27%),最后才是PPT演示(8.25%),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群体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学生最喜欢的微课形式有显著差异,男生选择最多的微课形式是老师讲解(36.95%),女生选择最多的微课形式是情景剧(41.64%),但男女生选择最少的微课形式均为PPT演示(17.39%和6.69%)(表11)。此外,我们通过开放问答题,请学生填写喜欢的微课关键词,用问卷星进行关键词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人工进行同义词合并,发现学生提到的最多五个词分别是: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简短、吸引力和生活,其中,生动有趣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词汇(表12)。对于微课视频的时长,有48.31%的学生觉得5-10分钟最合适,有26.67%的学生觉得5分钟以内最合适,有23.17%的学生认为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微课时长,只有6.35%的学生认为10分钟以上的微课时长也合适(表13),这与前人对于微课最佳时长的研究结论是基本吻合的。
总之,学生喜欢有趣生动、通俗易懂,具有吸引力,与生活联系紧密,且简短的微课。
表11 学生喜欢的微课形式(卡方分析)
表12 学生喜欢的微课关键词(词频≥3)
表13 合适的微课时长
三、调研发现与启示
(一)在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时应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
由表1可知,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师授课后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疑惑,不同性别的学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即使是总体成绩在班级中排名比较靠前的学生群体中,也只是极少数(3.85%)的学生表示课后从没有疑问。由表2、3可知,有相当部分学生会通过网络来解决学习中疑难问题,其中女生比例更高,学业水平靠后的学生也更倾向通过网络来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由表4、5、6可知,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有自学能力,其中男生更认可自己的自学能力,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更认可自己的自学能力。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由表7可知,整体来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模式是线上线下混合,其次是纯线下教学,最后才是纯线上教学;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群体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在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时,应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
(二)微课应主要用于课后复习与课前预习,而不是教授新课
由表8、9可知,整体来说,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对使用微课进行学习持正面意愿,男生使用微课进行学习的意愿相对更强烈一些;大部分学生认可微课对学习是有一定帮助的,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微课是可行的。由表10可知,学生使用微课最多的教学环节是课后复习,其次课前预习,最后才是学习新课;差不多一半的学生主要是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微课,同时会根据微课内容来决定是学习投入情况。因此,在推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时,应把主要把线上微课用于课后复习和课后预习,在线下教授新课。
(三)需科学设计、整合多方力量来打造生动有趣、简短清晰的精品微课
由表11、12、13可知,学生最喜欢的两种微课形式是情景剧和动画,微课最合适的时间长度5-10分钟。也就是说,学生喜欢生动有趣的精品微课。只有这样的微课才能有效吸引学生,切实提升线上教学质量。但要制作出精品微课绝非易事,它既要求教学内容严谨准确,又要求表现形式生动有趣,同时还要简洁精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个精品微课就应该是一个优秀广告,如果能够制作出象广告一样精彩的微课,那学生肯定会十分欢迎,教学效果也会很好。但是,我们也知道,在一个几分钟甚至只有几十秒的广告背后,是强大的制作团队、大量的费用和时间投入。而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微课制作主要还是依靠教师团队,费用和时间投入也有限,这就导致目前上线的大部分微课质量差强人意。因此,各院校应加大对微课制作的投入,整合多方力量与资源,确保微课制作质量,不宜提倡大干快上,粗放发展,最后弄出一堆信息垃圾来。
四、贡献与不足
本研究为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供了一个实证依据,同时也有一些新的发现与建议。不足之处在于调研范围有限(仅限于桂林旅游学院酒店管理学院2016级本科学生),样本数量有限(仅315人),研究的外部效度不高,调研结论不一定能推广到其他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去;此外,样本性别结构不够均衡(男生比例仅占14.6%),这是由于本专业的生源结构所带来的先天不足,但由此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本研究基于性别不同所作出的分析可能也不一定具有代表性;最后,本研究主要聚焦在学生对教学模式认同、学习行为偏好、微课学习等方面,对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没有进行探讨,研究尚不够深入。且没有涉及到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有关的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以及其他课程资源(课件、案例、习题与测验等)的评价。以上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中来弥补。
注释:
① 吴红斌,郭建如.高等教育分层系统中的地方本科院校:困境、优势与出路——基于全国本科学生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02):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