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译法研究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

2020-06-15

陇东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译法译文原文

黄 宁

(徐州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018)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是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目前,翻译教学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收效缓慢、学生无兴趣等。相对于传统顺译法无法调动学生兴趣这一难题,回译法的逆向思维模式却别开生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入回译法之后,翻译过程如同破案,学生饶有兴趣地追踪所有出现的蛛丝马迹,其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可以时时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一路走来在不知不觉中就已学到很多相关知识。因此,本文将重点关注学术界对回译法的研究现状,探讨回译法的优势,并探索如何将它引入大学英语课堂,使之成为与传统顺译法并驾齐驱的翻译法。

一、回译法及其研究成果

存在语际交流的地方,就必然存在翻译问题;谈论到翻译方法的时候,也必然会提到回译法。回译法并非现代社会的产物,在人类历史上,当语际翻译出现时,回译法就应运而生了。

(一)定义

1988年,Newmark出版专著ATextbookofTranslation,其中提到一种翻译方法“back translation”(还原翻译)。何谓回译法,它是指“对译文进行再次翻译,把自己或别人的译文翻回原文,这种翻译方法在英语里被称为back translation[1]”回译的过程,就是将已译成特定语言的文本译回到源语的过程[2]。

(二)分类

回译有多种分类,依据王正良的研究,回译按照结果来分,可以分为译底和译心;按照语种来分,可以分为单语回译、双语回译和多语回译;按对象来分,可分为外语回译成母语,母语回译成外语;按照目的来分,可分为已知译底回译和未知译底回译;按照时间来分,可分为共时回译和历时回译;按照主体来分,可分为人工回译和机器回译[3]。代红在她的研究中就提出了把回译分为显性回译和隐性回译[4]。显性回译是指在学生已知原语文本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回译活动。此种回译包括两个翻译过程,优点是有助于学生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隐性回译是指在学生未知原语文本的情况下,直接对译文进行回译。这种回译只包括一个翻译过程,其优点是有助于学生学习多元表达,开阔视野,扩展知识面。

(三)用途

贺显斌在研究中指出,回译的用途主要有三种:(1)用作一种翻译策略。当翻译用作文化交流手段时,为了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译文“原汁原味”,需要译者把从目的语中借用过来的文化成分原封不动地归还过去,而这种“完璧归赵”的还原行为就是回译。此种回译一般不允许译者擅自创造,需要参考权威资料来完成。同时,回译发生在词和词组层面,较少涉及句子。(2)用作译文质量检测手段和翻译教学手段。回译法在用作译文质量检测、译文对比和翻译教学手段时,可以直接对译文进行回译,再把回译文与原文进行比较来确定译文的质量。此种回译,可以采用归化译法,也可以采用异化译法。回译一般集中在较高的语言层面上,以句子、段落和短文为主。(3)用作语言研究和翻译研究的辅助工具。在语言学和翻译研究中,研究人员需要进行语言之间的对比,以分析不同语言的不同特点。因此,回译被用作科学研究的辅助工具来比较不同语言结构和不同译文,用于此目的回译一般采用直译法[5]。

二、回译法对翻译教学的影响

回译法在翻译教学中应用颇多,因为其具备解释翻译过程内在运作机制的功能[4],还具备促进译者语言对比能力和语言欣赏能力的功能[6]。正因为如此,回译法可以促进以结果为导向的传统翻译教学向以过程为导向的新型翻译教学转变,让大学英语教学切实高效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因此其实用性较强。

(一)以结果为导向的传统翻译教学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翻译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局限性也显而易见。通常,教师布置翻译练习,指导学生翻译,完成后公布参考答案。整个过程中,教师会“指导”学生如何遣词造句,学生被动地接纳这些信息,但往往很难把握翻译过程,只知道是“这样子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子的”。而且,翻译中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有目的地进行选词造句的过程如同是在“黑箱”中进行,学生参悟不透其中的玄机。见下图:

在控制论中,人们把无法直接观察内部构造和机理的事物或系统称为“黑箱”。外部因素作用于黑箱,就是“输入”,而黑箱对外部的反应则是“输出”。在翻译活动中,“黑箱”现象的存在成为学生提高翻译能力的瓶颈,制约了其长足发展。反之,如要突破瓶颈,就必须破解黑箱,“因为研究黑箱理论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将黑箱变为白箱[7]。”如要把黑箱变为白箱,就要在翻译教学中把以结果为导向的翻译教学转变为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活动。

(二)以过程为导向的新型翻译教学

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process-oriented translation teaching)是指“翻译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关注翻译过程,围绕翻译过程展开教学[8]。”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优势十分明显,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把翻译教学的重点更多地集中到对学生语言文化观念和翻译策略的培养上,以期“在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里,学生通过协作参与职业译者的真实活动,自己去发现知识[9]。”

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成功地破解了传统翻译教学的“黑箱”现象。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回译法就是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法,因此也是“黑箱”的克星,它可以扭转学生崇拜翻译参考答案和单纯背诵翻译答案的被动局面。回译法指导下的翻译过程是:拿到一个翻译题目时,学生知道中英文的语言差异在哪里,具体涉及哪些文化知识,应该选用什么句型,应用什么时态,选用哪些单词、词组,然后在翻译策略指导下完成翻译任务。面对一些难题和不明确之处,学生知道从某处着手补足自己的短板,而不是茫然不知所措,如此一来,回译法就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了主动权,可以主动出击,不断探索和积累知识,直至显著提高自身的翻译实力。参见下图:

翻译活动的过程取向体现了人本主义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学生自己根据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需求进行自主探索知识和积累知识。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此外,过程取向还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念。该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知识不是教师简单传递过来的,而应该由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学生不应该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该主动地构建知识,这种构建过程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构建主义学习理念强调“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10]。

三、回译法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回译法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提高翻译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下面将具体探讨回译法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本文采用的是隐性回译法,也就是未知译底回译,通过对比回译与原文来发现问题、认识不足、明确学习的方向。之所以不采用显性回译法,即已知译底回译,是防止学生背诵原文,达不到预定的学习效果。

(一)加强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认识

英汉两种语言无论是词汇、句子结构、语法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但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喜欢用汉语词汇和句式直接套用到英语中来,翻译出来的句子让人摸不着头脑。同时,也会按照汉语的思维来考量英语表达和句子,导致一些翻译错误产生。而回译法这种逆向译法,会让学生意识到之前语言使用中的种种谬误,及时纠正,并进行深入学习。见例1:

译文:Polly gave Gee the axe over Bob.

回译:波利通过鲍勃递给吉一把斧头。

原文:波利抛弃了吉,选择了鲍勃。

通过对比回译和原文,问题症结清晰可见:汉语与英语有很大不同,不能用汉语思维直接套用到英语中,因为英语中的一些单词和词组会具有汉语中不曾有的含义。同样道理,学生也不能用英语思维来写汉语句子,否则不地道的汉语会让地道的中国人看不明白的。见例2:

译文:Shakespeare contributed thousands of words to English,many of which have embedded in the language.

回译:莎士比亚用成千的英语单词创作,很多已经成为英语语言。

原文:莎士比亚创造了数千个英语词汇,其中很多已经根植于这门语言。

虽然汉语是学生的母语,但翻译中不地道的汉语还是比比皆是。在上例中,前半句翻译出了差错,即使是不懂英语的人也知道,莎士比亚使用的词汇量绝对不会只是数千个;后半句则表述不地道,汉语中通常不会说什么词汇变成语言,而会说一些词汇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淘汰掉而一些则被保留下来并沿用至今诸如此类的话。所以,通过回译练习,学生学习到的不仅仅是英文表达及其相关知识,还有我们的母语。

(二)加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了解

回译需要处理英汉两种语言,从表面上看,语言好似静止的,但底下却暗流涌动,是因为涉及两种鲜活的文化。“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意义的交流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而每种语言都是一个独特文化的部分和载体。我们在转换一个文本的语言信息时,也在传达其蕴含的文化意义[11]。”故此学生只有深刻了解和把握英汉两种文化,了解中西文化底蕴,才能做好翻译。回译法会加强学生对这种素质的认识,让其强烈地感受到文化的重要性,从而驱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中西文化。见例3:

译文:莱奥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有才华的人物之一,也是有史以来最多才多艺的人。

回译:Leonardo da vinci is one of the most gifted man in the Italian Revival,as well as the most versatile in the history.

原文:Leonardo da Vinci,one of the greatest minds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is perhaps the most diversely talented person ever to have lived.

对比回译文和原文,存在的问题一目了然。学生不了解欧洲历史,不知道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更不知道Renaissance专指欧洲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如果是顺译过来,学生是不会犯如此错误的,对Renaissance这个词和其背景知识也不会有深刻的认识,但回译却猛烈地冲击了学生的原有认知,让他们强烈感受到自身对西方文化认识上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学习,了解欧洲文化和历史。

再举一例,例4:

译文:I told my friends the truth under the rose.

回译:我在玫瑰花下把真相告诉了朋友们。

原文:我把真相秘密地告诉了我的朋友们。

对比回译和原文就会发现,学生不了解英语典故“under the rose”,因为在中国文化中玫瑰花象征爱情,并不象征缄默,所以就理所当然地译成了“在玫瑰花下”。

(三)提高学生英汉两种语言的应用能力

语言的学习以交际为目的,成功的交际取决于成功的语言应用。“翻译是交际的工具,因此,翻译技巧或方法的采用,应该服从交际的目的,保证交际目的的顺利实现[12]。”在语言的具体使用过程中,包括母语在内,学生都容易在翻译中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主要是由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不到位导致的,种种情况在顺译练习中很难觉察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回译中,学生对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会有更为细致的考量,也会发现存在的诸多问题。“应用回译练习,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特征,帮助英语学习者提高对英语文章的理解力、鉴赏力和英语表达能力,增强英汉双语学习,学会用更地道的语言表达词义、语法、语篇、修辞、文体、文化等[13]。”回译可以在如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1.选词方面

学生在英译汉和汉译英过程中,会出现用词不当现象,这是因为学生对词语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欠缺。见例5:

译文:吉米很高兴德高望重的亨利先生愿意做自己的导师。

回译:Jimmy was excited that Henry,whom he held in high regard,agreed to act as his teacher.

原文:Jimmy was excited that Henry,whom he held in high regard,agreed to act as his mentor.

在英语中,teacher指教师,所有传授知识的人,回译中使用teacher并不能算作错误,但用词却不是很准确,因为英语中有一个词专门表示“导师”,就是mentor,所以用mentor更准确。

2.词类使用方面

英语和汉语存在词类使用上的偏好问题。比如,汉语偏好使用动词,动词的使用频率相当高,相比之下,英语更偏好使用名词、介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等来表达相同或相似的意思,甚至有些时候还会把动词和谓语省略不用。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对英汉语言上的差异不是很用心,拿到题目就字字对照着翻译,结果常常把汉语动词译成英语动词,使得译出的英语句子生硬别扭,外国人看了很是费解。见例6:

译文:他们将选定举行婚礼的日子。

回译:They will set a date for holding the wedding.

原文:They will set a date for the wedding.

对比回译和原文可以看出,学生对英语词类不是很了解,完全是按照汉语字面进行翻译的,没有考虑到英语的表达习惯。这句话如果采用顺译,学生往往意识不到潜在的问题,更谈不上深究了!

3.句型把握方面

学生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学习了一些英语句型,但在翻译中往往受汉语的影响,不知道使用地道的英语句型,而是选择直译,最后的译文晦涩难懂。见例7:

译文:拐角处有个手工制作馆。

回译:A DIY Bar is around the corner.

原文:There is a DIY Bar around the corner.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there be句型是学生最早接触到的一个句型,用来表示某处有某物,但学生平时对这个句型很少使用,没有使用意识,同时也说明印象不深刻,当初的学习只是死记用背,无法做到学以致用。而回译法可以提醒学生学习过的知识要会使用,而不要束之高阁。

4.词汇形态方面

在汉语中,不论一个词语在句子中充当什么功能,它都没有形态上的变化,即任何时候都只有一种形态。但在英语中,词汇是有形态变化的。在同一个句子中,相同的单词使用者会依据意思的变化而采用不同的形态。

见例8:

译文:当前进行的医疗体系的改革是一波三折。

回译:The reform of health care system is full of twists and turns.

原文:The reforming of health care system is full of twists and turns.

在例子中,reform表示改革这个事件,而reforming强调改革这个动作,意思并不完全一样。

5.信息中心把握方面

在英语句子中,动词可以有多个,但表示主要信息的动词通常采用谓语形式,表示次要信息的动词采用非谓语形式;如果信息同等重要,则采用并列谓语形式。但在实际练习中,学生遇到长句子时,往往把握不住句子的中心,见什么就译什么,最后导致句子信息混乱。见例9:

译文:她提着一篮子新鲜水果到医院看望病人。

回译:She carried a basket of fresh fruit and visited a patient in hospital.

原文:She went to hospital to visit a patient,bringing a basket of fresh fruits.

从上例可以看出,“看望病人”是主要信息,“提一篮子新鲜水果”是次要信息,回译中把这两个动作看成了并列关系,导致翻译失误。所以,只有把握住句子的主要信息,看清主次,才能翻译准确。

四、结语

回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翻译手段,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应用能力。目前,国内外对回译法有一定研究,但这些成果不应该只停留于学术研究层面,而应该更多地应用到大学英语课堂,使之和传统顺译法共同成为常态翻译练习法。本文对回译法的应用价值进行相应探讨,希冀能够推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和文化水平。

猜你喜欢

译法译文原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译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
“快”字的不同译法
“好”字译法种种
译文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