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家魏暑临 德才兼备 诗书俱佳
——记青年学人魏暑临

2020-06-15王辛铭天津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0年4期
关键词:老妻书坛书法作品

◆王辛铭(天津)

十年前,暑临初到我家,不觉让我眼前一亮。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竟然如此谦恭儒雅、谈吐不凡。待看到他出示的书法作品,我暗自吃惊。我一生从教,当时已年过七十了,像这样的青年才俊,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从此,我们便成了忘年交。

此时,我的老妻虽已身患重病,但作为一名老教师,也十分器重暑临。十年来,暑临对我二老百般照顾。去年更亲为我老妻送终,令我十分感动。

这就是人品!德才兼备才是人才。

十年间,暑临与我诗词往来、笔墨交流从未中断,从中看出,暑临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追求之高、用功之勤、探索之广、研究之深、发展之快、成果之多,令人感佩!

这里,我想着重谈谈暑临的书法特点:

一、转益多师,博采众长

他初学启功,继宗晋唐,广采“二王”及明清诸家,终成自家风骨。看他的字,既有晋人之韵,又有唐人之法,更有“南沈北吴”那稳重而又潇洒的影子。厚积而薄发者也,这是规律。

二、坚守传统,敢于创新

看他的字,首先是一股浓郁的古风扑面而来,但又有清新健朗的新意蕴含其中。这正如东坡所言:“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郑板桥则说:“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当然,倘没有深厚的传统积淀,那所谓的创新就成了野狐禅。坚守传统的前提一是要尊重和敬畏传统,并且要深刻理解传统;二是要有高度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绝不能以丑为美,眼低手也低。

三、字如其人,高屋建瓴

书法之美千姿百态是没有止境的,但个人风格的形成,正如暑临,离不开他的气质、品格、修养、底蕴,离不开他的审美价值观和艺术个性。善诸中而形诸外,得于心而应于手,心手双畅也。项穆在《书法雅言·神化》中说:“非夫心手交畅,焉能美善若是哉!”暑临的字之所以能日臻成熟,绝不仅是技巧的完善,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和素质的不断强化、审美和品味的不断升华,乃至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注入了生命。

四、诗书双精,互为促进

暑临传承的不单是书法,而是整体的中华文化。他不但字好,诗词也好,文学功底也好。他拿给我的诗词集《知夏吟稿》,细细读来,不仅诗味浓、意境美,而且格律严谨,一字不差,这是非常难得的。他的很多文章是用文言写作的,其用语之准确、行文之流畅,恐当今之诸多作家和教授也难以企及。这就不仅是才华问题了,这是多少心血的结晶啊!正因为如此,他的书法作品才能有脱俗的面貌。诗书画印自古就是一个有机的文化经典体系,它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暑临传承得如此完美,难得啊!

暑临今年才三十五,正是风华正茂的大好年华,前途不可限量!他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中一定会再攀高峰,成为青年一代的领军者,我们期待着。

最近,我欣喜地看到暑临撰写的《书坛巨匠吴玉如》一书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件大事,无论对暑临本人,还是对我国书法界乃至整个文化界,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的分量是不言而喻的。

春华秋实 书法 魏暑临

宁静致远 书法 魏暑临

就暑临而言,一是再一次体现了他对书坛前辈的无限崇敬和信仰,对书法经典的尊奉和继承。二是体现了他不畏艰难,满腔热忱,奋笔为书坛大师树碑立传的苦干精神。兹举一例,单就成书的参考文献就多达八十三种,其写作的严肃认真和艰辛程度便可想而知。

这种科学态度和责任担当同他的人生态度、书法成就分得开吗?

挥毫闭户联 书法 魏暑临

集迂叟诗句 书法 魏暑临

旧作题梅绝句四首 书法 魏暑临

题杜鱼读书图二绝句 书法 魏暑临

自作诗 书法 魏暑临

题画诗 书法 魏暑临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书坛的文化领域,魏暑临必将是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的新星!

猜你喜欢

老妻书坛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选登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老妻
当代书坛二十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
丙申三月独走青藏老妻为备行囊(外一首)
当代书坛二十家
我行我秀
当代书坛二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