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型旅游度假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以分界洲岛为例
2020-06-15王文,陆斌
王 文,陆 斌
(三亚学院 管理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1 引言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海岛旅游业现阶段已然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比如我国的海南岛、舟山群岛等。不过随着海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开发,海岛旅游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着产品吸引力不足、资源开发资源不充分等情况。现加上海岛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对较为脆弱,如果过度的开发旅游资源的话势必会对整体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相对于陆地旅游来讲,海岛所处的位置是隔离的、完整的,由于其环境相对封闭,所以整体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破坏之后修复难度较大。所以与其他形式的旅游环境相比,海岛旅游环境保护应更加给予重视。
所谓旅游环境容量,主要指的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是通过数学的方式对旅游相关内容进行计算,从而实现对环境的保护。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旅游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一些著名景区出现了拥挤的情况,旅游人数的增加与景点的接待能力出现了严重的不匹配性,不仅影响到了旅游者的满意度,同时对于当地的旅游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提前以科学的方法对环境容量进行评估对海岛旅游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2 分界洲岛概况简介
分界洲岛地处海南省陵水县东北部,是一座5A级海岛旅游度假区,该岛原本是海南分界岭牛岭的最尾部,由于海水的淹没切断了与牛岭的联系而形成的独立岛屿。其区位居海南岛气候分割的特殊位置,位于热带海洋性气候与亚热带气候的分割线上。以北的空气湿度较大,降雨较多,以南气温要比以北高出2~3℃,阳光充足,干燥少雨。岛上东面、北面、南面均为较为陡峭的岩石悬崖 ,西面是一片沙滩,该岛上的植物大部分为草本植物,借助天然的地理环境岛上由人工饲养了大批珍稀海洋动物。从分界洲岛的整体情况来看,其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主要是以体验式度假为主的生态旅游。
海南分界洲岛2010年前后开始开发,近几年来分界洲岛的旅游开发程度不断提升,游客数量也越来越多。2014~2018年分界洲岛的整体旅游人数统计如表1。
表1 2014~2018年分界洲岛游客数量统计
3 旅游环境容量测算体系的建立
旅游环境容量包括4个方面的分量,即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功能设施容量、旅游空间环境容量以及旅游社会心理环境容量[1]。旅游生态环境容量主要是指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不会产生永久性破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的最大游客量[2]。旅游功能设施容量是指风景旅游区内的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在满足合理安全利用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最大游客量[3];旅游空间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基本空间标准即在不影响游客旅游体验质量前提下,平均每位游客或旅游服务设施(如游船)所占有的最低空间值,旅游地的游览活动空间所能容纳的最大游客量[4]。
旅游社会心理环境容量是指在不引起当地居民和游客反感和抵触情绪的前提下,旅游地所能容纳的最大游客量[4]。 各类旅游环境容量从时间意义上来划分 ,可分为一次性环境容量、日环境容量和年环境容量。本文中所讨论的旅游容量均为日环境容量。根据海南分界洲岛的自生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其计算方法采用如下公式[5]。
旅游生态环境容量 = 森林面积×森林整体的生态允许标准+海滩面积×浴场海滩基本空间标准+浴场面积×浴场水域的基本空间标准
(1)
式(1)中,森林生态允许标准为20人/ hm2, 浴场海滩和浴场水域的基本空间标准取值1000人/hm2。
旅游功能设施容量 = 设施数量×周转率(运行时间)/单位设施能服务的旅游人数
(2)
式(2)中,旅游功能设施容量包含服务设施容量与基础设施容量在其中取最小值。
旅游空间环境容量 = 景点区域面积环境容量+观光步道环境容量
(3)
式(3)中,景点区域面积环境容量 = 景点区域面积×周转率/基本空间标准;观光步道环境容量 = 观光步道长度×周转率/基本空间标准。
景点区域基本空间标准为25 m2/人,观光步道基本空间标准为5 m/人,周转率为景点开放时间除以游览时间平均时间。
旅游社会心理环境容量 = 正式管理人员×单位管理游客数量+临时管理人员×单位管理游客数量
(4)
式(4)中一般情况按100名游客需要一位正式管理人员,50名游客需要一位临时管理人员。
4 分界洲岛旅游环境容量的分析与评价
4.1 旅游生态环境容量
水环境容量,主要指的是水体能够在相应的环境下将水中的污染物的含量降到最低,其主要反映的从里到外是当地区域水体对于污染物所具有的承载力。分界洲岛作为0.41 km2的小岛,其岛上并没有自然水源,岛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是由光坡镇的供水管网提供。现阶段分界洲岛在排水以及排污系统使用的是雨污分流的情况。对于雨水以及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再应用到植被的绿化上,同时岛上的酒店也自配有污水的处理设备,可见游客对于水体的污染情况较小。水体环境对于游客来讲不敏感,因此水环境容量在此不做讨论。另外分界洲岛所处的地理位置大气环境质量优越,大气环境容量在此也不做讨论。
分界洲岛及其周边海域中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整体岛都被热带森林所覆盖。因此,还可以将分界洲岛看作为是森林公园,其整体的森林面积按照140 hm2来进行计算。根据文献[5],森林整体的生态允许标准为20人/ hm2,所以其整体的日容量为2800人次/d。但是分界省市岛与其他的森林公园相比,由于其是海岛型景点,所以在具有着优质的海滩面积为3.6 hm2,优质浴场(海拔0~2m以内)面积2.9 hm2,水浅沙白,浴场海滩和浴场水域的基本空间标准取值1000人/hm2,日环境容量为:(2.9+3.6)×1000=6500人次/d。另外,岛内在接待游客时所产生的垃圾可以打包运送到岛外,所以可以不对其者考虑。所以,分界洲岛整体的容量可以被看作为森林的容量、浴场水域以及海滩所对应的容量之后,即9300人次/d。根据近5年的游客数量统计数据分界洲岛生态环境的容量基本能满足游客数量要求。
4.2 旅游功能设施环境容量
所谓的功能设施,主要包括了服务与基础设施两类。其中,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了:给排水设施以及其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承载力;供水设施以及其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承载力;通讯设施以及其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承载力;交通设施以及其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承载力。而在服务设施方面,则主要指的是:住宿设施以及其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承载力;餐饮设施以及其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承载力;其他相关的配套设施以及其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承载力。就现阶段分界洲岛的整体情况来看,共有观光车15辆,每辆车的座位数为20个,所以其瞬时所能够承担的最大承载力为300人。但是由于分界洲岛整体的面积较小,所以游客多数情况下会选择步行的方式来游览,因此,观光车对于分界洲岛的承载力影响较小。如果按10%的乘坐量来进行计算的话,观光车所对应的容量大约为15000人次/d。
现阶段分界洲岛有一个轮渡码头,登岛的唯一方式是乘船,现阶段共有轮渡6艘,其中每一艘的平均载客量为150人,往返所需要的时间大约为30 min,再加上游客上下船所需要的时间,大约为50 min。按8 h运营时间来进行计算的话,其整体的容量约为7200人次/d。对于像分界洲岛这样的海岛型旅游景点来讲,淡水资源对于海岛的旅游体验有着较大的影响。由于分界洲岛并没有地下的淡水资源,所以现阶段的淡水资源基本上是由海南岛来进行提供的,方式则是通过在海底所铺设的管道来完成的。目前其一日的供水量为1000 m3/d。据《根据我国风景够用区规划规范》的相关报道来看,一般情况下五星级酒店的日用水量大约为300 L/(床·d),散客为30 L/(床·d)。由于分界洲岛上并无居民,所以仅需要计算散客以及酒店的用水量即可。
分界洲岛海水浴场淡水冲洗用水量约为60 L/人。现阶段分界洲岛上的日供水量大约为1000 m3,在排除相关的服务人员以及酒店分水量后,剩余的水量大约为7200 m3,则分界洲岛在散客的接待量上大约为24000人次/d。
由于来游玩分界洲岛的游客多数情况下是选择进行一日游的,所以对酒店的需求量较少。现阶段分界洲岛上的酒店共有房间200间左右,对应的床位大约为300张。按入住量为1%以及周转为0.4来计算的话,其容量大约为12000人次/d。
在分界洲岛进行游玩的时候,其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为4 h,其在餐饮上的需求多数情况下集中在午餐时间,所以游客对于餐饮的压力相对较大。现阶段分界洲岛内共有餐饮五处,这五处就餐地同时可以为600人提供就餐,如果按照就餐时间为40 min进行计算,就餐时长取3 h的话,则分界洲岛在餐饮方面的容量大约为2700人次/日。如果将就餐时段与整个游览时间的比例取3/10的话,则分界洲岛整体的容量大约为9000人次/d。另外,岛上的通讯设施建设较完整,对整体的旅游体验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分界洲岛在功能设施所对应的容量7200人次/d,取上述计算中最小的量。根据近5年的游客数量统计数据分界洲岛游客数量已经超过了功能设施容量的允许范围,并且受到轮渡的影响最大。
4.3 旅游空间环境容量
本研究参考相关研究方法就各空间环境容量进行相加来进行旅游空间环境容量的估算[6~8]。由于分界洲岛的游览基本上是由观光和娱乐来共同构成的,其主要景点有神牛拖山、大洞天、神龟出世、潜水俱乐部,景点区域面积合计450000 m2,基本空间标准取值25 m2/人,景点开放时间10 h,游览时间平均为1 h,周转率为10,则其日空间容量为1800人次/d。
由于分界洲岛的观光步道基本上处于海岛上,其观光步道长度约为7 km,仅需要对该观光步道进行计算。根据文献[5],对于观光景点来讲,其所对应的空间可取5 m/人,景区的整体开放时间为10 h,如果按照周转率2.5以及游览时长4 h来进行计算的话,分界洲岛所对应的环境容量大约为3500人次/d。海滩所对应的空间可取为10 m2/人,分界洲岛所具有的优质沙滩面积约为3.5 hm2,周转率取2.5,则海滩方面所对应的日容量约为3000人次/d。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将这3点所对应的容量进行相加,分界洲岛在旅游空间环境容量上可接待的人次约为8300人次/d。根据近5年的游客数量统计数据,分界洲岛游客数量已经超过了旅游空间环境容量的允许范围。
4.4 旅游社会心理环境容量
由于特殊情况的限制,分界洲岛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原住居民,所以其在自然资源的保护上十分完整。在宗教信仰、人文景观等方面上便可以不再进行考虑。所以,该地区旅游社会环境容量主要受到的便是管理水平的限制。在管理水平的限制上,一般情况下每100名游客需要由1位管理人员来进行负责,而50名游客则需要配备1名临时的管理员。现阶段分界洲岛上共有正式管理人员50人,临时管理人员人数为230人,由此可以计算出管理容量为16500人次/d。不过由于整体基础设施的影响,原本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应当与管理容量间呈现出正比的关系,但是当该数量达到一定量之后,这种正比的关系将会不再存在[9,10]。对于像分界洲岛这样的小面积旅游景点来讲,当管理的容量提升到一定的量后,便会受到来自服务以及空间容量的限制,其所对应的管理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大,除了需要更多的管理人员参与以外,智能化设备设施的运用也非常重要,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拿分界洲岛的最大接待量来讲,当其接待的人数达到了10000人次/d的时候,该岛便会出现满负荷的现象,特别是对于码头来讲,其所需要面对的压力会很大。而分界洲岛又需要面对淡季以及旺季所带来的差别。因此,在管理上分界洲岛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
5 分界洲岛旅游开发管理措施及建议
在对分界洲岛近5年游客数量统计现阶段旅游环境容量中,除旅游空间环境容量外,其余三项旅游生态环境容量、功能设施环境容量以及旅游社会环境容量均处于超载状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旅游开发和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1)对于旅游环境容量来说,游客的环保意识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对登岛旅客进行对应的环保宣传,根据当地游客的情况来进行有效的设计与策划。在形式上,可以选择使用新闻发布会、广场演出等形式来者,同时也可以广泛的使用多种不同的宣传策略,一方面可以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保护了海岛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也可有效地提升分界洲岛的整体影响力。
(2)海南分界洲岛2010年前后开始开发,近几年来分界洲岛的旅游开发程度不断提升,游客数量也越来越多。对于服务与基础设施这种投资比较大的项目,应该全面规划有序进行开发,并且设施建设与设计应有其鲜明的主题,融入当地的特色,实用并且能给观游者带来良好的体验。
(3)海南旅游业是一个淡旺季分明的市场,旺季的时候物品资源供不应求,淡季的时候门可罗雀,如果单方面增加分界洲岛的管理人员无疑会在淡季浪费很大的人力资源,针对淡旺季如此分明的市场,应该适当引入智能化管理设备和设施,一方面可以在旺季提高管理能效,另一方面可以在淡季有效的节约人力成本。另外,政府应当适当鼓励当地本土居民在旺季时参与公益管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