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

2020-06-12张超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维习惯独立思考有效措施

张超

【摘 要】 本文主要以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为重点,以当下小学数学教育实际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产生背景,其次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数学课堂上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渗透效率与实效性,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小学数学;独立思考;思维习惯;有效措施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诸多教师已经转变教学思想,不只是要求学生经过学习提升成绩,还设置全新的教学导向,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图像建模思想等,随之创新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培养也十分必要,其不仅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思维的有效运转,促进小学生积极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新时期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地在数学教育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产生背景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以及家长与学校教育思想的制约,小学生现有的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培养效果不够理想。因为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生习惯于教师教授内容学习对应知识的方式,且以考试成绩的提高为目标,学生习惯于学习教师教授的重点,淡化自己学习能力的反思,并不会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多种解答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便会难以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进而影响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小学生在思维能力的启蒙阶段,其心理特征比较特殊,意志力相对薄弱,往往在判断事物的过程中缺少独立思考的思维。而部分教师把教学重点和考试内容结合,没有顾及学生独立思考思维习惯的培养,学生很容易形成被动学习知识的思维习惯。

小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培养,不只是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可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学生遇到学习或者生活中的困难时,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能够促使学生以理性的思维思考问题,冷静地审视问题,同时处理实际问题,体现学生解决问题的严谨性。另外,数学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便于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有效措施

1.引进有效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

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教师要想切合实际地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便需要适当地引进有效问题。也就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期间,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全面认知数学问题,并且对其进行独立分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寻找其他学生给予帮助,然而本质上要组织学生自我努力获取数学认知。教师可以设置趣味性的数学问题,适应学生好奇心的需求,若学生在问题思考期间找不到思路,可以和教师沟通,逐步探索有效的解决问题方式。由此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中,学生得到解决问题的良好体验,坚定学生学习信念,巧妙地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比如苏教版《观察物体》的教授,教师可以引进生活中的问题,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树立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首先组织学生观察讲桌上的粉笔盒,试问学生:这是什么物体?你们看到的是盒子的哪一个面?我站在粉笔盒的前面,看到的是盒子的哪一面?引发学生思考。之后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引出教学主题,给学生渗透独立思考的学习意识,最后和学生共同分享自己的答案,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带领学生走进数学知识的世界,感知奥秘。

2.小组学习合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

在诸多的数学教育方式中,小组合作模式针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存在可行性与科学性,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在多个层面上思考问题,寻找问题的本质。数学教师要巧妙地设置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科学进行小组分配,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确保优势互补学习目标的实现,为教学活动的进行奠定基础。之后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鼓励学生自主在讲台上讲述解题思路,给学生小组的胜利注入活力与希望,引进竞争理念,不断加强数学教育的实效性。

比如苏教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授,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析两种图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促使学生思维灵活转变,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研究两种图形,最后比一比哪个小组对图形特点的总结更加全面,烘托良好的教学气氛。

3.创设良好的情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

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布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直观地感知数学知识点,增强教学影响力和吸引力。比如《三角形》内容的教授,教师可以呈现学生绘制图形使用的三角板,将实物与教学课件相结合,刺激学生眼球,吸引学生专注力,进而开展深层次的教学活动,不断给学生渗透三角形基本特征与内角和的规律,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地在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小学作为学生启蒙的关键时期,影响到学生今后的成长方向。所以教师要给予此项教学任务高度关注,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有效的方式,包括有效问题的引进、小学合作学习模式以及布设学习情境,全面给学生渗透独立思考的意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彰显数学教育的质量。

【參考文献】

[1]杨占燚.小学数学教学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7(2).

[2]康大维.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8(17):249.

[3]张锐.小学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的几个因素[J].神州,2017(21):249-249.

[4]程琳.论独立思考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养成[J].中国农村教育,2018,No.276(14):43-44.

猜你喜欢

思维习惯独立思考有效措施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谈独立思考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我思我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