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内部控制路径研究

2020-06-12冉鸿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大学治理内部控制高校

冉鸿

【摘要】加强大学内部控制,是提高大学治理水平和能力的重要环节,更是高校内涵式发展、防控风险、提升效率的保障。高校内部控制不同于企业和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具有其特殊性。本文旨在根据高校内部控制的特殊方面,提出新的更广泛意义的、防止风险的内控路径。

【关键词】高校;内部控制;路径;大学治理

内部控制一词,最初来源于经济学领域,在审计和会计的理论与实务中逐步完善发展而成。到20世纪50年代,内部控制的范畴逐步扩大到整个企业的管理领域。在我国,内部控制的概念出现较晚,也主要停留在对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以及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层面。2012年11月,国家财政部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于2014年1月1日正式施行。《规范》旨在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这一大方向,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济活动作出明确评价与规范,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与管控。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基于此,2015年12月,财务部再次出台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在《意见》中,进一步提出要“逐步将控制对象从经济活动层面拓展到全部业务活动和内部权力”,要“更好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内部控制的特殊性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因其核心业务的不同使控制的方向和范围有所差异。除正常运转的经济活动,是共有的必需的业务外,非经济活动在不同的行政事业部门中千差万别。高等院校作为国家行政事业单位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是具有公共属性的非营利组织,其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与基于市场利润为导向的企业,有着不一样的要求和价值追求。高校业务活动主要聚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环节,教育活动的公益性,容易使高校在执行中,尤其是在一些非经济领域,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和表面,缺少加强控制的意识和动力,对内部业务的风险点评估不足、管理不当。这也是近年来,高校各种风险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内部控制的实质是要规范其内部的经济活动和业务活动,加强其内部权力运行的制约、防止内部权力滥用,提升内部治理水平、促进公共服务效能。高校的内部控制是针对内部活动流程中风险合理控制的过程。传统的内部控制以财务工作的控制为主,同时还存在着重视不够、制度不健全、发展水平不平衡、忽视预算外资金风险管理等问题,而对经济领域以外的内部组织结构建设、校园安全、校园文化等环节的风险控制薄弱。党的十九大对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加强管理,防患于未然,是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高校内涵发展、发挥教育化人社会效益的关键举措。尤其是面对作为国家战略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更需要统筹各种资源,加强内部控制,从基础层面保障学校党建工作和行政事业深入高效发展。

二、高校内部控制路径探讨

全面梳理高校在内部控制各环节中,尤其是核心业务环节中的风险隐患,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强化权责,明确关键的控制节点和风险要求,将提高内部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健全內部控制体系。综观近年来各高校出现的各种经济违法腐败案件,很大部分原因不仅是学校经济活动本身的流程、审批环节缺失,更深层次源于学校内部核心业务活动的控制政策和监督程序缺位,被人为逾越产生权力滥用,进而导致经济活动层面的失控。因此,只从经济层面加强内部控制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无法切实起到内部控制对内部权力运行的规范作用。内部控制也不应只局限于对资金流转、资产安全、财务信息方面的风险梳理,还应该加强对高校本身核心业务活动环节权力的监督,将核心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纳入整体内部控制的框架体系中,成为内部控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

(二)完善相互制衡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是高校开展风险评估、实施控制活动、促进信息沟通、强化内部监督的平台载体。高校内部控制最基本原则是实现内部权力的制衡,减少和避免风险行为的出现,因此,一个科学高效、分工制衡的组织架构一般应包括决策、执行、监督三部分,并确保三者相互分离,在业务流程中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具体而言,决策机构通过风险评估、专家论证、集体讨论等方式作出决策,并对决策实行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跟踪,承担决策责任;执行机构按照明确的权责和职能分工,具体执行决策,并将执行情况及时反馈,以便实现决策的优化调整,执行者无权擅自决策;监督机构独立于决策和执行,对决策是否科学合理、执行是否严格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三)重视实施主体的素质能力。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完成,离不开“人”这一主体的表达沟通和行为付出。在高校的内部控制中,要完成具体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必须明确内部控制项目面临的风险环境、流程、措施,明确对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测评。这一系列的安排,一般是由管理部门来完成。有时候,管理部门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理解、沟通和执行并不完全一致,“每个人形成特定的工作岗位环境,具备不同的工作能力,有着不同的需求,处于不同的地位,这些因素影响着内部控制,并受内部控制影响”。这就要求在推进内部控制中不仅要得到部门间主管人员的积极支持,同时也需要人与人、上级与下级及时的沟通反馈,不折不扣地执行,严格地监督。提高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对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至关重要。

(四)关注几个特殊风险点。1.账务及资产工作。毋庸置疑,保障财务及资产工作安全,是实现内部控制的初衷。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日渐提高,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经费和科研经费投入持续增多,高校本身在资金渠道、组织管理形式等方面也呈现出多元趋势,已非过去“象牙塔”般的存在。高校内部经济活动的范畴不断扩大,但高校本身对市场风险认识不足,风险防范意识缺少,有时候一些决策带有盲目性,缺乏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加剧了风险的出现。同时,由于高校的主业是培养人才,更多的精力关注在学科专业的发展、人才引进、科研水平的高低上,而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成了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面对高校目前状况,一是要深化财务资产的风险防控意识,对预算是否合理、决算是否真实准确、采购招标过程和定价是否规范合理、资产管理归口责任是否清晰、处置是否恰当等制定完善的制度、设计风险防控流程和防错查漏体系。二是配好专业管理人员,对涉及财务、资产、采购、基建、审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注重从专业角度进行配备,并加强日常业务培训,使之能掌握最新的政策与知识,与时俱进,满足岗位职责需要。2.校园安全工作。从广义而言,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其客体应包括各项行政管理事务。具体到高校层面,除了对经济活动通过各种授权集中加以控制外,针对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其他风险点,重点加以关注并施行内部控制,是一项有别于其他内控活动的有意义的扩展。当前,社会矛盾和社会安全事故频发给高校安全管理带来日益加剧的压力,而高校在安全管理中尚缺乏系统法律保障,校内安全管理机构的执法权力较小,机构职能不清,隶属不明确,难以承担很多必要的安全处置工作,这极大地影响到高校正常的办学秩序和各种业务活动,是亟待厘清的风险点。面对高发的校园安全问题,一是要梳理校园内部存在的可能的安全风险点,明确处置的职能职责及流程,完善处置的联动机制,并加以日常演练。二是要树立“有权利必有救济”的理念,对受侵害的师生权利主张应有的司法救济,保障其合法权益,从而避免新的安全隐患出现。3.校园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的文化在阶级利益上的反应与表现,它为一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经济基础服务。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社会生产力。增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树牢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掌握在党的领导之下,是新时期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历来是各种文化思潮的活跃之地,也是社会思潮的“风向标”。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逐渐出现多元、差异,校园也成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竞相渗透的主阵地,一些非主流和非正向的意识形态冲击着“三观”尚未成熟的青年学子,一些错误思潮不断侵入高校讲坛,部分老师缺乏对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严峻复杂性的认识,将学术活动中的自由思辨与反党反社会主义思想混为一谈。可以说,防范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风险点,是学校对业务活动进行内部控制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内控,一是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意识形态整体环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人、指引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教育领域的各个环节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人、影响人。二是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能力,紧跟社会热点和师生关注度高的问题、方面,及时加以疏导、引领,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领导权和话语权。三是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的梳理和监测,定期开展好针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评估和研判,对重点人群、重点节点做好日常和突发的风险防控工作。

三、结语

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日益加大,加强和完善校园内部控制,对规范权力运行、防控风险发生,提升高校决策能力和治理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等,具有重要保障作用。高校实施内部控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制度层面的管理和监督的加强,而是重在根据各自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所作出的判断和反馈,重在过程,重在执行。

【参考文献】

[1]张明慧,李冉.高校内部控制设计及执行现状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3):25-27.

[2]刘莉,樊庆文.高校内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22):48+51-52.

[3]范春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J].西藏大学学报,2018(11):3-6.

[4]李晓华.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法治路径[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96-101.

猜你喜欢

大学治理内部控制高校
基于利益表达视角的师生媒介使用研究
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大学治理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