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促脱贫
2020-06-12王冬燕崔雅丽韩军
王冬燕 崔雅丽 韩军
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湟中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责任,注重整合组织资源、发挥组织优势、凝聚组织力量,坚持把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积极探索“融入党建带脱贫、抓好脱贫促党建”的新路子,着力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近年来,湟中县依托拦隆口镇卡阳村、田家寨镇“千紫缘”种植园、共和蔬菜种植党建示范区等资源优势,建立了功能型党委,以党建凝聚合力,引领脱贫攻坚,助推农村发展。在共和镇以苏尔吉村露地蔬菜种植为核心,集中实施蔬菜种植党建示范区项目,整合专业合作社29个,联合11个村抱团发展,有效带动周边2000余名群众发展蔬菜种植产业,让广大群众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2019年,挖掘和发挥企业带动作用,依托青海千紫缘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心党委,在湟中县贫困村最多的田家寨镇积极打造小南川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党建示范区,通过“支部+合作社”“支部+协会”“支部+企业”的模式,辐射带动周边28个贫困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示范农业、特色种植农业,着力打造火焰参、蒲公英、防风等“一村一品”致富示范点,通过发展生产带动一批、提供服务带动一批、资产收益带动一批,把贫困户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在李家山镇汉水沟村,这里的馍馍一跃成为了县内外有名的香饽饽,也让更多的人记住了汉水沟村。通过几年的努力,村“两委”班子和第一书记在全县“五级书记”责任体系的带领下,组织村民发展馍馍产业,不仅建立了产业发展基地,还邀请专家设计注册了“汉水沟馍馍”商标。如今,由村民开办的馍馍铺已达124家,有些甚至开到了西安、三亚等地,村民靠做馍馍实现了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加强班子建设
激发脱贫攻坚“内动力”
脱贫攻坚工作中,湟中县坚持把建设坚强有力的基层堡垒作为根本,省市县向湟中县156个贫困村共选派驻村干部469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有880余名农村能人当选村“两委”干部,对18名组织带动能力不强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调整,培育村后备干部2600余名,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3个,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和组织力明显增强。全县整合各类项目资金7000余万元,新建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130个,规范化布置党员活动室361个,在373个村实施“阵地增温”项目,为160个村配备办公家具,村级办公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把发挥组织带动优势作为关键。通过在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农村企业、生产基地设立党组织,建立村党支部与共建单位党支部联席会议制度等途径,构建“支部+合作社”“支部+协会”“支部+企业”的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格局。同时,注重调动社会各界帮扶力量,为每个贫困村与帮扶单位牵线搭桥,给贫困村发展撑腰鼓劲。此外,做好典型带动文章,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依托拦隆口镇卡阳村、田家寨镇“千紫缘”种植园、共和蔬菜种植党建示范区等资源优势,建立功能型党委,并创新实行轮值村主任制,以党建凝聚合力,助推农村发展。在全县范围设立励志爱心超市,以服务换积分、以积分换实物,引导贫困群众服务村庄、自力更生、积极上进。
发动各方力量
铸造脱贫攻坚“主心骨”
湟中县以提升村级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该县有880余名农村能人当选村“两委”干部,培育村(社区)后备干部2528名,一批敢闯敢试、能力突出、群众认可的优秀人才相继进入村“两委”班子,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摸排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31个,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和组织力明显增强。严格落实省市关于推行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一肩挑”工作要求,目前,全县已实现176个村(社区)“一肩挑”。认真执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参照干部人事档案标准,为380个村党支部书记建立了个人档案资料,并按照“乡镇研判动议、资格联审、组织考察、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的程序,已对10名符合条件的村党支部人选办理任职手续,进一步规范村干部队伍管理。县财政设立200万元奖励基金,连续三年开展优秀村“两委”班子评选表彰活动,每年按全县行政村总数10%的比例,对评选出的优秀村“两委”班子按照每村5万元标准进行奖励。截至目前,已表彰优秀村“两委”班子113个,发放奖金557万元,同时,积极鼓励5名村(社区)干部考录为公务员,将2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提拔为乡镇副职,有力激励村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按照“精准扶贫、人才先行”的思路,2015年落实资金20余万元,与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合作,在全省率先开设了“村干部大专班”,67名学员经过两年半的学习取得了大专文凭。目前,28名学员成功当选村干部,在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中发挥了核心引领作用。2020年,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156名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村级后备干部踴跃参加全省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有效地激发了扶贫一线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其中,村“两委”主要负责人63名,村(社区)“两委”成员59名,村级后备干部34名,进一步提升村(社区)干部队伍综合素养。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锤炼脱贫攻坚“生力军”
通过几年的努力,来自省市县乡四级近千名干部在脱贫战场一线担当作为、苦干实干,把一腔热血奉献给了消除贫困的伟大事业,先后有19名扶贫干部因成绩突出荣获省级表彰,充分展现了湟中县扶贫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
在湟中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了一批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驻村干部和先进党员,激励着广大一线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了大家决战决胜脱贫的信心,带领大家脚踏实地走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省妇联派驻上新庄镇尧湾村第一书记赵雅萍,帮助村“两委”大规模开展各种手工艺培训,不断拓展党员群众致富渠道;苏尔吉村党支部书记苏生成,数十年如一日带领村民踏实干事,构建起了从田间种植到车间加工再到商场销售的蔬菜种植产业链,让当地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这名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时时处处为群众谋利益,因而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群加乡农民党员杨生柯,在乡党委和驻村干部的帮助下,自力更生搞牛羊养殖,顺利脱贫后还帮助同村其他贫困户致富。在脱贫战线上还有很多感人至深、给人力量的故事,这些先进典型将不断感召广大群众坚定信心、脱贫致富,激励着全县干部投身脱贫事业,“不破楼兰终不还”。
湟中县对干部严管厚爱,层层传导压力促担当。在向贫困村选派驻村干部的基础上,从县直单位再次抽调256名骨干力量充实到非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建立包保干部“双报到、双职责、双考核”工作机制,着力在一线锻炼干部,在一线发现和培养干部,真正做到了帮困不漏村、帮扶不漏户。投入资金440余万元,举办农村党组织书记和第一书记轮训班、扶贫干部业务能力专题培训班,组织扶贫干部和所有贫困村书记赴延安、榆林等地考察学习。与此同时,建立起由县委主要领导负总责、县级领导“包保”联点乡镇、县直机关单位负责人“包保”非贫困村、乡镇党委书记抓落实、各贫困村由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共同负责的“五级”责任体系,抽调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干部组建专项督查组,深入乡镇、贫困村督查指导,督促干部履职担当,压实了工作责任。让人人肩上有任务、各个身上有责任,确保各级干部脱贫攻坚用心用情、用智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