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丁克妇女面临的生育恐惧及相关形成因素

2020-06-12陈慧慧

新丝路(下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丁克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在相对发达的一二线城市,越来越多的家庭倾向于推迟生育或少生,甚至干脆选择丁克。“低生育率陷阱”理论认为,如果任由事态发展而不采取任何措施,如若生育水平跌到1.5以下则将难以再回恢复正常[1],将对整个社会结构和未来发展造成困扰。因此,“如何有效鼓励育龄青年积极生育”成为了当代社会的一大研究课题。

作为生育的主体,丁克妇女对生育繁殖产生了阻抗心理,这部分人群究竟为何对生育产生恐惧,甚至拒绝繁殖后代,选择成为丁克一族?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上,通過对主动选择丁克的育龄妇女人群的进行心理分析,找出其对生育产生恐惧的理论依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相信本文研究不仅对育龄妇女克服生育恐惧有一定帮助,而且对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生育恐惧;女性心理;丁克;生育心理学

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育政策的双重影响,自1990年起,中国逐渐降至低生育水平阶段,随着2016年全面两孩的生育政策发布,如何提升生育水平成为学界、政府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

通过对文献检索和资料整理,从国家近十年的生育水平数据、丁克家庭的心理学成因初探、市场经济与婚育意愿以及计划生育宣传对象心理状况的探讨等几个方向的研究调查可以得出,丁克妇女生育恐惧方向的研究有俩个必要性:

第一,我国人口进入低生育率期,且与生育主体——14至40岁适龄生育妇女的生育意愿下降水平呈正相关[2]。

第二,造成低生育的结构性原因之一来自育龄妇女对生育的心理恐惧。那么造成生育恐惧的心理因素究竟有哪些?本文将从丁克妇女的定义,以及生育恐惧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何谓丁克妇女?

丁克即DINK,是DOUBLE IN COMES NO KID的缩写,丁克妇女通常指在“双收入无子女家庭”中的女性一方[3]。表现为主动选择不孕不育的育龄妇女,常见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群体。

探讨丁克现象下个体心理问题及起因元素,需要从生育动机、心理需求层次以及恐惧形成的原因三个方面入手研究。

一、生育动机

作为生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生育动机指的是引发、维持与导向生育行为的念头、愿望和理想。

依据动机的起源,生育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两大类,本质上,都是由孩子的功能或价值所决定(VOC,Value of Children)。

前者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如“养儿防老”,常见于儿女为父母提供生活服务甚至经济支持;后者与有机体的社会需要相联系,如“传宗接代”,延续父母乃至宗族血脉则是子女的主要功能,尤其在重视宗族的地区,无子女则意味着社会地位受到轻视。

就生理性动机而言,中国古代生育心理中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育动机则更多是为了尽孝[4];而现代社会人们主动生育,更加注重生育的内在动机,即生育可以为自身提供价值的满足,养育的过程也可以获得生活上的乐趣。

根据动机的激发、指向和维持调节功能,育龄女性群体是否有意愿生育,则是社会结构性影响和个人偏好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女性的社会地位会同时影响女性生育意愿、生育性别偏好及最终的生育决策。

举个例子,女性会因为担忧怀孕变胖,几乎无法消去的妊娠纹,以及倘若生下来的孩子不健康等焦虑恐惧影响到自己的生育动机,且有机体的外部诱因(如异性、食物、金钱、奖惩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八段论认为,处在“成年中期”的人要努力获得“创生感”,避免“停滞”。所以,主动生育的成年个体,这将生儿育女,视为获得“创生感”的主要途径;而那些为个人事业发展而推迟生育甚至舍弃生育的女性,则将工作上的成就,视为社会贡献价值带来的“创生感”。

因此育龄妇女的生育倾向、目的以及手段三个二阶因素和和生育偏好、生育数量、生育质量、生育时间、生育方法、生育需求 、生育价值、生育愿望和生育职责等九个一阶因素,共同构成了生育价值观维度结构,并作用于生育动机[5]。

二、心理需求层次

根据人本主义的心理需求层次理论,人的基本需求分两大类,一类是低层次需要,也就是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另一类是高层次需要,也就是在低层次需要得到了满足的情况下的一系列发展性需要。

对于丁克家庭来讲,一方面,生育意味着要做出个体时间和精力的牺牲,影响到了当前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养老机构的完善,老年的生活稳定不再是难题,无须依赖子女提供老年生活的经济支持。因此“穷人多生,富人少生”反而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

因此,相对底层的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丁克女性更加注重自我实现等精神层面的高阶需求。

有学者认为,从多生到少生,是人类优生优育的进步,在过去的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下,养儿防老是比较现实的选择,所以在传统文化影响深刻的地方,尤其是农村,生育动机依旧非常强,因为“多子多福”是在为未来生活改善创造机会成本,实则是围绕生存的低层次需要。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更注重高阶需求,讲究生育的质量而非数量[6]。

亦有研究报告认为,目前我国10%的育龄夫妇选择不生育,且男性提出不生育的比例占到了百分之六十,甚至高于女性。男性丁克普遍考虑的是经济成本高和投资回报率较低等现实因素,通过纠结和矛盾的考量,最终为在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争取空间。

而女性丁克不仅为了使事业不受到影响等自我实现的需要,更会担心生育后残留永久性的妊娠纹造成丈夫出轨等自我尊重甚至生存性的低层次需要。生育给女性造成的健康以及美貌摧毁的独有性风险,让女性面对生育更加谨慎。

从此可得出结论,恐惧甚至拒绝生育,本质上是对自我需求的取舍。

三、生育恐惧因素

恐惧是指有机体面对现实中已发生或未发生的危险或厌恶事物产生的心理状态,通常伴随一定的生理表现,如条件发射反应,血压升高,盗汗等行为表现。

大多数恐惧的产生并不只是源于恐惧对象本身,而是源于个体对整个情境的总体评价。

生育恐惧即分娩恐惧,指女性对于自己未来面临分娩产生的焦虑甚至逃避等负面情绪体验。生育恐惧正在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指当代年轻人面对社会压力产生的一种个人心理状态:一方面害怕和担忧生育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表现出来和内心焦虑一致的系列推迟生育行动甚至丁克行为[7]。

从恐惧产生的原因上讲,生育恐惧可追溯于先天和后天两个层面。

先天方面,根据生态学理论,女性对生育的恐惧来自进化的本能,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发展价值。生育带来一定的死亡风险会提醒女性在择偶和生育决策更加谨慎。

后天方面,由于网络媒体等传播工具,使得生育疼痛的间接刺激得到条件反射泛化,通过观察和了解,女性在认知层面进一步强化了生育带来的风险,适当的恐惧感成为了自我保护的手段之一。

此外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上分析,个体对生育恐惧的行为反应,如决定成为丁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是如何加工和解释有关社会线索的。

根据对江苏省某高校的女大学生的生育恐惧及相关因素调研,发现性格越内向且不稳定的女学生更频繁接触生育类负面新闻,并且显著表现出生育恐惧的心理状态。当一个女性的主观支持度越高,自我效能感较好,对未来家庭孩子的养育担忧就越弱;反之则生育恐惧表现更强烈[8]。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对自己是否能完成某项事情的自信程度,也就是说当一个女性越相信自己能克服生育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困难,对生育的排斥也就越少。

随着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生育带来的照顾子女等一系列家务劳动,从曾经被视为理所当然应该的承担,变成了一种压迫和负担。遗憾的是,在现代生殖技术范围里子宫仍无法从女性的身体剥离,许多女性在恶劣的劳动环境中一边负担全部再生产费用,一边还得兼顾养育孩子。互联网发达的信息经常充斥并传播着职场妈妈们面临的困境:女性作为雇佣劳动者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遭受着剥削,她们同时又作为家务劳动者在父权制下遭受着剥削。在家庭之中,丈夫对妻子的家务劳动袖手旁观;在职场上,这些男性对于女性劳动者而言,则是支付她们低廉薪水的上司。在此基础上,丈夫还享受着妻子赚来的用来填补家庭生计的收入成果。社会学的角色理论认为,职业女性与家庭女性的“双重角色”是“角色冲突”的根源之所在。“工作还是家庭”这种二选一的窘境正体现了其中的冲突。同时,这种冲突又与女性解放语境下的“自立还是依靠他人”的问题遥相呼应。越来越多的女性发现,通过参与社会分工,进入职场,并没有躲避家务成本,职业女性无非是为了更好地达成“妻子—母亲”这一角色而已。这并不符合恩格斯所提出的假说一一女性转化为劳动者则能撼动父权制,给自己原来的压迫带来解放,所以她们陷入了“拒绝生育”或者“成为家庭主妇”的二选一窘境中,大量的女性不愿意结婚甚至生育。

综上所述,由于生育意愿是生育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所以在计划生育的宣传工作中,面对推迟生育甚至丁克妇女的生育恐惧,更需要关注宣传对象的深度心理需求。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引导社会生育的正面评价,给予必要的科普知识及信息宣传,减少育龄妇女面对未知事物的本能恐慌感;另一方面,要给予女性群体需求满足,并在政策上创造有利于她们实现自我价值需求的条件和环境,为生育女性做出更多安全保障,使得生育需要不再和生存安全需要互为矛盾,提高丁克妇女的生育动机和积极性。表面上,生育率的下降和女性教育程度、社会及经济地位的提高呈正相关,但其实解决女性生育的后顾之忧才是关键。

生育宣传政策的制定,既要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也要照顾到育龄妇女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世界人口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靳永爱.低生育率陷阱:理論、事实与启示[J].人口研究,2014.Vol.38.No.1

[2]陈卫、段媛媛.中国近10年来的生育水平与趋势[J].人口研究,2019年,Vol.43.No.1

[3]袁野.丁克家庭的心理学成因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Vol.7.NO.3

[4]严梅福、张宗周.中国古代生育心理思想研究[J].心理科学,1996年第19卷

[5]张进辅、童琦、毕重增.生育价值观的理论构建及问卷的初步编制[J].心理学报,2005.37(5):665-673

[6]孙一苹.“丁克”家庭婚育模式心理动因探究[J].河西学院报,2008.Vol23.NO.4

[7]郑盼盼、吕振勇、Todd Jackson.疼痛恐惧的形成、泛化与消退[J].心理科学进展,2016.Vol.24.No.7.1065-1076

[8]张嫡嫡、申屠泽周、卢凤、刘电芝.女大学生的生育恐惧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33(5):398-400

[9]李宏规、杨胜万.生育权利和义务问题[J].人口研究,2003.Vol127.No11

作者简介:

陈慧慧,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学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方向。

猜你喜欢

丁克
臭臭蛋,收缩蛋
玩浪漫的女人七相抗衡也生婚外情
MODERN FAMILY
有趣的“影子戏”
“丁克”不是一个人可以决定的事
我们所期待的生活
找回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