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绘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020-06-12李丽丽曲辉
李丽丽 曲辉
摘要:文章探讨了“合作学习”在绘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艺术学院内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学生之间强强联合的激励式合作、学生之间强弱联合的帮扶式合作、师生之间的拔高式合作等学习方式,来实现在绘画过程中技法、创作思路等方面的切磋与交流,为彼此提供更多信息与心得,激发创作热情,从而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是绘画专业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合作学习;绘画专业;分组
合作学习模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这种模式一经产生,就掀起了教育界教学方式的变革,被认为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教育理论之一。我国高校也积极引入了这种教学模式,努力探索人才培养的新办法、新途径。绘画专业的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以分组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交流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能碰撞出令人兴奋的火花,带来不一样的思维触动,最终达到促进、帮扶和协作的教学目标。
一、宏观领域的合作学习
(一)艺术学院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学习
众多高校的艺术学院都开设了音乐、绘画、雕塑、设计等专业,绘画专业的教学应该充分重视艺术类专业的学科群优势。绘画的激情、创作的灵感往往来自于很多方面,因而要充分利用艺术学院内音乐、绘画、雕塑、设计等丰富的学科资源,让绘画专业学生广泛参与其中。在音乐的旋律中把握画面节奏,奏响色彩的乐章;在设计教学中,学习构成元素,用设计的思维和眼光去经营画面;在雕塑的加与减中,感受结构、体会空间,使学生的绘画思维更加开阔与通透。正所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多种艺术形式的亲润与滋养,才真正符合艺术人才的培养之道。所以说,高校艺术学院内部适当打破专业壁垒,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艺术学习机会,必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尤其是相对于绘画专业的学生而言利莫大焉。跨专业的合作学习,也有助于学生通过多元领域的知识吸收与实践体验,了解各领域间的关联,培养知识融通的能力,创造一个集分享与学习的多元机会。不同艺术类别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然而从精神文化的视角来看,它们又共同满足着人的社会性提升的内化需求,因此说,艺术又是相通的,在超越技法的形而上方面给人以慰藉。高校应充分发挥艺术类学科群的优势,从学生进入专业开始,便提供符合技术培养、审美能力提高与创作能力进步的合作学习平台。
(二)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学习
高校不仅是单纯的教学与科研场所,还承担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提供就业机会的任务。要使学生的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应用相结合,用结果的标准倒逼学习过程,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合作是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产学合作作为合作学习的又一重要形式,也是绘画专业学生强化实践、提高审美、整合创新等核心能力的实现途径之一。绘画专业可以合作的多数是画廊、美术培训机构等企业。在画廊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水平的待成交和成交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自身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还可以进一步明确努力的方向,这是其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训练环节。在美术类培训机构的合作学习过程中,虽然上升不到艺术的高度,但是却对技法、技能、基本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基础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更加明晰了技术与艺术的内在联系,学生能更好地把理想目标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避免了不切实际的空谈和好高骛远的虚无。
二、微观领域的合作学习
绘画专业学生入学时的水平通常是参差不齐的。主要表现在绘画技法上的差距,然后逐渐地在审美思维、艺术理论、创作想法上都会体现出较大差别,这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统一的标准已经不再适用于不断分化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另辟蹊径,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提升学习意志与兴趣。
(一)学生之间强强联合的激励式学习
强强联合就是把成绩优异的部分学生分成一组,让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积极氛围,以起到拔高及带头的示范性作用。绘画能力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强强联合模式是激发学生上进心、打造良好学习氛围的绝佳手段,将绘画能力较强、脾气秉性大致相投的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这对于培养潜在的“艺术高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学生之间强弱互动的帮扶式学习
绘画能力的差异对绘画兴趣及自信心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应认真观察学生间关系如何,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后,根据这种关系把绘画能力较强的与较弱的学生分成合作学习小组。在利用同学间好朋友关系的同时,让学生之间形成天然的帮扶关系,弥补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等不足,变课堂学习为全天候学习,使强弱互动的帮扶关系发挥最大的效能,进而使所有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达到教学目标。
(三)师生之间合作的拔高式学习
对于脱颖而出的尖子生,教师要积极进行引导,使他们的学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建立师生合作的拔高式学习小组。学生可以作为教师的助手参与到教师的艺术创作当中。这一阶段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基础造型能力,然而相对于创作而言,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如何选择题材、如何表达思想、如何经营画面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个时候,让其参与到教师的创作之中,形成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模式,不失为最好的解决办法,这也符合传统艺术教育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教师的教蕴于言传身教之中,学生的学始于耳濡目染之内,这样良性的师生合作学习小组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为打造时代艺术“高峰”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
(一)教师是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和安排者
合作学习是以某些问题或任务来呈现学习目标,并以寻求问题的解决或任务的完成来开展学习活动的,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任务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无论是宏观领域的学院内合作学习、校企之间合作学习,还是微观领域的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师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小组的安排、合作学习任务目标的设计是决定合作学习成效的重要前提。教师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业水平、个性特征、同学关系,还要根据课程特点设计合理有效并且能夠激发学生兴趣的合作学习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学生能够在教师设计和安排的任务中,目标明确且带有学习热情。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交流、合作来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师是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启发者和帮助者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耐心的引导、鼓励和帮助,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及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绘画专业的学生,往往自视甚高、个性鲜明,需要教师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另外,教师还要积极担任合作学习小组的调控者,及时发现小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积极督促和引导,以此来保障小组学习的有效性。久而久之,学生认识到教师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会把真实的想法和遇到的困难主动与教师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就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师生关系走向平等和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从学生那里受到启发和发现问题细节,并在之后的教学中加以补充和完善,进而提高教学水平,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四、建构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绘画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课程任务的考核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所以,绘画专业小组合作学习所完成的任务成果,可以由个人和小组自评、任课教师评价、其他小组或个体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评定过程中,可以由学生个人和小组先自我评价,再从任课教师的角度去评定,最后由其他小组或个体进行评定,多角度评定会更为全面合理。通过多元主体的评价,使学生彼此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也深化了对课程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二)评价观测点多元化
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每个小组会有各自的亮点和不足。同时,每位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教师应当全面、细致、多元化的评定,要注意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设置多元观测点进行综合评定,对整体或者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小组及个人给予充分的鼓励和形式多样的认可。
绘画技法多样,不同学生学习绘画经历不同、绘画感受不同,表现出的绘画技法也千差万别。合作学习对于绘画技法的交流与切磋大有裨益,它更类似于历史上中外很多画派形成时的雏形。在实践教学中,合作学习会最大程度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翠霞,曹福存.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合作学习模式研究[J].美术大观,2017,(8).
[2]神惠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的教师角色与学习评价[J].中國大学教学,2016,(2).
编辑∕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