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0-06-12章秀琴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6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章秀琴

摘要:文章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在分析“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基于同向性在“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中设计出了融“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并进一步基于同行性进行了“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路径的探索,以期“课程思政”真正形成以“思政课程”为中心的圈层效应。

关键词:同向性;同行性;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高校在思政工作中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机制的协同效应。2018年3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将课程思政建设比喻为“啃硬骨头”。可见,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当前我国思政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亦是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建设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解决一直普遍存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脱节的问题,并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门各类课程共生融合的立体化课程教育模式。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是“课程”;建设效果糟糕的课程,对于课程思政建设来说,犹如没有源头的水和没有根的树木。

一、“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

可行性

安徽工程大学在大二上学期开设的“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亦是本专业诸多课程的先修课程,承载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迫切期待和现实诉求。“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主要围绕“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措施(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根主线详述教学内容,在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东方和西方政治体制的差异、经济政策的不同、文化的冲突以及意识形态的碰撞等。因此,开展“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建设非常重要和必要。

为全面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安徽工程大学的“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建设已有一定的研究实践基础,如全校范围内的课程思政说课比赛,为“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建设做了好的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同时,经济类课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即使是国际贸易理论,其适用性条件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在设计过程中均应注意与当前经济社会热点的结合。例如,对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应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引导学生将进口关税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结合起来,同时,结合当前持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把“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习总书记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引入其中,不仅可以凸显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更体现了我国注重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思想,等等。教师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中,都要注重传播正能量,引领学生全面认识我国经济开放中的主旋律,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进行“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建设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二、基于同向性设计“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同向性指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在理念上的同向和指导方针上的一致,具体包括指导思想的同向性和培养目标的同向性。上海高校敢为人先的“课程思政”改革,取得了卓越成效和重要进展,并获得了教育部的肯定。其中,建立思政课堂显性教育与其他课堂隐性教育的协同育人工作理念,打造思政教师与其他课教师全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主体,构建思政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机制,是上海高校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工作模式,为我校“国际贸易理论”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和启示。本文分别基于指导思想的同向性和培养目标的同向性对“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设计。

(一)“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目标设计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价值理念,是我国高等院校思政理论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灵魂和本质要求,更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政理论课作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应该一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学内容的主轴线,坚持理想信念教育。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主要围绕“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措施(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根主线,其中,穿插讲述从事国际贸易的场所——国际市场及其价格,贸易投资一体化带来的国际直接投资及其主体——跨国公司及其理论,国际贸易顺利运行的保障——多边贸易体制(GATT、WTO),以及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亚太经合组织(APEC)以及一带一路战略(B & R)等层出不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及其理论,等等。在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东方和西方政治体制的差异、经济政策的不同、文化的冲突以及意识形态的碰撞等,因此,在深入理解“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充分遵循本课程培养目标要求的同时,有效挖掘其思政教育的外延,紧扣时代脉搏,强调无缝融入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设计专业課程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双重目标,实现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作用的统一,产生协同育人的效应。

(二)“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内容设计

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导向和衡量标准;因此,需要使得思政理论课程与各类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保持一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共同推进、在人才培养效果上互相补充,共同致力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为此,要改进专业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其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内容设计就至关重要。经济类课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即使是国际贸易理论,其适用性条件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例如,设计“国际贸易理论”的第一章中关于“国际贸易”的概念时,应该以很多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中列明香港、澳门和台湾的进口、出口贸易额为例来说明国际贸易的主体是“单独关税区”,而非独立的主权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其中;设计“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教学内容时,除了课本上提到的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以及部分当代零散的贸易理论之外,宜结合当前中国实际,拓展新新贸易理论即异质性贸易理论;设计“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时,应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当前持续升级的中美贸易冲突;设计“区域经济一体化”教学内容时,要注意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等等。在设计“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每一个章节内容中,均要注重传播正能量,引领学生走上正确、全面认识我国经济开放中的主旋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当然,进行该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时,一定要把课堂教学重心下移,结合当前经济贸易发展中诸如中美贸易摩擦、“一带一路”战略、跨境电子商务等热点问题,实际调查学生真实的希冀和需求,真正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偏好,努力精准选取思想政治教育在“国际贸易理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最佳结合点,尽可能不要去一味地灌输和单纯地说教,而应与时俱进地创设新的教学场景、创新教学方法和实践形式,有力推动“专业理论”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三、基于同行性探索“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同行性主要强调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在实践行动上的协调、融合、互补和互促。这就意味着:首先,高校专业教育实践全过程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环节还是第三课堂教学,均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统一协调,防止出现偏差和错位;其次,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要有

机、无缝地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避免在专业课中生硬地塞入思政内容,引起学生的反感;第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但存在着局限性和课程边界,需要构建包括专业课程在内的多门课程的互补型课程体系;最后,要加强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实现两种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在明确设计“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目标和内容的前提下,基于同行性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推进“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建立课程联动运行机制,发挥国际贸易专业

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

建设课程思政并非弱化或代替思政教育,而是要强化思政教育的核心地位和主渠道作用,课程思政永远只是思政教育的补充,因此,要建立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同行联动运行机制。为此,新时代高校需要在加大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同时,进行分类综合改革,不断推动内涵式发展。基于安徽工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特色专业的实际,结合本专业办学定位,建立健全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分类培养体系,在建立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的同行联动运行机制的同时,对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分类指导和建设,在实施教师发展分类指导、加强科研分类管理过程中注重融进思政教育元素,使得思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亲和力。

发挥思政课程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尤其在关乎中美贸易摩擦、“一带一路”战略等“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中会涉及到的重大问题时,要发挥思政课程对“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的引领协同效应,这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初衷,因此,如何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的无缝对接,避免将两者简单地叠加拼凑,是“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和努力的方向。在“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起步阶段,需要专业教师兼顾学生的专业背景和思政教育的任务,通过当前经贸现实案例进行专题讲解,结合更鲜活的情景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自然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真正发挥国际贸易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

(二)增强任课教师的思政素质和专业素质,提升

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担任“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的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过硬的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而且需要不断增强国家大政方针、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理论素养。因此,需要通过开设培训思政教育的专题、开展国情党情培训的通识教育、组建课程思政教师学习小组等途径开展对担任课程思政的教师进行教学上的全面指导和培训。同时,应该将课程思政纳入考核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激励任课教师加大对课程思政的投入,从而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国际贸易理论”单纯作为一门专业课,其教学效果可以通过综合考试等方法进行检验和评价,但是,“国际贸易理论”作为一门课程思政课,如何准确地评价和检验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无缝对接”的效果却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因此,亟需建立将思政教育体现的“价值导向”引进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即亟待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为避免对“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可以基于层次分析法等方法从学生的思政获益、学业成就和社会实践成绩等方面进一步细化二级子指标并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国际贸易理论”的课程思政也要进行评价,以切实保证教学效果。

(三)加强制度创新,为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切实

同向同行提供根本保障

课程思政能否有效实施, 着力点在于专业任课教师的思政教育素养水平。从高校治理视角来看,专业任课教师能否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教师自身较强的对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感悟的同时,更需要一系列外在制度的创新和保障。一是构建责任落实制度。在让国际贸易专业课教师明确自身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同时抓专业课教学和思政教育的“一岗双责”的前提下,根据专业课教师责任履行的动态过程,建立一套系统全面的责任落实制度。二是完善协同配合制度。“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需要国际贸易专业课教师这一首要主体之外,还需要团委、学工系统以及一线“思政课”教师等思政教育相关主体的协作与配合,因此,应基于系统运作思维构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定期協同备课制度及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育工作性质部门之间形成的意见反馈制度,以推动课程思政相关主体的深度参与。三是构建资源整合制度。“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知识体系中渗透着很多隐蔽的思政教育资源,课程思政的难点之一便是将这些资源高度显性化,为此,我们要构建动态资源整合制度,定期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经贸形势及国家政策,以确保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内的思政教育资源显性化和与时俱进。

四、结语

本文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在分析“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基于同向性在“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中设计出融“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并进一步基于同行性建立两种类型课程联动的运行机制、增强任课教师的思政素质和专业素质,以及加强制度创新等方面探索“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期课程思政真正形成以思政课程为中心的圈层效应。

参考文献:

[1]崔金刚,吴淑杰,李景奎.课程思政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5):10-11.

[2]浦华.经济全球化与加强高校的思政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02,(3):13-15.

[3]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09-113.

[4]张志元,田鹏颖.高校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9,(2):67-70.

编辑∕杨波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