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对ICU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研究

2020-06-12曹琳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效果

曹琳

[摘要] 目的 分析探究預见性护理对ICU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次将该院在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血糖指标及ICU相关指标。结果 ①转出ICU时,在FPG、2 hPG、HbAlc方面,观察组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在ICU入住时间方面,观察组的(10.05±1.26)d明显要比对照组的(14.82±1.50)d低(P<0.05)。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的11.117%,显著要比对照组的26.67%低(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ICU糖尿病患者中,可优化血糖控制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ICU糖尿病患者;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3(b)-018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on ICU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thods This time, 90 diabetic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with 4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redictive care. 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blood glucose indicators and ICU-related indicators. Results (1) When the ICU was transferred ou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FPG, 2 hPG, and HbAlc(P<0.05). In terms of ICU stay time, the (10.05±1.26)d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4.82±1.50)d (P<0.05). (2)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1.11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26.67%(P<0.05). Conclusion Predictive nursing applied to ICU diabetic patients can optimize the effect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Predictive care; ICU patients with diabetes; Effect

糖尿病作为内分泌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会导致患者体内环境紊乱,并且随着病程进展,会发生多种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状况,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对于ICU糖尿病,则属于糖尿病危重患者,其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对于临床护理的需求也比较高,不可再采用传统的事后护理模式,而是应该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案,具备化被动为主动的作用,以优质护理控制患者病情发展,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2]。鉴于此,此次试验将该院在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一共9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然后分析评价预见性护理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以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一共9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两组 ,其中对照组45例中,男性一共25例、女性一共20例,年龄跨度为45~76岁,年龄平均为(60.17±3.81)岁;病程跨度为1~10年,病程平均为(5.9±1.3)年。观察组45例中,男性一共为26例、女性一共为19例,年龄跨度为43~76岁,年龄平均为(59.8±3.5)岁;病程跨度为2~10年,病程平均为(6.0±1.1)年。在基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比较的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用药护理干预、环境护理干预等措施,如有异常及时抢救。

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具体方案如下:①预见性心理护理。按照以往案例,ICU糖尿病患者受到疾病影响,会出现恐惧、焦虑心理,由于长期住院,医疗费用高,会产生家庭愧疚心理,由于无人陪伴,环境陌生,会产生抑郁心理,所以患者入住ICU后,护理人员应该热情地进行自我介绍,介绍ICU医疗环境及相关设施,让患者尽快熟悉治疗环境,让患者无需担心医疗费用,安心治疗;②低血糖预见性护理。密切血糖监测频次,血糖水平不稳定的患者,1 h或2 h检测一次血糖,根据血糖检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及用法,采用胰岛素泵,模拟人体胰岛素分泌机制,24 h持续微量泵注胰岛素,确保用药安全,警惕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大汗淋漓等低血糖现象的发生,如有异常及时治疗;③感染预见性护理。ICU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需要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留置引流管及深静脉攒吃,感染风险大,护理时,贯彻落实无菌操作原则,加强对于呼吸道、穿刺部位及引流管的护理,做好气道湿化处理,定期更换引流袋,遵医嘱应用抗生素[3-4];④饮食预见性护理。低脂低盐饮食,多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忌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分、高钠食物,每日能量摄入量为20~25 kcal/(kg·d),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60%,约250~300 g,脂肪、蛋白质摄入占比分别为25%、12%,每日进食5~6餐,固定进餐时间,多饮水,为预防便秘,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饭后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⑤压疮预见性护理。每2 h协助给患者翻身、拍背,按摩躯体受压部位,在骨隆突处垫上海绵垫,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平整,如有污染及时更换,每日为患者擦洗身体,保持皮肤的干净清洁。

1.3  判定標准

在患者入住及转出ICU时,对患者的相关血糖水平进行比较,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同时,记录两组ICU入住时间,以及入住ICU期间发生低血糖、感染、便秘、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此次采取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涉及的计数数据采取百分比(%)代表,然后使用χ2检;计量数据采取(x±s)代表,然后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指标对比

转出ICU时,在FPG、P2 hPG、HbAlc方面,观察组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具体数据如表1。

2.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在ICU入住时间上,观察组为(10.05±1.26)d,短于对照组的(14.82±1.50)d,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的11.117%,显著要对照组的26.67%低,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为内分泌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易破坏人体内环境平衡,进一步使患者的糖类、脂肪、蛋白质代谢水平受到影响,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及营养吸收系统,严重威胁心、脑、肾、眼睛等重要组织器官,使得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5-6]。

为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延缓病程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需及时治疗,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现阶段,常用的糖尿病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常用药有以下两类:①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等,以二甲双胍为例,这种药物可减少肝脏中葡萄糖的输出与转运,降低小肠的葡萄糖吸收率,及其与周围组织的葡萄糖利用率,降糖效果显著,而且能够有效预防低血糖,安全高效,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②胰岛素,包括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等,直接补充外源性胰岛素,能够有效降低血糖,但是发生低血糖的风险高,对于ICU糖尿病患者,最好采用胰岛素泵注入药物,确保用药安全[7-8]。

随着医疗服务理念的更新,预见性护理等新型模式被引进,这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护理方式,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评估ICU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以及发生低血糖、感染、便秘、酮症酸中毒、压疮等并发症的风险,采取预防措施,降低上述并发症发生率,并且预见性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方法的实施,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机体营养,使病情康复得到有效促进。

此次试验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结果显示:转出ICU时,观察组FPG、2 hPG、HbAlc低于对照组,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的11.11%,低于对照组的26.67%;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较为显示,有学者表示预见性护理方法的应用,可降低ICU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使其并发症降低在10%左右,该次观察组的11.11%和10%接近,从中可知,预见性护理方法的应用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应用于ICU糖尿病患者中,可优化血糖控制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孙香燕,吴碧金.预见性护理对ICU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2):183.

[2]  李彩玉.对ICU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1):281.

[3]  周水红.ICU重症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5):2155.

[4]  程翠珠.预见性护理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9):248.

[5]  唐丽群,严明芳,周巧芳,等.预见性护理对ICU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4):101.

[6]  张晓娟.ICU糖尿病患者高危因素及护理措施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5):131.

[7]  方英,戴莉敏,倪雯,等.糖尿病风险评分转盘在糖尿病高危人群动机性访谈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1):1318.

[8]  王蕾蕾,潘洁,曹素艳,等.不同糖尿病风险评分在体检人群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2):123.

(收稿日期:2019-12-23)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深静脉导管堵塞中的效果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