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0-06-12黄晓娟吴炎芳张东丽
黄晓娟 吴炎芳 张东丽
[摘要] 目的 分析探究產前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9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7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产前护理干预方法,进一步对2组血糖指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①在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方面, 护理前两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胎膜早破率、早产率、羊水过多率、妊娠高血压率、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4.26%和对照组的27.66%对比显著更低(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行产前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血糖指标水平,改善不良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关键词] 产前护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3(a)-0164-02
通常,妊娠期糖尿病(英文简称GDM)指妊娠前期机体糖代谢正常或潜在出现糖耐量减退直至妊娠期确诊糖尿病的疾病。有统计数据显示,约超过80%糖尿病孕产妇为妊娠期糖尿病。在临床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往往不存在明显“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食、多饮及体重下降),可能出现外阴瘙痒及反复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情况,尤其是妊娠期间明显可见胎儿过大或羊水过多[1]。同时,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血糖指标可自行恢复正常,但是大大增加日后患有2型糖尿病的几率[2]。考虑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及妊娠结局的改善,则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该次以该院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评价产前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纳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4例,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同意书,进一步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7例。在对照组当中,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3~38岁,平均年龄为(29.78±2.31)岁;孕周为24~28周,平均孕周为(26.1±1.2)周;初产妇28例、经产妇19例。观察组47例中,年龄分布在22~37岁,平均年龄为(29.77±2.32)岁;孕周为24~29周,平均孕周为(26.42±2.23)周;初产妇27例、经产妇20例。结合以上具体资料发现,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此外,排除存在心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系统疾病、沟通障碍及严重内分泌代谢疾病者。
1.2 护理方法
该次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以妇产科常规护理流程为依据,严格执行,处理好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观察组患者则采取产前护理干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①制定完善的护理干预计划方案。相关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和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通过总结经验及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患者的护理要求,明确产前护理干预的工作要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案,比如针对患者实施合理科学的饮食指导干预方案,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等。
②健康宣教干预。在健康宣教过程中,相关护理工作人员需根据患者的个人特点,比如受教育水平、性格、家庭经济状况等,然后以礼貌、和蔼的语言,尊重的态度和患者进行沟通;针对学历较高且学习态度主动积极的患者则交由专科医师开展健康宣教,详细介绍血糖监测、疾病知识及注意事项,能有效约束规范患者行为。
③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特别是过于担忧新生儿个体安全的患者必须强调主动配合护理工作的必要性,耐心回答患者的内心疑虑,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并且定期公布孕期检查结果,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及意识,建议患者家属多多关怀患者日常生活,尽可能成为其情感层面支持。
④饮食及运动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立足于患者个人口味及饮食习惯规划个体化饮食方案,以粗粮摄入过多的患者为例保持粗粮摄入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摄入量,并且根据患者生活习惯及运动喜好,提倡患者每日适当开展户外锻炼,例如,定时散步或少量家务活动等,并且指导患者尽快掌握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技巧,大大增强自我护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分别测定2组患者护理前后清晨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对比其波动幅度,并且观察两组患者是否出现胎膜早破、早产、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及剖宫产等不良妊娠结局[3-4]。此外,对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指标水平
在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方面,护理前两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妊娠结局
对照组47例患者,胎膜早破9例(19.15%)、早产8例(17.02%)、羊水过多7例(14.89%)、妊娠期高血压10例(21.28%)、剖宫产24例(51.06%)。观察组胎膜早破1例(2.13%)、早产1例(2.13%)、羊水过多0例(0.00%)、妊娠期高血压0例(0.00%)、剖宫产2例(4.26%)。由数据可知,观察组胎膜早破率、早产率、羊水过多率、妊娠高血压率、剖宫产率均显著要比对照组低(χ2=8.235、7.245、6.125、10.278、12.589,P<0.05)。
2.3 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在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为27.66%,其中新生儿黄疸8例、巨大儿3例及低血糖2例;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26%,该组新生儿黄疸2例、巨大儿0例及低血糖0例。由数据可知,在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低(χ2=12.379,P<0.05)。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内分泌疾病之一,指妊娠前期机体糖代谢正常或潜在出现糖耐量减退直至妊娠期确诊糖尿病的疾病,并且大多数患者不存在明显“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食、多饮及体重下降),可能出现外阴瘙痒及反复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情况,尤其是妊娠期间明显可见胎儿过大或羊水过多[5-6]。一旦血糖指标控制力度不足则可能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巨大儿及早产儿等不良情况,严重威胁新生儿及产妇的生命健康安全。
大量临床实践资料显示,产前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可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同时,和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产前护理干预更加细致,注重对患者介绍血糖控制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立足于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明显改善预后效果。此外,产前护理干预能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案,大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结合该次研究结果发现,纳入2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及产前护理干预(观察组),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妊娠结局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产前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血糖指标,改变不良妊娠结局,大大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行产前护理干预方案具备显著的作用,可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并使妊娠结局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利贤.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9,15(3):26-27.
[2] 梁红岩.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9,15(3):59.
[3] 曾宇梅,张莹,金晶,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9,31(4):543-545.
[4] 金丹.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实施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对其血糖控制、妊娠结局的影响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7):253-254.
[5] 张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其血糖控制、妊娠结局的影响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1):270-271.
[6] 杨少红,尚治新,萧宝珍.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28):78-80.
(收稿日期:2019-12-01)
[作者简介] 黄晓娟(1985-),女,广东河源人,本科,護师,研究方向: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