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干预性护理对腹腔镜糖尿病胃肠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2020-06-12陈涌张传玲吴美华
陈涌 张传玲 吴美华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室干预性护理对腹腔镜糖尿病胃肠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腹腔镜糖尿病胃肠手术患者104例,以随机数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比较两组术前与手术后当日的下肢血流峰速与平均流速,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研究组下肢血流峰速与平均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1.92%低于对照组15.38%(P<0.05)。术前与术后两组血糖指标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干预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腹腔镜糖尿病胃肠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适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 手术室;干预性护理;腹腔镜;糖尿病;胃肠手术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3(a)-0156-02
目前,微创腹腔镜技术是治疗胃肠疾病的首选方案,然而一些研究发现,受麻醉、术中体位、人工气腹等因素的影响,术后极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甚至诱发肺动脉栓塞,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同时,糖尿病患者血液粘稠度较高,加之易伴有微血管病变,所以是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发群体[2]。因此,采取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预防腹腔镜糖尿病胃肠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十分必要。2017年1月—2019年1月该院对52例糖尿病合并胃肠疾病的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了手术室干预性护理措施,收效十分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于该院收治的腹腔镜糖尿病胃肠手术患者,共计104例。纳入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确诊;ASA分级为Ⅰ~Ⅱ级;具有腹腔镜胃肠手术指征;该次研究内容已告知患者与其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循环系统疾病与动脉硬化病史;既往有下肢静脉曲张与下肢静脉血栓病史;血小板计数、功能以及凝血功能异常;有精神疾病史。104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42.5±3.8)岁;疾病包括胃穿孔12例,胃间质瘤22例,肠梗阻10例,十二指肠穿孔8例。研究组: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2.8±3.5)岁;疾病包括胃穿孔14例,胃间质瘤20例,肠梗阻9例,十二指肠穿孔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包括:术前1 d,通过巡视向患者讲解手术类型、注意事项等;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措施;术中配合麻醉师进行体位摆放、麻醉、术中监护等;术后加强巡视,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注意观察与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手术室干预性护理进行下肢静脉血栓预防,具体方案如下。①术前评估: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与下肢静脉情况,对高风险患者给予重点管理。由于多数患者对手术存在恐惧与紧张心理,特别是术后疼痛问题能够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运动量。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前巡视期间应在常规宣教知识的基础上,向其讲解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不良影响与预防方法等,以此提高患者的重视度,主动配合相关治疗与护理操作。②穿戴弹力袜:患者术前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弹力袜穿戴,手术期间护理人员每间隔30 min检查1次患者的下肢血运情况,即监测足背动脉搏动与皮温。此外,在调整患者体位架时,可在其小腿处放置海绵垫,以分散重力点。③确保最佳气腹状态:受气腹压力的影响,能够导致股静脉血流量与速度的降低,继而提高血栓形成风险。针对此,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气腹压力,通常保持在1.60~1.87 kPa,以便缓解静脉瘀滞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保证手术顺利实施的前提下,可在术中利用间歇充气、放气的方法降低股静脉持续瘀滞时间,预防血栓形成。④减少术中损伤:术中尽量避免建立下肢静脉通道、静脉穿刺采血,并减少物理、机械与化学性不良刺激,预防血管壁损伤。⑤手术边缘时刻管理:完成手術时,护理人员在搬运患者的过程中应注意动作平稳与轻柔,并将其摆放为良好的术后体位。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血糖指标的变化。②通过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设备,比较两组术前与手术后当日的下肢血流峰速与平均流速。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d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即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管腔内回声增强,血流信号消失,加压超声管腔不能压闭。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前与术后血糖指标的变化
术前对照组空腹血糖(6.8±1.0)mmol/L,餐后2 h血糖(8.6±1.0)mmol/L;术后空腹血糖(6.9±1.2)mmol/L,餐后2 h血糖(8.5±1.2)mmol/L。术后研究组空腹血糖(6.7±1.2)mmol/L,餐后2 h血糖(8.5±1.2)mmol/L;术后空腹血糖(6.6±1.3)mmol/L,餐后2 h血糖(8.6±1.3)mmol/L。术前与术后两组血糖指标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t=0.854、0.856;术后t=0.665、0.746,P>0.05)。
2.2 两组术前与术后下肢血流峰速与平均流速的变化
术前两组下肢血流峰速与平均流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下肢血流峰速与平均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术后7d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出现下肢静脉血栓1例,对照组8例,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1.92%低于对照组15.38%(χ2=4.379,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与胃肠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均见明显攀升,而由此所致的糖尿病胃肠手术患者群体也有所扩增[4]。目前,腹腔镜技术是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技术,但受术中体位、麻醉、气腹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下肢静脉血栓情况屡见不鲜,特别是糖尿病胃肠手术患者,血液粘稠度较高,所以是下肢静脉血栓的高风险人群[5]。
传统手术室护理工作仅注重于麻醉、手术配合,以及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忽视了下肢静脉的预防性干预措施,所以下肢静脉血栓问题无法得到改善[6]。手术室干预性护理是对传统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完善,其中术前评估可以识别高风险下肢静脉血栓群体,并给予重点管理,且评估期间的针对性宣教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对该并发症的重视度,以及对相关医疗操作的配合度;术中穿好弹力袜可以改善缓解血液积聚,预防静脉充血,使血液回流心脏;确保最佳气腹状态能够改善静脉瘀滞问题,预防血栓形成[7];预防术中损伤通过控制对下肢静脉的不良刺激,可以减少因血管壁损伤形成血栓的风险[8];手术边缘时刻管理重点关注于患者搬运与体位摆放,以期减少损伤,保证下肢血流通畅。该文研究结果显示,术后研究组下肢血流峰速与平均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1.92%低于对照组15.38%(P<0.05)。可见,手术室干预性护理能够改善下肢血流速度,降低下肢静脉血栓概率,确保患者的手术质量与安全。同时,术前与术后两组血糖指标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可见,手术室干预性护理并未影响患者的血糖指标,安全性较佳。
综上所述,手术室干预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腹腔镜糖尿病胃肠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适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晓翠.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管结石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3):519-520.
[2] 杨华俊,吴柳颜,陈扬,等.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J].临床护理杂志,2018,17(5):55-58.
[3] 宋娟娟,宋予军.预见性护理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9,24(6):409,413.
[4] 董小倩,纪越.循证护理在预防腹腔镜妇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2):328-329.
[5] 林欣,王琛,魏勇珍.分析手术室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6):131-132.
[6] 陈秋祥,王艳红.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110-111.
[7] 颜宏锐,朱焕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术后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3):479-480.
[8] 吳少锋,代引海.腹腔镜手术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6):49-50.
(收稿日期:2019-12-08)
[作者简介] 陈涌(1986-),女,福建福州人,大专,护师,研究方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