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对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2020-06-12陈晓颜茹小静李良洁陈景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偏瘫中风肢体

陈晓颜 茹小静 李良洁 陈景芳

中风疾病通常出现在中老年群体中,这一疾病属于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这一疾病本身具有发病急和病死率高等特点,这一疾病对中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具有比较大的影响[1-2]。在相关统计中能够得出存活的中风患者中约为90%的患者具有偏瘫等肢体功能障碍,使得患者生活质量较大程度降低,为其他家属都带来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为了促使中风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需要采取较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推动患者能够较快恢复健康[3]。本文采取中医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干预,对患者康复情况分析,明确其取得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2018 年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共60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30 例,对比组男性17 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4.81±1.59)岁,患者平均患病时间(1.21±0.79)年,平均肌力等级(2.82±0.23)级。研究组男性19 例,女性11 例,患者平均年龄(55.11±1.51)岁,平均患病时间(0.89±0.40)年,平均肌力等级(2.71±0.39)级,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由于肢体活动仍然无恢复情况而入院,确诊为中风所致的左侧偏瘫,患者存在脑卒中现象,这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排除其中患有其他方面疾病和中途放弃治疗等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含病房护理和功能锻炼等护理内容[4],研究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法,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身体锻炼 患者身体从肢体锻炼和细节锻炼等方面出发,肢体锻炼包含着引导患者实施伸展锻炼和收回锻炼及站立锻炼等,引导患者行走,细节锻炼的时候是对患者进行动作引导和训练,例如拾捡东西和盛饭等,尽量做到定期翻身,患者无法进行自主翻身的情况下,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帮助患者做到定期翻身[5]。

1.2.2 情志锻炼 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及时观察和调节,对情绪低落的患者讲解治疗成功案例,促使患者能够在治疗的时候保持积极的心态,及时和患者沟通交流,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大的支持,帮助患者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推动患者更加积极乐观[6]。

1.2.3 饮食调整 在患者饮食调整的过程中需要患者具备一定饮食标准,促使患者健康饮食,患者饮食规定的时候,尽可能食用低盐和少胆固醇的食物,促使多吃一些豆制品和鱼类,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情况,逐渐降低患者出现血凝块的概率[7]。体虚的患者在护理的时候需要对患者实施山药和黄芪等补益药物配合食用治疗,肝阳上亢者在护理的时候可以食用平肝熄风类药物,而风痰淤血等患者则需要配合化痰通络类药物。

1.3 功能测评

两组患者利用FMA 运动功能量表测评评分及Berg 平衡量表等方式加以评价患者的康复结果[8]。

表1 两组患者FMA 运动功能测评评分对比(分, ±s)

表1 两组患者FMA 运动功能测评评分对比(分, ±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30) 30.86±14.71 56.82±13.57对比组(n=30) 30.35±14.85 46.11±14.67 t 值 1.39 12.45 P 值 >0.05 <0.05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 对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 检验,以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明显要比治疗前运动功能强,研究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明显要比对比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功能恢复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功能恢复明显,研究组患者肢体功能Berg 平衡量表评分为(40.42±1.07)分,比对比组的(21.38±1.00)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12,P <0.05)。

3 讨论

中医将脑血管疾病称为中风,这一疾病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患者的发病相对比较快,在患者治疗的时候,容易出现治疗不及时的现象,这就容易造成致残率比较高的现象,对中风偏瘫患者的护理也比较重要[9]。在对中风偏瘫患者护理的时候,在中医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具体护理实施,中医护理过程中,始终认为中风疾病发生的原因比较多样,其中包含着气虚和肝阳上亢及痰热腑实等,根据不同发病原因需要对患者针对治疗,促使其临床意义更加显著[10-11]。中医护理中肢体锻炼实施的时候能够有效推动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得到必要提升,患者面部肌肉群锻炼可以对自身面瘫状况加以改善,情志调整可以对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等方面加以改善,在进行患者饮食调整实施的时候对患者改善自身疾病情况提供必要支持,在中医护理干预实施的时候,其能够有效加强患者预后改善和患者治疗有效性的提升,患者治疗后的上肢功能和下肢功能恢复情况较为显著,促使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提升,对住院费用降低也具有重要影响[12-13]。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能够对因中风而使偏瘫患者得到更好的恢复,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存在着有利影响,可以提升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疾病发展控制效果显著,减少患者质量成本。在本次研究实施的时候,其中包含着一定问题,如对患者的护理无法完全周密,患者数量比较多的情况下使得患者护理针对性效果并不显著,无法做到非常细心的护理和开导,中医护理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家属护理的教育困难的情况,无法促使家属护理这一方法得到更好应用,在以后的护理过程中加强家属的护理培训,推动护理效果能够更加显著。

猜你喜欢

偏瘫中风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肢体语言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漫画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