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及康复护理分析

2020-06-12闫珂慧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生活习惯保健血压

闫珂慧

高血压一直呈多发趋势,老年患者占临床较大比例,社会老龄化当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之增多,更是诱发高血压脑出血、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压水平,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1-2]。临床工作中发现,老年人生活不良习惯明显,且生活习惯与高血压疾病关联性密切,需在药物治疗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通过心理、生活方式、运动、饮食等方面非药物干预,以促进患者血压水平控制,在规范患者日常生活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临床工作中较常采取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干预,且效果显著。基于此,本文就收治的13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例,总结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试验对象均为2017 年6 月—2019 年6 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总计130 例。纳入标准:(1)伦理委员会批准;(2)>60 岁患者,患者知情参与;(3)患者有配合能力。排除标准:(1)认知、精神障碍者;(2)中途退出、无法随访者。进行13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2 组各65 例。对照组:男性、女性比例38:27;年龄61 ~80 岁,平均(69.9±2.5)岁;病程1 ~18年,平均(8.0±2.3)年。试验组:男性、女性比例40:25;年龄61 ~82 岁,平均(69.5±3.3)岁;病程2 ~16 年,平均(8.2±2.1)年。2 组老年患者基线资料对比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老年患者遵医嘱、健康教育、用药指导、血压监测等高血压常规护理。

1.2.2 试验组 给予患者常规护理+预防保健+康复护理。(1)针对性健康教育。结合老年患者性格、性别、文化程度、用药禁忌、病程等多方面情况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高血压疾病诊治、预防等方面知识,以提高患者医护工作参与的自觉性。(2)用药指导。结合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的药物介绍用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强调与安全性方面的关联性,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3)生活习惯调整。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情况明显,从而增加了患病风险性。在与患者、家属沟通中了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并加以纠正,叮嘱患者健康饮食,侧重清淡、低脂、低盐,指导患者合理锻炼控制体重,运动避免强度过大。(4)心理干预。老年高血压患者患病期间身体的负担间接增加了心理负担,患者抵抗、焦虑情绪明显,影响患者遵医行为、康复效果。需在结合患者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合理满足患者需求、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列举成功治疗案例,稳定患者心理并建立患者信心。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护理满意度、遵医率、疾病知识掌握率、生活质量状况(参考SF-36 生活量表,取总体健康指标,总分100 分[3])与护理效果。

1.4 数据分析

以SPSS 19.0计算老年高血压患者观察指标。护理效果以(n,%)描述,血压与生活质量以(±s)描述,进行χ2检验和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比较

试验组与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满意度、遵医率、疾病知识掌握率分别为98.46%(64/65)、84.62%(55/65),96.92%(63/65)、76.92%(50/65),96.92%(63/65)、76.92%(50/65),经统计学处理χ2=8.044 3、11.436 8、11.436 8,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计量指标比较

试验组与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后血压水平、生活质量状况见表1。经处理,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高血压一直具有多发性,临床工作中分析导致高血压的因素较多,例如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生活习惯、年龄、情绪等多方面,一般患者早期症状无典型性,从而导致患者不重视的局面[4-5]。而高血压可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也是致死的因素之一[6-7]。另外,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明显,老年人更是高血压的患病主体,高血压病程延长期间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影响越发明显,从而降低生活乃至生存质量[8]。高血压疾病与日常生活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加上老年人老年阶段的诸多不良生活习惯对血压水平控制、预后的明显影响,所以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进行多方面干预,从而促进患者血压控制,进一步保障患者的安全性[9]。在落实临床基础性护理的同时,结合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情况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干预、用药指导、生活习惯干预、针对性健康教育等方面的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情绪、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遵医嘱用药行为,并在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血压水平控制,从而预防了冠心病、心梗、高血压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10]。李伟[11]研究指出,老年高血压疾病常见,且并发症多,血压控制不佳情况下预后较差,患者治疗期间康复护理、运动保健干预可以促进患者血压控制,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高。

表1 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后观察指标对比( ±s)

表1 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后观察指标对比( ±s)

组别 例数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生活质量(分)试验组 65 121.60±4.20 70.05±2.50 93.7±3.6对照组 65 138.60±5.30 86.20±3.30 85.5±3.3 t 值 - 20.267 7 31.450 2 13.537 1 P 值 - 0.000 0 0.000 0 0.000 0

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效果、干预后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显著,P <0.05。由此说明,预防保健配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规范患者的遵医行为、稳定患者情绪、促进患者血压控制,患者生活质量高。此次试验结果和陈梅红[12]研究结果有一致性,预防保健及康复护理的甲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的乙组,QOL 评分(80.67±3.25)分高于乙组(68.51±2.87)分,用药依从性96.88%高于乙组78.13%,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患病率递增明显,积极且有效的控制血压水平是提高患者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药物控制的同时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符合此类疾病患者护理需求,预后良好。

猜你喜欢

生活习惯保健血压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