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理疗对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2020-06-12孙冬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理疗胃肠功能开腹

孙冬梅

通常患者在术后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就是胃肠功能的紊乱,因为手术会对患者的消化道协调运动造成延迟,因此在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的消化系统相比于手术之前会有一些明显的变化,因此术后要注意恢复治疗,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尽快恢复,这对尽早帮助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和运动有很大促进作用,也会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早日恢复,从而加快康复。本文探讨的是穴位理疗在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中的影响,通过以本院随机选取的88 例患者为例,将采用常规恢复治疗手段的患者和采用穴位理疗治疗手段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以下为此次研究的报告形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临床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88 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4 例,其中男性患者21 例,女性患者23 例,患者的年龄23 ~56 周岁,平均年龄为(34.1±2.5)周岁,平均手术时间为(2.58±5.79)小时,有既往手术史的患者有10 例,患者应用的麻醉方式:全麻20 例,腰麻15例,硬膜外麻9 例,手术类型:胃肠道开腹手术20 例,非胃肠道开腹手术17 例,恶性肿瘤开腹手术7 例。手术方式主要为腹部手术,如,胃分流手术12 例、胃巨大溃疡手术14例、胃癌手术6 例、腹部刺伤手术4 例、胆囊癌切除术5 例、子宫肌瘤手术3 例等。观察组患者44 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 例,患者的年龄24 ~55 周岁,平均年龄为(35.3±2.8)周岁,平均手术时间为(2.46±5.73)小时,有既往手术史的患者有12 例,患者应用的麻醉方式:全麻22 例,腰麻15 例,硬膜外麻7 例,手术类型:胃肠道开腹手术18 例,非胃肠道开腹手术18 例,恶性肿瘤开腹手术8 例。手术方式主要为腹部手术,如,胃分流手术10 例、胃巨大溃疡手术13 例、胃癌手术7 例、腹部刺伤手术5 例、胆囊癌切除术3 例、子宫肌瘤手术6 例等。两组患者中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患者、智障患者、语言功能障碍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例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次临床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是在完全自愿且知情的情况下接受的调查分析。

1.2 方法

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恢复治疗手段,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术后第一天主动活动四肢,每2 h 活动1 次,每次活动5 min,协助患者翻身,每2 h 一次。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穴位理疗术后恢复治疗手段,具体方法如下:基于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取穴位理疗结合穴位按压的方法,理疗的时间在术后的6 小时后进行,将患者的体位调整为仰卧位,在腹部的位置进行穴位理疗,在理疗的过程中配合穴位按压,找穴位:双侧天枢穴、大肠俞,足三里穴,穴位按压的时候注意避开手术伤口,每次的穴位理疗时间为30 分钟,每日两次,每个穴位理疗的时间为10分钟,在穴位按压的时候将按压频率掌握在15 ~20 次/分钟,穴位按压的力度要使患者出现酸、麻、涨的感觉为止,穴位理疗的时间持续四天,每一天都注意观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做好记录[1-6]。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腹胀(重度:患者腹部膨隆,伤口胀痛明显。中度:患者腹部稍有膨隆,切口胀痛,可以忍受。轻度:轻微腹胀感,可感到气体在腹内转动,切口无胀痛感。)[7]、肠梗阻的发生率,发生率越低,说明术后恢复效果越好;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做好对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自行排气时间的监测,时间越短,说明恢复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以及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25.00%、2.27%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自行排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手术治疗方式是临床医疗中的常见措施,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如今临床手术的成功率已经很高了,尤其是一些较简单的小手术,可以说手术的风险十分低,通过手术治疗后的患者病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治疗过程也比较快捷,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信赖手术治疗措施。虽然手术的过程比较迅速,手术治疗也有很大的优势,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但是术后的恢复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环节,手术对人体各机能造成的损伤也是较大的,想要促使患者术后的尽早康复,做好术后康复治疗护理是关键[8-10]。本文探讨的是采用穴位理疗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影响,通常手术会对患者的胃肠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腹部类的手术,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术后患者会出现胃肠和消化功能紊乱的现象,这是术后的正常现象,但是医护人员也要做好康复治疗,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尽快康复,这对还患者的病情好转和术后身体素质恢复都有很大帮助[11]。以往在患者的术后恢复中,较广泛的采用的是传统的治疗措施,即术后6 小时就让患者开始翻身,并下床活动,主要是等待胃肠功能的自行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不适感,就采取一些西药治疗的方法,这种方式虽然也能够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但是过程漫长,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较大,如果方式不当,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一些不良病症,影响术后恢复或加重病情。而采用穴位理疗的方式能够较好的促进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相关研究报道表明,通过穴位理疗的方式可以使患者的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又可以使胃动素分泌增加,从而促进胃肠的快速蠕动,消除肿胀和郁积,因此对患者术后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12-13]。通过此次调查分析得出,采用穴位理疗法的观察组患者在腹胀的发生率和肠梗阻的发生率上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术后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自行排气时间都早于对照组,由此可以说明穴位理疗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效果更佳。

表1 两组患者腹胀、肠梗阻发生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对比(h,±s)

表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对比(h,±s)

组别 例数 肠鸣音恢复时间 肛门自行排气时间对照组 44 21.87±3.18 30.85±6.74观察组 44 10.23±2.67 16.27±6.30 t 值 - 4.221 65 4.511 87 P 值 - 0.039 0.033

总之,穴位理疗对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十分理想,而且治疗方式安全可靠,风险低,因此,临床医护人员要在常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加大对穴位理疗方法的应用。

猜你喜欢

理疗胃肠功能开腹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石墨烯理疗U型枕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