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新辅助化疗对低位直肠癌手术效果的影响
2020-06-12石好岭杨会锋史继静张学秀
石好岭,杨会锋,史继静,张学秀
(1.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二科,河南 郑州 450004;2.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教科,河南 郑州 450004;3.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郑州 450052)
低位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因症状不典型,常被误诊为痔疮而延误诊疗,部分患者丧失手术机会,影响生活质量[1]。新辅助化疗近些年逐渐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且创伤相对较小、恢复较快,故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逐渐推广应用[2-3]。本研究旨在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低位直肠癌手术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开腹组34例直接行开腹手术治疗,化疗组34例开腹手术治疗前加用规范化新辅助化疗。2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纳入标准:1)年龄18~65岁;2)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且未行其他治疗;3)肿瘤的下边缘距离肛门<10 cm;4)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7版肿瘤TNM分期为Ⅱ或Ⅲ期;5)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2)合并严重的心、脑、肝、肾等疾病;3)合并消化系统其他部位肿瘤。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符合相关伦理标准。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注:1)为t值
1.2 治疗方法2组手术方式相同,且均采用截石位,采用超声刀分离直肠系膜等,清扫淋巴结,过程中注意保护邻近器官,后分离盆壁筋膜,男性需分离精囊腺和直肠前壁,女性需分离直肠阴道间隙;后于左下腹开口4~5 cm,切除病变肠管,缝合切口;术后均常规进行营养支持和功能锻炼。术前新辅助化疗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2周期。具体方案:注射用奥沙利铂(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0 mg/瓶,商品名:乐沙定)130 mg/m2,静脉滴注,d1;卡培他滨(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规格 0.5 g/片,商品名:希罗达)1 000 mg/m2,口服,2次/d,d1~14;21 d为1周期。化疗2周期后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疗效,结束2~6周后进行术前评估,后行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按照改良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4]进行评估,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进展和疾病稳定。肿瘤根治情况:观察并记录淋巴结清扫数目和远切端长度;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
2 结果
2.1 化疗组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结果化疗组34例患者均完成新辅助化疗,其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9例、疾病稳定5例、疾病进展7例,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化疗期间,部分患者出现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可缓解。化疗后,肿瘤变软、缩小,且患者血便、肛门坠胀等症状缓解。
2.2 2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化疗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远切端长度均优于开腹组,且保肛率(91.2%)高于开腹组(7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术中情况比较
注:1)为χ2
2.3 2组患者术后指标比较化疗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化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开腹组的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4。
表3 2组患者术后指标比较
表4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低位直肠癌在国内常见,约占直肠癌的70%~75%[5],目前外科手术仍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因部分患者肿瘤离肛缘过近或侵袭、粘连范围过大,同时因骨盆结构的限制,术后保留排便功能困难,需长久携带人工肛门,这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巨大负担,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6]。因此,保肛手术逐渐成为低位直肠癌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且部分研究者开展了腹腔镜下治疗,但需严格把控指征[7-8]。目前认为,肿瘤下缘距离肛门≥5 cm是保肛手术的必备条件[9],为了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和治愈率,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术前的新辅助治疗,包括化疗、生物治疗及多学科协助诊疗等[10]。
术前新辅助化疗既往主要用于提高中晚期乳腺癌的手术切除率,目前已推广用于多种肿瘤的术前治疗,其优势有:1)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2)杀灭微小转移灶,降低术中肿瘤细胞的医源性扩散及术后复发和转移率;3)在手术前保留肿瘤各级血管的化疗药物浓度,降低术后恢复期间残留细胞的扩散[11]。有研究[12]显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和术后恢复效果。但亦有研究[13]显示,术前新辅助化疗会增加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盆腔脓肿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重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且治疗效果与直接手术治疗无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新辅助化疗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远切端长度明显优于直接手术者(P均<0.05),但两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直接开腹手术组(P均<0.05),这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14]。
综上所述,新辅助化疗联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可增加淋巴结清扫数目和远切端长度,提高保肛率,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