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研究
2020-06-12唐知音
唐知音
(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西 柳州 545006)
糖尿病(DM)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且合并多种并发症,并属于临床致残性终生疾病,同时该疾病病程较长,需长时间实施血糖控制,加上众多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了解,无法正确掌握该疾病知识,从而影响血糖控制,使其无法得到有效治疗,因此为该疾病制定全方位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临床以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实施,该护理模式缺乏针对性,无法实施全面护理服务,进而降低血糖控制效果。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不断进展,据有关研究显示,DM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使其有效掌握健康实施,且预后效果显著[2]。鉴于此,本文选取92例DM患者实施上述护理模式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月,将92例DM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回顾分析法,将其中46例纳进Ⅰ组( 实施常规护理),剩余46例纳进Ⅱ组(实施无缝隙护理);2组男女比例分别为:22:24、23:23例;年龄分别为:65—82岁、66—80岁,平均值分别为:(71.23±4.35)岁、(72.15±5.13)岁,基础信息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Ⅰ组实施常规护理,对其实施血糖控制,定时进行注射胰岛素,同时对其进行讲解注射胰岛素的注意事项。Ⅱ组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建立无缝隙护理小组,由科室级别最高人员担任护理组长,由工作经验丰富、年限较长者担任高级责任护理,由考核分数较高者担任责任护理,在组长分配下,每位成员需管理1—3例患者,同时将小组成员各项信息进行展开,以便家属以及患者反馈。(2)心理干预,众多患者入院难免避免不了紧张、不适应情绪,因此小组成员需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对患者各项信息进行深入了解,采用温和、和蔼的进行积极沟通,从而改善其负面情绪,同时收集患者信息进行建档,且给予其发放健康宣教手册。(3)严格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告知其禁止自行调整药量以及按时用药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其依从性,同时协助其深入了解精神压力、肥胖以及吸烟的危害,且适当运动、合理饮食以及按时、按量的用药的重要性。最后对其进行方法血糖监测记录单,使其严格、定时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2餐后2h血糖(hPBG)变化;观察2组糖尿病知识评分[3],分值为1—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掌握情况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百分比表达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血糖指标比较
2组实施前FPG、2hPBG血糖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实施后Ⅱ组血糖指标明显低于Ⅰ组(P<0.05),见表1。
表1 2组血糖指标比较( ±s,46)
组别 FPG(mmol/L) 2h PBG(mmol/L)实施前 实施后 实施前 实施后Ⅱ组 13.05±2.14 7.08±2.00 17.03±2.78 12.19±1.55Ⅰ组 13.53±2.68 12.12±4.56 17.31±2.45 16.63±3.17 t 0.949 6.865 0.512 8.534 P P>0.05 P<0.05 P>0.05 P<0.05
2.2 2组DM知识评分对比
Ⅱ组DM知识评分明显高于Ⅰ组(P<0.05),见表2。
表2 2组DM知识评分对比(分)
3 讨 论
近年来,临床尚未发现DM根治手段,只可实施终身药物治疗,但众多患者无法坚持持续性治疗,且存在众多不良行为,从而严重降低治疗效率,因此为该疾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至关重要,从而改善不良症状,提高依从性[4-5]。
目前临床以传统护理为主,该护理模式缺乏针对性,无法实施全面护理服务。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不断进展,据有关研究显示,DM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效果较佳,该护理模式主要利用服务缝隙,实施全面性护理服务及管理,对其开展优质性护理模式,同时以患者康复为需求,且以患者为中心,为其开展无缝隙、全面、连续性护理模式,从而改善血糖水平,提高健康知识[6]。本文研究显示,2组实施前FPG、2hPBG血糖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实施后Ⅱ组血糖指标明显低于Ⅰ组(P<0.05);Ⅱ组DM知识评分明显高于Ⅰ组(P<0.05),可说明DM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血檀,提高健康知识,因此值得临床鉴定。
综上所述,DM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使患者有效掌握健康知识,改善血糖水平,值得临床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