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扰及对策探讨

2020-06-12谢小平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7期
关键词:战略目标部门考核

谢小平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以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对企业各项资源的科学配置,全面预测和筹划未来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并在执行过程中监督控制,对执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和反馈,动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的“全面”二字,主要有以下三层意义:

1.全员参与预算活动。在我们现有的大多数企业当中,财务部门以外的部门均认为预算就是“财务造表”,而造好表后老板召集开个会给各个部门宣布一下,之后就是事不关己,束之高阁。生产部门依然只管生产,营销部门还是只管销售,人力行政等各自为战。季末年终开会问责,都异口同声地说预算是财务编制的,我们都没参与。所以,企业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企业所有部门、所有员工均应具备主人翁精神和成本效益意识。全面预算要真正实现,必须做到“全员”参与,即企业内部全部门、全单位、全岗位、全员参与,上至企业老板,下至各部门负责人、各岗位员工都必须积极参与,主动参与。

2.全面覆盖业务范围。全面预算管理应包含企业所有经济活动预算,如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人力成本预算及投融资预算、财务预算等,不能仅仅关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还应关注投融资活动,真正实现经营、投资、财务等各项活动“全方位、无死角”全面覆盖。

3.全程推动管理流程。全面预算管理的推动必须成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由包括老板、董秘及、财务及人力资源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推动预算的编制、审批、控制、调整、监督及考评等,通过对执行情况进行考评,激励全员完成预算目标,使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二)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许多企业开始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引入全面预算管理活动,从预算中控成本、从预算中要效益,从而实现降本增效、业财融合,进而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全面预算管理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

1.有利于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全面预算管理主要通过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合理规划,以及对企业经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以业务预算、采购预算、销售预算及人力资源预算等,按个人、班组、部门进行预算分解,最终归入财务预算,从而驱动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企业在预算执行和控制过程中,会尽可能早的发现企业经营可能存在的困难、风险及机会,从而及时提出预警。同时,提醒企业管理层主动采取应对策略及时调整规划和目标,提升企业风控能力。

2.有利于提高企业管控考核水平。通过对全面预算管理所设定的预算经营目标和业绩考核指标的对比,反映出企业的预算执行情况,并对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有利于预算经营目标及时纠偏;也为业绩考核提供了有力的奖惩依据。

3.有利于增强企业经营效益。企业在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中,需全面优化各个业务流程,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安排人、财、物资源配置,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通过预算目标与绩效考核目标紧密结合,强化预算动态监测,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最终签署预算,对各部门财务及非财务指标进行监控和考核,推动个人、班组、部门及事业部等严格按预算目标执行控制,最大限度开源节流,提高经营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4.有利于加强企业防范风险。全面预算融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控制、调整、监督、考评于一体,各部门在上报预算及执行预算的过程中会提前发现问题及潜在的风险,使问题和风险得到早发现,达到早防范和解决。

二、现阶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大部分企业老板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基本还只是一种“赶时髦”状态,往往是从外面某次培训课程或交流一时兴起的人云亦云。同时管理层对老板的安排也只是简单地把预算当成一项任务,且基本上都是交给财务编制。很多企业从员工、各部门负责人及老板,均认为预算只是一组数字表格,只是财务的事,只是年底由财务部门负责编制的次年数字“游戏”,认为全面预算就是财务预算,只是编制一组财务报表来满足管理层的要求,跟业务部门、生产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没有关系。事实上,全面预算是全方位的,除了财务预算外,还应包括生产预算、销售预算、人力资源预算及投融资预算等,应动员全员参与,各部门相互协同配合的预算管理机制。

(二)全面预算制度建设薄弱

很多企业没有成立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架构,也没有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没有统一的制度规范,导致预算管理不全面,企业各职能部门的认识及执行力度不够。

(三)全面预算管理方法有待提升

企业间市场竞争得越来越激烈,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向管理要效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现代管理手段之一,在管理方法上也应该与时俱进。然而很多企业由于对全面预算的认识不足和自身的人才不足,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仅仅停留在编制预算报表。企业应建立健全预算组织架构、严格预算监督与考核、科学编制预算等方面的工作,以使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四)对全面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措施

在推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往往只重预算,不重管理。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差异随意调整预算,没有将预算目标与业绩考核目标挂钩,造成各部门对预算的参与度及重视度不高,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没有对企业的效益提升起到作用。

三、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全面预算的认识

全面预算管理绝不是财务部门的事,管理层、各部门、各岗位所有人员要积极融入到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来,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层需要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强化每一位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预算管理虽然呈现的是一组报表数据,其实是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成果体现,是企业每一位员工共同奋斗的成果。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中来,有利于提高员工的主人翁精神,能切身感受到参与企业的红营和决策。

(二)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体系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企业要想取得全面预算管理的成功,必须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使全面预算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企业应建立一套涵盖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调整制度、分析与报告制度、考核激励制度等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企业应当加强全面预算的组织领导,实行逐级统筹管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将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生产、采购、销售、人力成本及投融资等纳入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的经营目标逐级分解到各部门,加强培训学习,使得企业内部单位、各职能部门和各岗位员工明确分工,积极参与、认真执行。

(三)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方法

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除了要有坚定、持续的决心以外,还必须学习创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方法。首先,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注重产品结构的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方法推动企业内部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力度,加大业财融合、更好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提升自身的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要坚持开源节流,努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要通过全面预算管控体系,加强成本费用预算与管控,明确成本费用责任主体,推到企业每一位员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最后,要通过全面预算管控体系,分析市场经济形势,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和预算考核指标,并将企业总的目标细化并分解到各部门。

(四)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考核机制

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包含预算考核机制,遵循公平合理、奖惩分明的原则,严格预算考核机制,提高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将预算考核和薪酬挂钩,将预算管理的各项工作责任到人,切实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全面预算管理考核机制的核心作用。

总而言之,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科学的企业内部管控方法,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该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主线,使全面预算管理成为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模式创新等工作的重要抓手,促进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战略目标部门考核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内在动力
7部门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