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20-06-12党国文

名师在线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教师应主体

党国文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苑实验小学,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代的教育目标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在人才培养方面,教育部门更注重对学生人格、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何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养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教学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口述笔录的教学方法很难从本质上得以改进,而新教育理念与传统模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重,这也为当代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1]。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

(一)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代教育的标准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前提条件,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应鼓励学生勇于探求知识、勇于创新、敢于提问,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应秉持着好学的精神,不断探索和研究,如此才能真正提升其学习能力。注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2]。

(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部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就是对学科的兴趣不足,以至于缺乏探求知识的动力。小学生好奇心强,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吸引,加上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通过兴趣引导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意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三)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目标

传统教学观念最大的弊端在于过分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简而言之,就是在传统授课模式影响下,教师变成了教学中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主要作用应在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变成了主体,长此以往,学生的主观求知欲越来越弱,教学模式慢慢转变为“灌输式”教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对于所学的知识,学生也没有明确的要求。为进一步实现当代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目标,教师应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

(一)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

要想在实际课堂上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就应转变教学观念。受多年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对现代教育理念采取消极应对的态度,并且过分依赖自身的教育经验,轻视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仍以应试教育理念为教学核心。也正是这一系列的因素影响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3]。为此,教师应先做出深刻的自我反省,研究自身教育观念的弊端所在,再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实际教学做出合理的设计与安排,并根据当代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建立更为高效的素质型课堂。现代教育要从理念进行革新才能深入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因此,应先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意识的关键所在。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合理地彰显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弱化自身的主导地位,逐步落实学生的探索者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于这一过程,教师可分为三个步骤进行。首先,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部分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学习是为了家长而学,或是为了教师而学,这样的错误想法会造成其思想上的偏激。其次,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阶段性的学习目标。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阶段性的学习目标也应个性化,教师应注重学习目标的可行性,帮助学生重拾学习信心,也可结合适当的鼓励措施,积极帮助学生树立良性竞争的意识。最后,教师应注重教育过程中的“软硬兼施”。许多教师由于缺乏适当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弱化了自身的教育地位,致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育关系无法有效协调,这会对学生主体作用的提升极为不利。所以教师应采取“软硬兼施”的管理方式,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4]。

(三)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逐渐丧失了学习动力,但其内心是渴望学习的,并且也能从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在提升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应注重为学生减轻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5]。教师可由主导者角色转变为辅导者角色,将一些开放式的、便于理解的知识点,交由学生自由讨论、研究,之后教师再以辅导者的角色补充知识。如此一来,不仅能够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求知意识。

(四)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并不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操作活动,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常来说,他们认为在课堂中将教材的知识点讲授完毕,再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巩固一下所学知识,就基本完成了小学数学的教育目标。教师的这种教育观念是错误的。小学生具备极强的想象能力与动手能力,因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与概念,逐步形成系统性更强的逻辑思维方式。抽象是小学数学的显著特点,教师利用实际动手操作的指导方法,能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实体化,能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中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列举生活实物让学生进行观察。

结 语

综上所述,当代小学数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基础素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强化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教师应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论碳审计主体
何谓“主体间性”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