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渐变展宽设计

2020-06-12陈忠

商品与质量 2020年9期
关键词:段长度交通信号交叉口

陈忠

安庆市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 安徽安庆 246000

1 平面交叉口交通堵塞分析

平面交叉口因相交道路等级不同、存在不同的交通组织形式。其交通流由进口分流、路口内交织流、出口合流所组成。由于车辆(包括非机动车)、行人在道路交叉口的高度集聚、部分道路极易形成交通堵塞。造成堵塞的因素虽有很多,诸如:车流、人流高度集聚、平面交叉口存在超过4交叉、错位交叉、畸形交叉等等,但有一种情况是由于部分道路交叉口段没有渐变、展宽段设计所导致。我们现在的平面交叉口根据道路等级不同、分为有交通信号控制,抑或无交通信号控制的交通岛渠化、让行、全无管制等交通组织形式;但无论何种交通组织形式、当车流进入交叉口之时, 都需要先行减速、选择需要行进方向的车道,一种情况是当交叉口没有交通信号控制时、则需要减速或停车避让行人及非机动车过街;另一种情况是当交叉口有交通信号控制时、红灯时间内必须驻车让行;但问题是无论有无交通信号控制、当交叉口所交叉的各路段由于车辆要分流、特别是十字交叉口存在左转、直行、右转分流车辆,如果交叉口因为路幅宽度不够(因设中间绿化带、机非侧分带情况)、没有展宽、渐变段、无法设计左转+直行+右转等组合车道,或者虽有设计、但主要流向车道偏少、这些均会造成车辆变道混乱、同时等候分流通行的车辆排队变长、一个信号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有限、需等第二个信号、这样通行能力大大降低,造成车辆越等越多、形成堵塞。

2 平面交叉口渐变展宽段设计的建议

笔者长期从事市政工程设计与研究、所在城市道路在规划设计划定红线时、对于平面交叉口的红线宽度并没有按相关规程进行增加。同时、以往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包括快速路、主干道、次干路时)、道路的横断面经常采用中间绿化带、机非侧分绿化带设计,而且这种绿化分隔带在平交叉进道口处仍有保留,未能进行渐变展宽段设计。大部分路段平面交叉口均有交通堵塞、严重的路口交通混乱、事故时有发生[1]。

对此、笔者认为新建城市道路应严格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进行设计、对于有展宽设计的平面交叉口处在红线划定(土地出让)时也应相应进行增宽。以匹配渐变段、展宽段设计;

而对于有条件实施改造平面交叉口的已建道路、在临近交叉口路段可拆除一定长度的绿化带,根据进道口车辆分流实际情况分配一定数量左转(转弯)+直行+右转车道设计(T型交叉口则不考直行车道);同时对需要考虑行人过街驻足的,则需预留驻足空间。对于条件有限、用地受限制的已建平面交叉口则可选择性的仅对进口道采取偏移中央分隔带方式改造。

对于交叉口车道的宽度设计按相关规范规程:进口道车道宽可较标准路段车道略窄、新建交叉口、一个车道的宽度宜为3.25m,困难情况下最小宽度可取3m;改造交叉口、当用地受限制时、一个车道最小宽度可取2.80m[2]。

对于交叉口进口车道的渐变展宽长度取值宜遵循以下原则:

进口道渐变段长度取值不应小于:主干路:30m,次干路:25m,支路:20 m,

进口道展宽段长度取值应不小于:主干路:70m,次干路:50,支路:30 m,

当需设置二条转弯专用车道时、展宽段长度可取一条专用长度的60%。

图1

当相邻两交叉口之间展宽段与展宽渐变段长度之和接近(或超过)两交叉口的距离或者相邻两交叉口之间展宽段与展宽渐变段之间的标准段长度小于100m时,应将本路段作一体化展宽,特殊情况下根据交通量确定[3]。

对于交叉口出口车道设计宜遵循以下原则:

(1)交叉口出口道车道数应与上游进口道在同一信号相位流入的最大进口车道总数相匹配;出口道每一条车道宽不宜小于为3.5m,条件受限制时,出口车道数可比上游进口道在同一信号相位内流入的最大进口车道总数少一条,一条车道的宽度不宜小于3.25m。出口道为干路,相邻进口道有右转专用车道以及出口道需设置港湾式公交站亭时,必须设置展宽段。

(2)出口道展宽段长度:当不设公交站亭时、最小长度不应小于30-60m,交通量大的主干路取上限,其它的可取下限,设置公交站亭时、则加上该站亭长度;渐变段长度最小不小于20m。

同时在平面交叉口渐变展宽设计时尚应注意转弯视距:

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内,不得有高出道路地平面1.2m影响驾驶员视线通视的障碍物;平面交叉口处高架桥墩、路灯、路名牌等构筑物,应进行视距分析,采取措施满足通透要 求,见图2。

图2

3 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渐变展宽段设计、对于科学合理布设分流车道、有效组织交通、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通行能力有着立竿见影之效。

猜你喜欢

段长度交通信号交叉口
让交通信号更精细更智慧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渠化设计
高速公路改扩建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VISSIM的光侨路与圳园路交叉口改善分析
我国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的发展与变迁
巧用参数法解答一类定值问题
煤矸光电分选输送机上料段物料冲击稳定性研究*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研究与实践
智能交通信号
基于VISSIM仿真的对称交叉口交通延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