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在基层擦出疫情评论火花
2020-06-12张丽娜
记者:张丽娜
新华社内蒙古分社
疫情期间,一些创伤不重的地区,报道空间受限,怎样在有限空间里同样做出优质的报道?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另辟蹊径,鼓励记者撰写评论,以骨干记者带动年轻记者的方式,弥补报道空间的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形成评论小气候,培养了一批擅长采写评论的人才。记者的评论被新华每日电讯“每日快评”、半月谈评论、新华时评、辛识平、新华微评、记者来信等栏目采用了20多条,有的稿件及时跟进热点并有效引导了舆论,有的稿件成为独家作品推动了问题的解决。
一、广泛采访,碰撞出思想火花
疫情持续差不多一个月的时候,微博、微信群里不停地传播发生在社区的肉搏战、擒拿术,管理者与群众的对立越来越明显。尽管内蒙古不是疫情严重的地区,但防控手段也同样与“一级状态”匹配,记者每天出入小区,经常看到社区干部和群众对峙的场面,在呼和浩特还有不服管的人被采取强制措施。
对于这一现象,有人痛骂少数不守规矩者“心太大”“缺德”;也有批评声音说“有些人开始膨胀了”。仅凭网络视频,很难简单判断到底谁对谁错,我决定多跟一些人聊聊,多听听身处一线的双方都是怎么看的。越交流越发现,随着封闭隔离时间加长,“情绪对立”的苗头非常值得警惕。
我采访了直接战斗在防控一线的县委书记、社区干部、小区居民、防控指挥部工作人员,随着信息量不断增多,写作思路也发散开来。当湖北孝昌县一家三口在家里围桌打麻将被工作人员打耳光的极端事件发生后,我第一时间拿出已经基本完成的稿件《紧绷之下,警惕抗疫中的“情绪对立”苗头》,2月18日刊登在《新华每日电讯》上。由于稿件建立在大量的采访之上,基调站在双方的位置上谈论疫情防控中的问题,没有声嘶力竭地辩论谁对谁错,而是推心置腹地讲道理,力求在“度”上拿捏到位。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推介了《新华每日电讯》的这篇评论,并重新制作标题《好心好意,好言好劝,好事办好》,瞬间达到10万+的传播效果,不少媒体围绕“情绪对立”跟进评论。湖北孝昌地方干部给当事人登门道歉,并向外界发表了致歉信,信中直接引用了新华社微信公号的标题。
《新华每日电讯》“每日一评”编辑易艳刚说,记者写评论有很大的优势,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不会空发议论,分寸感处理得好,能够结合日常调研中的所思所想,有理有据有节地分析,更有说服力。
有些新闻看起来很美,但评论区却惨不忍睹。原因多在看问题的视角,能不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若是做到了,就会形成共识和合力。
二、深处基层,捕捉到鲜活线索
疫情刚开始没多久,我与新华社国内部新华时评室孙闻沟通了一个有关疫情下看社会治理的题目,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他听我在谈到有的地方及早部署,冲在疫情防控前面。他当即说:干部在不在状态,是不是防疫战线上独当一面的一把手,对疫情防控至关重要,赶紧做一条《一级响应要有一级状态》,我结合采访中抓到的一些活鱼展开议论,提出实现一级响应预期,必须以一级的担当、一级的作风、一级的措施、一级的绩效,保证工作始终处于一级状态,稿件得到近200家媒体采用。孙闻认为,对新闻评论而言,记者的优势在于更了解新闻事件及其背景。
全国疫情艰难之时,我注意到一个不太正常的现象:在一个不是疫区的小县城,有的部门竟表彰20多名先进个人;在一个全市只有不足10个病例的城市,仅一个行业就奖励了几十人;在一个跟防疫不紧密的行业,也硬往抗“疫”上靠,开始琢磨提拔干部了;更有地方把名额平分给了各家,并要求“明天马上报”……
按理说,火线表彰,不但应该,而且必须!然而,有一些地方唯恐“落后”,乱用了“火线”,出现了跟风表彰、应景表彰、突击表彰甚至是“大锅饭式”表彰现象,使得表彰效果大打折扣,为群众所诟病,我觉得特别有必要及时通过评论来预警这一现象。
这篇题为《立功受奖很神圣,评选不能乱方寸》发出后,引发热议。安徽省一位干部给我发微信说:你们敢于敏锐地提出这个问题,太及时了。他们正想着也要跟风做一批表彰,甚至连推荐、公示的必要程序都准备省了。可是看到你们提出的批评,也在反思,这样的表彰结果,看来恐怕难以服众,闹不好还会引发负面舆论。
半月谈编辑孙爱东认为,记者采写评论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及早地感知新问题、新现象,抓得到典型案例。而且,很多不好调查的问题,也可以用评论的形式进行报道,督促地方公布真相,加以整改。
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刘懿德很好地把一个批评报道线索做成了评论。他一直跟踪采访的患者葛蕾,在内蒙古确诊治愈出院,并解除隔离。她计划回海南家中休息,内蒙古有关部门为她提供了治愈出院证明等10份证明健康状态的文件。然而,航空公司工作人员仅因她的健康码是红色而拒绝其登机返回海口。10份证明文件抵不过1个健康码,这件事暴露的问题值得重视。刘懿德抓住了这条独家的新闻线索,迅速撰写评论,稿件调查深入,说理透彻,把握得当,发出后没多久,海口有关方面回应表示看到了报道内容,正积极解决,葛蕾的健康码得以转绿,她可以安全回家了。
三、多方求证,让论据更接地气
这次疫情中,有关境外的舆论也不少,其中有个特别正面的内容,得到了国人的点赞。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表示,蒙方愿在已向中方提供捐款的基础上,再向中方赠送3万只羊。随即,几段羊群列队前进的视频在网络热传,不少人大呼“神速”。
羊到底来没来,怎么来?作为身在内蒙古的记者做这个跟进报道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首先联系边检站,是否有蒙古羊入境,随后又联系驻乌兰巴托分社记者阿斯刚,他说了大量最新情况:中蒙双方还在研究具体交付细节。但我们没有批评网络上的假视频,而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这些视频被网民热赞,说明我们对蒙古国的真诚和善举充满感激。
记者在评论中加入了最新采访到的素材,尚不富裕的蒙古国,在疫情发生后,政府通过各种媒介呼吁民众帮助中国,还专门发起“永久邻邦、暖心支持”行动,设立统一账号,不少人都捐出了自己一天的工资。有两个蒙古国小学生捐了1万多个图格里克,在推特上留言说“中国小朋友买吃的,你们不要怕,我们和你在一起”。
中蒙关系的维护需要良好的沟通桥梁。记者又赶紧采访中蒙关系专家,在此基础上,把蒙古国的真情实意做了充分的评述。中国倡导并致力于真诚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邻居更是命运共同体。就像网民说的,两个邻国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没什么困难过不去。
稿件不仅在国内受到了大量转发,在蒙古国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播,不少网民评论说“这是最暖的辟谣”,很多网民为患难见真情的中蒙关系点赞。这次尝试让记者发现,积极地消化正面题材,巧用评论方式,能让新闻产生温度,达到温暖人,慰藉人,团结人的效果。
新华社总编室评论部詹勇认为,严格来说记者也是评论员,记者写评论在接地气、问题感知、特色表达等方面,更有优势。他说,评论的广阔原野,是分社记者思想绽放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