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粤剧文化的思考

2020-06-11黎宝婵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粤剧学校文化特色学校

黎宝婵

摘要:文化建设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学校的灵魂和根基Q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根植于广东,是岭南文化的象征和文化载体,也是我们传统戏曲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作为广东音乐发源地之一,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一直是粤剧曲艺活动最活跃的地区。秉持着传承与弘扬沙湾文化的理念,我校以创建粤剧学校为支撑点,在现代艺术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填补民俗音乐教育的缺失或者空白,让学生领略粤剧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沙湾文化和粤剧文化的浸润中传承经典,润泽心灵。

关键词:粤剧;传统文化;学校文化;特色学校

粤剧,又称“广府大戏”或者“广东大戏”,它根植于广东,流行于珠三角地区,是以粤方言演唱的广东地方传统戏曲剧种。作为广东音乐发源地之一,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一直是粤剧曲艺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作为沙湾学子,我们有责任、有担当传承与发扬沙湾文化,为进一步弘扬沙湾戏曲文化,在现代艺术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填补民俗音乐教育的缺失或者空白,让传统粤剧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为此,我校重新调整社团培训策略,从2017年始,新增粤剧、扬琴、阮、笛子的培训,聘请具有这方面资质的专业教师执教,每周坚持训练,打造精品综合节目,结合粤剧、古筝、扬琴、阮、笛子等多元素的舞台节目,以经典影响每位学生,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

2018年,我校繼续传承沙湾民俗优秀文化,在粤剧和民乐方面有非常大的突破。2018年年初,我校被评为广东省首批艺术特色学校;3月份又传来捷报,我校被评为广州市粤剧特色学校;9月,我校组建了以新民乐为突破口的民族交响乐团。在2018年,我校在粤剧和民乐方面翻开了一个崭新的篇章。

一、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粤剧文化特色创建

早在2014年,国家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我校领导高瞻远瞩,成立了以麦志亮副校长为组长的粤剧特色创建小组,第一时间规划组建我校的粤剧社团,有计划地组建民乐团。2018年,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保障我校粤剧社团顺利开展训练,例如:我校专门召开了家长会,宣传发动更多的沙湾学子加人社团,保证粤剧社团的梯度发展;先后购置了一批训练道具、服装等物品,在物资方面保障粤剧社团的顺利开展;关于创建粤剧特色学校的费用,我们专款专用,主要用在聘请专业师资、购买设备上。此外,学校也保障了训练的场地和时间,以保证其他社团的训练不会对粤剧社团产生干扰。

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粤剧文化

(一)粤剧大家进驻校园

粤剧在广东地区家喻户晓,但学校里教授粤剧的专业教师比较稀缺。为此,我校不断物色优秀专业人才,力求让我校粤剧站在比较高的起点。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邀请到国家一级演员刘建利老师担起我校粤剧特色创建的大旗,携手国家二级演员严金凤老师、国家三级演员李敏敏老师等。这些优秀的专业教师每周到校上课,指导我校学生训练。在他们的指导下,我校创编了以沙湾为创作背景的表演唱《古镇香风》、重新整合了《花好月圆》《穆桂英之探谷》《梦断香销四十年之剑阁悲歌》等优秀剧目,体现了沙湾地区独有的文化特色。

(二)训练有素,夯实功底

由于粤剧进校园的时间不长,不少学生对于这一方面还是比较陌生。而且由于一直以来普通话已经根植于学生心中,不要说非本地户籍的学生,就连本地户籍学生在粤语方面也说得不甚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特意调整并加强排练粤剧的时间和强度,在语言、唱功、基本功等多方面强化训练。因为基本功训练是学生学好粤剧的根本,需要脚踏实地、稳打稳扎以及长期的坚持。如压腿、踢腿、身段操、认识粤剧的指、掌、拳、步伐等,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练声,尤其要结合特色工尺谱“合、七、乙、上、尺、工、反、六”来科学地找到发音位置和方法。此外,教师将训练内容拍成视频,让学生回家继续练习,巩固新学内容。正是因为不断地、反复地训练,才练就了我校粤剧社团成员扎实的、过硬的基本功。

(三)各项比赛,踊跃参与

在校内练好基本功,排练好优秀节目,虽说可以在学校的艺术节上大放异彩,但我们认为还远远不够。如果学生关注的只是自己身边的同学的训练和进步,对更广阔的世界却知之甚少,与外面的世界没有交流的话,反而不利于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因此,区内外的表演比赛,不论规模大小,我们都积极参与,让学生在这些平台上找出自己不足,明白自己进步的空间。2018年,在参加番禺区少年戏曲大赛中,我校的折子戏《花好月圆》,表演唱《古镇香风》均荣获铜奖,其中折子戏《花好月圆》有幸分别受邀参加广州市番禺区第十一届星海艺术节系列活动之“幸福剧场”番顺少年戏曲精选节目交流展演和番禺区第十一届星海艺术节系列活动之“幸福剧场”番禺区少年戏曲精品展演。2019年5月,我校折子戏《花好月圆》参加“第十届广东省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荣获银花奖,另外笔者执教的《认识粤剧行当》在首届广东省“戏剧进校园”教学公开课大赛中荣获三等奖。2019年11月,我校粤剧《穆桂英之探谷》《梦断香销四十年之剑阁悲歌》参加番禺区曲协少儿展演均获好评。

(四)以粤剧文化打造学校品牌特色

1.以课程影响力,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将粤剧曲艺文化引入课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能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引领少年儿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育学生的粤剧文采和艺术修养,更好地推动粤剧的艺术教育,传承沙湾民俗优秀文化。以粤剧文化创建特色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以学校文化艺术节为主要传播形式,推动粤剧文化传统艺术的普及。通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我们把粤剧课程和沙湾飘色等地域特色课程渗透在学生的学习中,并将其打造为我校的特色教育品牌。

2.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粤剧是岭南文化的象征和文化载体,也是我们传统戏曲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如果不注重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很多粤剧曲艺文化可能会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最后被时代遗忘。学校必须担起传承粤剧经典的重任,通过各种途径挖掘整理文化资源,和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唤起全民意识,让粤剧文化艺术及其内容引发社会的广泛认同,让艺术点燃生命,让经典蕴涵时尚,在审美愉悦中得到价值引领。

3.拓宽视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开展“粤剧进课堂”的过程中,一大批学生被吸引并投人此项活动中。另外,我们适时调整工作计划,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可以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粤剧文化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更好地为了解、研究本土粤剧文化、沙湾文化积累材料,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捷径。

三、结语

为更好传承粤剧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打造更具特色、更为响亮的粤剧学校名片,我们要深人挖掘沙湾粤剧文化传统艺术的精神世界,深人搜集粤剧曲艺的原始资料,努力汲取粤剧曲艺文化的精髓,不断结合学校的学科特点,并将其有效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同时,根据我校特色,开发粤剧戏曲文化校本教材,开展民族音乐课程,凸显我校粤剧文化特色,让学校教育与地方发展融为一体,使两者互相补充,互为借鉴。此外,还要加强专业引领,提升教师的粤剧执教水平。学校可以邀请资深的民间艺人进校园坐堂授艺、培训教师。唯有深耕细作,潜心钻研,才能使校园内的粤剧曲艺文化学习教育活动绽放光彩,才能为传统粤剧注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使其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郑艳芬.浅析粤剧进校园的实践理性思辩[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1(02).

[2]何美才.挑起传承布依文化大梁扬起特色学校之风帆[J].贵州教育,2014(12).

猜你喜欢

粤剧学校文化特色学校
The light of Cantonese Opera粤剧传唱洒暖阳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如何传承粤剧表演的精髓及促进表演时代性探讨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取消资格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粤传统 粤传承 粤剧戏服手艺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