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探析

2020-06-11林冉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教学探析高中课程信息技术

林冉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不仅要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还要锻炼自己进入大学和社会的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是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目标,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实践技能,而且可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高中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探析

引言

互联网技术促进了科学和经济的发展,学校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确保学生在朝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是帮助学生提高现代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一步。本文将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为研究目标,深入探讨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现存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研究新课标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调整措施。

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现状

当前是一个现代化信息社会,信息技术融入高中课程是必然结果。然而信息技术课程走进校园,仍然在初级水平阶段,学校、老师、学生诸多方面都存在各项原因。

1.1学校不重视

当前学校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部分学校将信息技术课程简单地归纳于普通课程当中,视为可有可无。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创新课程,处于教学转型的关键阶段。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开展,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动手能力,锻炼空间思维能力及逻辑思考能力。信息技术涉及计算机、网络、多媒体、通信、编程等,尽管高中时期的教学课程不可能包含全部的信息技术内容,但是学校也需要针对基本的内容制定学习计划。

1.2老师教学水平低

当前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老师普遍教学专业水平偏低。学校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往往自身一知半解,面对学生的问题,无法做出回应。教学水平仍然处于传统式教学的灌输模式当中。信息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必须要紧跟创新和网络两大方向前进。老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素质不高,必然会成为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和提高的一块绊脚石。

1.3教学资源不完善

当前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不够,学生在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通过实践和探索进行学习。课程中学生的日常学习必须建立在信息素养的良好发展之上。当前学校并未针对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相应资源,直接导致了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出现显著的不均衡、差异大的问题。不均衡,差异大的教学现状也直接影响了当前教学质量,阻碍了学生培养自身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2传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采用的是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老师会恰当的布置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提高信息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实践实力。信息技术课程任务广泛,课程初期,老师会简要地介绍因特网的发展历史,介绍搜索技术的核心内容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先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

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

3.1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

3.2提升学生科学学习兴趣

老师和学校需要尊重以人为本,通过兴趣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当前热门的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都是当前社会和企业大量需求的技术能力。开展信息技术课程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科学学习兴趣。

3.3巩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

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当前的学科知识讲究互通关系。通过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互通知识培养学生建立知识网络体系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学习离不开计算机的软件支持,学生在进行信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集合的过程无不需要各项软件,学校开展信息技术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基本处理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跨学科综合应用水平

4新课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调整措施

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问题,结合当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提出以下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调整措施

4.1调整教学观念

学校老师必须有效地调整当前教学观念,纠正传统的灌输型教学,转为实施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是符合当下信息时代的技术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還能够为高中学生的大学及将来就业做出铺垫。学校必须高度的重视信息技术教学,严格筛选配备信息技术教学老师,针对各项课程板块做出教学计划。

4.2提高老师教学水平

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确保教学方式的创新。当前的信息时代,科技和技术都在不断变革,老师在高中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学习来提高課程质量。

4.3拓展课外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属于技术板块,需要长期的训练和不断的学习。课堂上的时间只能够帮助学生初步的认识信息技术知识,并不能够深入的学习技术原因和操作内容。学校需要不断的扩展课外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得到信息技术锻炼。课外教学过程首要就是消除家长的隔阂,必须让家长明白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结合家长的支持,内外合力,帮助学生在课余时间内得到信息技术的充分学习。

5结语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崭新的教育课程,老师只有不断地反思当前教学现状,明确教学目的,调整教学方法,及时做到创新,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孟令军.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2):444.doi:10.3969/j.issn.2095-6711.2017.02.366.

[2]李金贤,陶静.“互动式”教学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创新教育研究,2018,6(04):344-347.doi:10.12677/CES.2018.64055.

猜你喜欢

教学探析高中课程信息技术
浅析高中数学深度学习的实现途径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导演基础课程的教学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跨栏跑教学浅探
高中生物学习焦虑原因及对策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析
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