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时代下大众审美、摄影、设计与品牌之间的关系

2020-06-11郭佳妮赵熙

广告大观 2020年2期
关键词:摄影设计

郭佳妮 赵熙

摘要:随着社会性的发展渗透到各个领域,大众生活逐步得到了改善和提高,需求化的东西也日益涨高;细节化且小而精致的思想内涵,点缀了我们的各个生活层次,我们穿梭于时代之中,体会各个时代所传承下来的的艺术文化审美,并加以附上当前盛兴的文化潮流,重组成当下的设计美学,构成日常生活中的“符号”,“符号”的积累也使得其背后的品牌得到了强有力发展。

关键词:大众审美;品牌符号;设计;摄影

在因人而异的情况下,“审美”一词,包含了太多的注解。从广义上来看,“审美”可以是通过一些途径,例如定期看订阅的杂志、淘到的诗歌集、收藏的电影等等,来使得自己在一些色彩搭配、文化涵养、构图排版等等领域上,起到对时尚、设计的一个眼界开阔的作用,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狭义来看,“审美”又可以是人们在社交网站上期望在别人的目光中所展现出来的样貌、精神状态,或许是可以和人本身的形象大相径庭,或许是对人本身形象的更为形象的描述,通过对这一形象的树立,来传达出一个人的文化审美和内涵。

(一)近代中国主要审美的变迁

民国时期的法定制服,是一种立翻领有袋盖的四贴服装即中山装。它在近代的欧美服饰基础之上,结合了中日式学生服装的特点,整体风格大气稳重,打破了因传统服饰而所受影响的日常出行不便;而中山装服饰的色彩搭配上突破了清代马褂服饰的繁重不便,运用了持重的暗色系色彩,具有沉稳、儒雅的艺术审美气息,加之近代旧民族主义的文化思潮的盛兴和外来文化的涌入,中山装的服饰革新,使得国民的审美眼界被逐步开拓,并且其服饰的设计革新,在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而孙中山先生在服饰上又巧妙地描绘出近代国民党政权的思想内涵,为中国的革命之路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且中山装的服饰初现与推崇,放到今日,在一定程度上,标志了“中山装”这一品牌的诞生,同时国民之间的口碑流传也是一种品牌传播的途径,而这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传播方式加强了国民对于这一品牌符号的记忆力。时至今日,关于中山装服饰的知识涉及也在大众心中有了普遍的认知范畴。

20世纪50年代,中山装在全国上下普遍盛行,人们身着中山装的生活状态存于一张张黑白的相片之中;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美学的风靡,使得中山装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2016年,一项关于中山装作为正式礼服的提案颁布,使其在历史长河中得以流传。

(二)美国电影文化的审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大众的审美意识相较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了基础形态的当代时尚认知审美。而同时期的美国地区,不论是从电影文化领域、艺术风格领域以及时尚潮流领域等多个领域统筹来讲,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是深远的。90年代的美国,是蓬勃发展的时代,各个领域的品牌初露尖角,产业之间的互相联结与竞争,促进了这一行业的有机发展,带动了美国自有独特文化的向荣。

在影視行业这一畛域,美国电影行业自持这一时期的服饰文化特征、轻快的美式生活节奏、有趣的语言魅力等等具有浓厚的文化审美一一在电影中发挥的淋漓尽致。例如,《小鬼当家》这部家庭式喜剧电影,故事的背景是小男孩独自在家与两个抢劫犯斗志斗勇的故事;影片通过塑造一个古灵精怪的小男孩和两个反派的诙谐幽默的形象,使得整部电影的基调轻松欢快,不同于现实里大多数这个背景之下的紧张、令人尤为不安的环境,两派的自我独白和对话颇为风趣;而复古的服饰考究,明亮却不张扬,结合了90年代美国人们的生活方式,圣诞浓郁的节日气息也在影片出现,且画面的整体色彩基调颇为柔和,浓烈而又美好的的美式复古气息贯穿全片。

从电影拍摄手法来看,以八岁小男孩的角度来看待如何确保自身的生命安全以及家庭的财产安全不被受到侵犯而反抗斗争的角度,加之生活化的电影叙述,使得这部影片变得更为平易近人,有趣独特;。而从品牌这一大范畴来分析,品牌名是一个代码,是一个符号,是了解一个品牌形象的首先条件;电影名为“小鬼当家”,四个字简要概括了本部影片的主要叙述背景,包括主体人物和主体事件以及主体地点,通过对主体时间的未被列入,从而来引发观看者的联想与思考,而这个点起到了品牌与顾客之间的桥梁联结作用。慢慢之中,影片名被赋予了温度,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会寄予自己想要的结局去实现心目中审美价值的体现;当所有情绪的交汇点在影片结局的那一刻爆发出来,有的是喜悦,有的是震惊,也有的是平淡,而品牌的相关部门通过收集不同年龄层人群对影片的满意度资料,来考究影片对社会产生的商业价值以及对个人思想内涵所作出的升华。

再者,有趣且轻松的电影节奏是为大众所喜好的风格之一;不论是90年代的人们还是当代的我们,人口的剧增,社会压力问题普遍骤升,人们都渴望于寻求一个放松身心、娱乐消遣的媒介来使自己达到一个平衡的身体机能,去更好地完成工作和学习。在电影的选择方面,电影预告片和宣传海报的发布,特别是黄金时间段下,大众更偏向于审美标准之内的具有不同视觉效果化的预告宣传和海报排版。例如,电影《黄金时代》的系列电影宣传海报中,通过对电影名的刻画,用具有锐利角度的衬线性字体来展现主体,并在字体的原有基础之上,加以质感化的色泽纹理处理,用深色系的低饱和度黄色来点名主题,且海报中笔墨的错综排列,留白的处理方式以及主体人物服饰搭配、神态化描写、摆放的位置等,为观看者简要地提供了电影基本信息。海报整体风格简洁大气,服饰色彩搭配略偏中性的低饱和度色系,为整体黑白风格增添了温暖的一笔。

电影风格相较于上述提到的《小鬼当家》,两者之间截然不同,各有各的千秋,这取决于电影发生的时代背景。《黄金时代》带给我们的是战乱年代女文人的坚强,让我们懂得生的不易,而《小鬼当家》给我们的是一种欢声笑语、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选用题材的时代背景的不同,因而电影里所传达的主旨内容也更为不同。当然,在相对于近似的拍摄手法程度上,人们更执着并向往于活跃的电影氛围,去使得自己的身心获得一个平衡支撑点,共享电影里的有趣和欢乐。

一个好的电影氛围,能使观看者在阅完之后回味无穷,压抑或有趣、迷幻或冒险、悬疑或平淡,这些奇妙的电影元素,引导着我们生活情绪的交织点的触及;视觉上的冲击,听觉上的刺激,使我们在自身审美领域里不断地感受着生活,而这些每个感官小符号,它可以是具有设计感的色彩个体,可以是一段萦绕耳边的对白,可以是触及我们每个人心里最真实而又柔软的电影内涵,这些不断变幻着的元素符号充盈着我们的审美观,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不再索然无味。

(三)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审美

无论是美国90年代的艺术风格,又或是全世界90年代的审美趋势,都是值得去我们品味与推敲的。90年代的艺术氛围,自由浪漫且复古神秘,而起源于70年代的嘻哈文化在美国的文化潮流中,起到了代表性的作用;它主要包括:涂鸦艺术、说唱音乐、舞蹈形式以及服饰文化等等层次领域,通过对领域的不同深度的审美层次表达,注入对嘻哈文化的自身理解,来传达出对生活方式的态度。有的人渴望将时尚与街头服饰文化相结合,借助传统的嘻哈文化符号,吸收巨大的信息量和感情能量,从而打造出自己的嘻哈文化品牌,并加以进行品牌传播,使其更好地发展。且嘻哈文化不仅对于美国文化潮流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也促进了千禧年前后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例如周杰伦在2005年发布的的《夜曲》,作为唱片《十一月的萧邦》的主打曲,在以往的华语流行音乐的古典元素基础之上,结合了嘻哈文化之中的说唱元素,突破了以往华语流行音乐的主体风格单一,借此以独特的方式来表达歌曲背后凄美的爱情故事,而词曲间的韵脚押韵也使得整首歌易于记忆,易于传唱。

从品牌的通俗意义上来讲,流行音乐具有时代同步性,根据历史的变迁、市场的需求、大众的喜好来进行不断地改良与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创作者通过对当下历史环境、人文情感的片段式捕捉,结合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经过时间沉淀下的不同风格音乐特点,进行加工设计,迎合时代的需求,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符号。

从设计角度上来讲,设计的来源是人类的需求。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是必然性的,因为这取决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音乐可以是娱乐、是喜好、是职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而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普及、外来流行音乐文化的涌入以及区域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得千禧年前后音乐设计创作思潮兴盛,音乐人辈出,这是设计创新性特点的一个表现。并且,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不仅糅合了中国现有的文化传承,也对其他地区不同国家的地域文化作出了相对应的自我理解与阐述,这是设计领域性的特点。一个歌曲从最初的构想到最终的发布,需要一个团队的努力,经过漫长的时间去进行思维创作以及针对相关事宜进行周全的考虑,而团队之间的合作互助精神使得人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

(四)摄影文化的审美

当下时代,人们普遍分享生活状态的最为直接的社交方式就是摄影/拍照,通过对生活事物的直观拍摄,并加以美化和修饰,来呈现出人们在社交应用程序上的一个他们想要传达的生活方式。在摄影这个大范畴里面,无外乎人像摄影、风光摄影以及纪实摄影是大众最为关注的三个点,而这三个点之中,人像摄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到婚礼现场的拍摄,小到儿童摄影,这些大大小小的细枝末节,记录着我们的生活。

摄影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前期的妆造和服饰的搭配、拍摄场景的布置、拍摄时间的选取构成了拍摄前期的三要素,妆造和服饰的搭配取决于拍摄的风格,其中包括了色彩、肌理、图案的样式表达,整体需趋于统一。当处于中期阶段之时,可通过放轻松曲目,来使得模特与摄影师之间紧张度下降,慢慢磨合,达到一个最佳状态峰值。到了后期阶段,主要为根据客户的审美需求来进行图像的修饰与美化的处理。商业人像摄影亦是如此。

摄影行业相似于设计行业,最大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服务于人,以客户的标准和需求来制定相应的拍摄/设计方案,再运用专业的技术处理,通過不断地调整,满足客户的心理需求,创造出一个与原有风格差别明显的产物。因为是服务型产业,因而其中掺杂的个人主观情绪会反向放大;设计者与顾客之间的交流也是尤为重要的,交流的目的是在权衡利弊之下,最终得出的设计产物。

而在此过程中,人像摄影的图像表达不仅通过美化的风格,也可通过图像上一些设计的语言、色彩、版式表达。例如,近几年兴盛的人像胶片摄影,偏具复古和搞怪气息,在图像的文字设计表达上,可以是日文的粗体圆字或是稍具圆润的无衬线性字体;在色彩的设计表达上,可通过对比与图像整体色彩基调呈现强烈的色彩来选择最终的色彩,在非主体文字的选择上,可以采用与大标题相对应的日文圆字或者其他类型的无衬线性字体,来使整体的文字设计趋于统一的标准;在排版上,可通过传统的排版方式—居中对称、上下对称、对角对称等进行区块的划分,也可设计相对于图像本身风格较搭的辅助元素,例如,将流线型线条运用颗粒感的形式来进行风格的匹配,也可创建简单的色块区域来进行强烈的对比,以达到一定的视觉化冲击效果。

而设计者不仅可以进行对于设计胶片人像写真摄影的海报,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进行对摄影画册的设计和编辑,在平面排版方式的基础之上,运用自己独特的设计审美观念和专业技术,去进行商业化的处理效果。

而以上的设计审美风格虽最大来源于设计者的本身审美,但在当代摄影产业逐步利益化的条件下,商业性的驱使使整体的审美风格的来源转化为顾客。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变得丰富,而精神层面上也在不断地充盈,从而大众对艺术审美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而他们则需通过一个外来力的作用,将自己的艺术审美贯彻于相片之中或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发泄,以图像储存的方式,来记录每年变化着的自己,不仅是身份、形象的重新定位,在这之中因而也获得幸福感。从品牌的角度去看,人本身是一个“品牌”,品牌名起到识别性的作用,而这种摄影记录的方式,则是品牌随着时代的变迁,保留独有的品牌特色,一步步更新,传播于人群之中,重复于人海之内,吸收外界的文化力量,来达到自身的品牌形象最高点。

猜你喜欢

摄影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WZW—bewell摄影月赛
WZW—bewell 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月赛
摄影42℃展版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