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访湾子村

2020-06-11范茂华

大理文化 2020年3期
关键词:村庄风景美丽

范茂华

每一个村名都有它独特的含义。因在一个山脚湾里而得名的湾子村,位于弥渡寅街观音山东南端,隶属高营村委会,是一个依山旁水的小村庄。我们停车于村口,第一次去灣子村一睹它的美丽。

卵石砌成的墙上镶了绿色的湾子村名字,墙的上端特意做成曲线形,意会湾子村之名。新铺的柏油路,清爽洁净,区别于其他新农村水泥路面打造模式,两排艳红的三角梅,陆续盛开,像两道起伏连绵的彩缎,点亮村口风景。美得像公园的小村子,牵引着我去探访揭秘。

沿着柏油路走进湾子村。时值初冬,山脚路边还有各色野花开放,细小的花朵,浅粉、暖黄,缤纷诗意,我想它们是迟到的花开,在季节的门扉装点初冬景色,路边缘见缝插针的绿化美化,自然清新,散发自由烂漫的气息。新植的夹竹桃,已有花蕾萌发,寒冬的生机在叶芽乍现。目睹此情此景,一种新的希望在心中启航。

绿化带蓝花楹尚披绿衣,五角枫渐渐被风霜染红了颜,漂亮的南天竺优雅地以红色迎接冬天的到来,烂漫的满天星,娴淑优雅的一品红开在村中相邻屋舍空闲地上,坚强的太阳花爬在农家矮墙上,那盆悬挂墙边的海棠灿烂耀眼。每一个风景都是如此独特可爱。

一石一风景,村庄路边如小山一样的石头,矗立在那里躺了不知多少年,依然以它原本的姿势守望凝视,见证湾子村的发展变化。石上写了一个“和”字,简单却又大气,蕴意博大精深,寄寓和为贵、和谐、和美,体现新时期的追求理念,生态建设、美丽宜居、和谐向上。

移步换景,欣喜连连。漫步湾子村,如在画中行走,让人心悦怡情。青山映村廓,白墙绘愿景。村庄规划图浓缩整村的理想蓝图,一幅红船墨画表达扬帆起航之意,融入红色理念。青山下的村庄,原始土木结构的民房,有着亲切质朴的韵味,有新建的水泥洋房,栏杆围墙里,花开嫣然,景色悦目。家家栽花植树,整个村的环境因此清爽美丽。进村路两边青瓦白墙为主,墙上绘水墨青山屋舍图,书文、写字,皆是生态美丽新农村文化表达,有原生态土墙木门,有石灰岩墙,各种风格融合,和谐一体。因地造景,因地植绿,美丽蔓延。废弃的砖瓦改造成小花台,卵石镶砌的小围墙玲珑可爱,石墙上的盆景,转角里的小菊花,一花一木极尽其美,随处可见花开,满眼绿意相迎,村子像花园,让美无处不在,随处可寻,在美中陶醉,在美中净化心灵。在大环境的引导示范下,各家各户跟随这一趋势,改善环境卫生,美化家居环境,提高生活品味。随意走进一户农家,都能享受到花草悦情,绿意满眼。花木品种繁多,各人喜爱不同,漫步湾子村,仿佛在百花园里,享受视觉的愉快,心情的怡然。乡韵乡愁在一花一木一景中体现无遗。

村头是小白龙潭。文化广场修建于此,卵石、红砖铺地,清清泉水,深约 4米,曾用来灌溉庄稼,恩泽百姓。不规则圆形的泉池,池上建亭,供人休闲,新修了护栏,青砖红砂石点缀,生态古朴,自然和谐。龙潭临山一面,绿植丛生,绿水青山无尽诠释。立亭眺望,东面青松苍翠,西面春观梨花雪白。

穿过村中,走进古建筑,在四合院里时空穿越,于历史深处寻觅繁荣兴盛的遗迹。位于村子中间的李家大院,始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宅院大门的气派依稀尚存,院门前的台阶,已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圆润。迈进木槛,斑驳的院墙映于眼前,整座建筑错落有致,结构精巧。天井格局讲究,方形砖、六边形砖拼接出不同路径,精致的雕刻格子门落满尘埃,表现的内容却很清晰,一道格子门里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寓意一段文化音符。因年久失修,宅院瓦沟长满野草,写着一砖一瓦一墙的荒凉,诉说时光的久远。一片阳光洒在冷寂中的天井,突然感受到这里原来不曾被时光遗落。二层小木楼上,有红色文化的痕迹,这里还曾是中共地下党秘密活动据点。轻轻走在荒芜的院落,慢慢阅读浏览风物,然后悄然离别,轻盈的脚步里,似乎多了历史的厚重。

一山一水一风景,独一无二的湾子村,独一无二的田园风光,生态和谐、清爽自然,魅力无比。

几个月后,我第二次来到湾子村。再次相见,是暮春一场雨后,一条清爽的柏油路由村口一直铺到村里,行走上面质朴的舒服,沿路栽植的风景树和各种花草,已展现出生命的活力,有的发芽,有吐苞,有的开花,好一幅欣欣向荣的场景,短短三百米的行道,竟栽二十多种花卉植物,不同花期,不同的美,村庄四季风景变化,让人赏心悦目。博学多识的郭主任一一向我介绍着风景植物花卉的名称。看上次见到的三角梅又长高了一截,夹竹桃鼓凸出花苞,日本红枫已长了红艳艳的枫叶,南天竺长得真俊,路的边角方寸空闲地,因地制宜的栽了不占地的花木点缀,意趣盎然,可见打造的智慧,做事的用心。卵石围砌,自然随和,每一个细节透露的是生态的自然。欣然漫步,畅快呼吸,淡淡的香气飘来,抬头看见我们头顶上空高大的苦楝树正开花,淡蓝色的繁密小花,绿叶映衬,蓝天做背景,雅致的美,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今天又发现苦楝树的美很特别,给村庄添了诗意的一笔。

花园式的村庄,展现的是一步一景的变化。极具特色的垃圾房,卵石镶砌的墙,原木做椽,传统瓦顶,巨石见证了湾子村的变化,保留原样的同时做了修饰,让风景更加有意蕴。墙上的盆栽长得很好,让一面灰暗的墙有了生命的活力,和地上的绿化相得益彰,形成三维绿化的局面。农户家门口充分利用空地,有的砌了小花台,有的放置了小盆景,花台里玛格丽特开得浪漫,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个诗意栖居的地方。一家一户便是小花园,院里院外,墙角旮旯,随处是景,清爽自然,欣悦视野。

铺了柏油路的村子,洋溢的是不同的气息,与自然相谐和。上次来村口的公厕,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花台,里面的富贵树是村民栽种的,旁边的白墙上绘了田园风景图,“稻谷之香铺满八月”体现寅街出素有“鱼米之乡”的文化底蕴。村里的小广场将安装健身设施,作茶余饭后健身活动中心,旁边有一个小小的停车场,便民又惠民。

龙潭是湾子村集中的活动场,汇聚休闲、纳凉、娱乐、祭祀为一体。龙潭上的亭子已有一些历史,活动场地的水泥地变成了红砖青砖交替镶砌,层次分明,清新质朴,花藤缠绕的凉亭,铁艺花架上了新漆,座椅栏杆上做了防腐木改造,提升了品质风格,显得古朴典雅,又与龙潭防腐木护栏协调一致。整个村庄格调,自然随性舒服,宜居宜游。

沐着盛夏灿烂的朝阳,我第三次走进湾子村,一种久别重逢的熟悉與陌生感。繁花似锦,欣欣向荣的景象走来眼前,红粉绿黄点缀着花园般的村庄,目光在绚丽缤纷的世界里徜徉。乡村的早晨,空气清新迷人,风温和柔美,晕染美好的心情,美丽的遇见。在湾子——弥渡最美的村庄,一个拥有41户人的袖珍小村庄,正在发生着令你意想不到的变化。

顺着弯弯的柏油路漫步,再一次亲切感受生态自然美的陶醉。湾子村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每次走进,让我有新的思绪。花园村庄建设日趋完善,美观的垃圾房,清爽的柏油路,清洁美丽的人居环境,行走其中,如走进画里,迷失在夏日的芬芳里。然而最显眼的变化还是村口那座方形围栏里的小房子吧,它是弥渡县首个乡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整个村的污水集中在这里进行过滤处理,循环利用,既实现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这不愧是生态环保的工程。据介绍,经过处理的水可用来养鱼和灌溉。村庄人居环境因此得到好的提升。湾子村的建设打造抓住了最核心的问题:生活污染和垃圾处理。解决了这两大难题,才能全面实现生态宜居,美丽和谐。

距离上次来时隔一季光景,我得用新的眼光重新来打量。不用说家家户户栽种的花草,更加的繁茂嫣然,一花一草展示的美是如此的悦人心目,秀美的小村庄,它具备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自然之美是如此的博大!尽管生命之美出于自然,但如果没有任何雕琢,也许自然景物也会变得索然无味。村子因为有了匠心的打造,风景更加意蕴丰富,从每一个细节可以领悟,从每一个风景的打造可以看出。再看那些大小长方的卵石花坛,那利用废弃砖瓦砌成的风景,节约的理念,智慧与用心都在其中了。

走进村中,飘来的是花香,映耳的是欢快的鸟鸣。健身器材、停车场、卫生公厕,这一切的变化,容纳了健康、环保、美丽的所有理念。时而一朵喇叭花映入眼帘,时而一支百合花亭亭玉立,忽而又是一串太阳花爬在墙角,或者一盆多肉长在墙上,农家门口的花草繁盛灿烂,生活的意趣满满倾洒。诗意飘荡空间,心生喜爱,享受其中。

不知不觉已到龙潭,走上凉亭在石凳小坐休憩,轻柔的风拂面而来,翠竹倒映在潭中,蓝天白云投影其中,金鱼嬉戏潜水,动静相宜,好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凉亭边三角梅艳艳的开着,一抹嫣红衬托宁静优美。对面的圆亭坐了两个休闲的老人,看去一脸幸福的模样,连我这个外来人都羡慕了呢。心中萌生出一些念头,以后有机会经常来小住怡情养性,因为听说村民有开客栈的创业设想。

弥渡有一个以新农村面貌示人的小村庄叫湾子村。每当我走出村子,身心沾染一身清新、宁静、和谐。返回路上,闭目间隙,思绪总绕在湾子村清爽静雅的花开里……

猜你喜欢

村庄风景美丽
初 春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村庄在哪里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