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监督全覆盖实践探索
2020-06-11童恒龙周小精
童恒龙 周小精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是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使命。近年来,按照国家审计机关的工作要求和企业内部的管理需要,国有企业纷纷都对审计监督全覆盖进行了积极的推进,不断地探索其工作方式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明显成效。本文结合审计工作的实践,侧重思考了审计上层组织建设、工作策略、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影响,且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审计监督 全覆盖 管理措施
一、组建审计委员会,增强审计监督效能
在此前提下,就国有企业审计管理工作层面而言,要充分实现审计工作和企业管理工作有机融合,提高审计监督独立性和专业性,促进审计监督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领导干部关于履行经济责任等方面的全覆盖,以更好地发挥审计工作在防范与化解重大风险、管理与提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对此,国有企业可依据企业法人治理的结构,在董事会设审计委员会。一般来说,审计委员会由本单位党委书记担任主任、审计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并职责为审议和决策公司内部审计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不仅如此,在执行工作时,审计报告与审计意见均必须经审计委员会审议后方可执行,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年度审计工作计划、重大审计项目安排、领导人员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经济效益审计以及子公司财务收支审计等。
二、明确工作方向,以审计服务助推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要围绕企业为中心展开,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来实现战略目标。对此,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要在揭示问题的同时,将重点工作投入到预测风险、倒逼被审计单位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自身免疫力、提升管理质效等方面。
在实际制订审计监督全覆盖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内部审计机构要充分理解现阶段的企业状况和未来发展的规划,从而确定出可执行且能产生成效的工作方案,以发挥内部审计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防范经营管理风险、促进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方面的作用。除此之外,内部审计部门还要力争用优质和高效的工作成果来帮助企业纠偏扶正、保驾护航,以促进企业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和潜力,提质企业增效,助推战略目标的实现。
审计监督全覆盖方案的制订,应聚焦于制约企业改革、转型、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全面审计企业经济业务运行的周期规范性、风险控制、绩效管理水平与盈利状况等工作,确保做到应审尽审。另外,对于子公司的审计检查,要坚持每年绩效必审、领导人员离任必审,必要时可根据管理需要开展专项审计;同时,还要结合提高绩效、财务收支、经济责任、内部控制四种审计类型来客观综合地体现被审单位实际管理状况。
而管理重大工程(投资)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审计时,内部审计机构除了要对决策、执行和最终效果实施全过程的跟踪、审计与评价外,还要确保各类结算工作必须要经过审计通过后方可执行,以推动关键重点环节和日常基础管理过程的规范化。与此同时,要在实施审计时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对暂未列入重点审计但近期发现存在较多问题的单位加大审计频次,并开展多种类型的内部控制审计检查,以实现全覆盖这一工作目标。
三、强化基础信息建设,注重工作策略,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一)完善审计信息库建设,为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提供数据支撑
对于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施工作来说,要以充分了解被审计对象情况为前提。对此,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在开展审计工作时,要建立被审计单位数据库,对被审单位在历年审计里出现的问题做好台账记录,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审计全覆盖规划和年度项目计划,紧密跟踪问题整改记录和风险事项的发展,对存在问题的审计对象实行年度销号的措施,以保障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有效实施和成果转化。
(二)注重策略,保障审计工作的全面性
在审计过程中,如果内部审计机构出现审计内容不全面、部分事项未审计以及无法说明问题原委等状态,就不能满足企业或领导层对审计结果的需求。此外,内部审计机构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需明确的是,若有漏查的问题,则会导致无法及时掌控重大风险甚至国有资产流失等严重后果。这其中牵涉到了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审计的责任追究,要引起企业和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审计内容全覆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审计反馈和记录的事项要全面,有无存在的问题都要做好工作记录,而重要审计信息记录必须要有被审单位的签字确认;第二,对于列入审计工作方案和实际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全面和清晰,以确保正确掌握各种情况;第三,审计报告要全面,即内部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必须遵循“客观、实际、公平”原则,不偏不倚,不带感情色彩。
然而,上述所提到的三个方面,只是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过程中较为理想的状态。实际上,随着企业外部发展环境日趋复杂性和多样化,再加上企业发展多业务形态的模式越来越普遍,因此审计在实际开展工作时,所面临的审计事项也更为复杂。这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审计人员必须要在掌握大量信息的前提下发表意见,以确保其准确性。
(2)审计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大局观和政治站位,不能重复过往局面。
(3)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时,必须站在企业自身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上发表且保留意见说明,或在审计建议中設置专项提示。例如,当在建项目审计过程中发现工程进度过慢面而临违约风险、资金支付未能背靠背形成超付等问题时,必须要在做出其可能影响企业信用评级或国有资金流失的判断后,将专项说明或专项审计意见附在审计报告里,以提请单位管理层注意。
(三)统筹协调、划清责任,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
(1)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在安排审计任务过程中,要根据组织架构以及企业整体审计工作计划做好责任划分,以明确各级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责任范围。各级内部审计机构要在划分职权范围内,实施好审计项目。针对此,内部审计机构要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就必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把履职责任落实到子公司和个人,编制完成审计项目任务书,并在规定时间内实施完毕,压实压紧各阶段责任,确保本企业的审计项目都能开展到位、质量合格、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2)审计监督全覆盖要解决好审计力量不足和审计职责范围不相适应的矛盾。由于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后企业的监督检查范围会更广泛,因此,需要了解的事项和发表的意见也越来越多。如果无法增加审计力量,仅靠审计人员自身,是很难完成审计监督全覆盖任务的。故而,必须要在合理安排现有内部审计人员存量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社会审计力量来提升审计效力。可采取的措施有:
(1)将内部审计工作项目纳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规定好审计对象、内容、时限和要求,并按照计划做好实施推进。
(2)打造审计信息综合应用大平台,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助力审计工作提质增效。“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可供内部审计分析的数据信息更加丰富,审计视野更加开阔,审计距离感也更加减少,这对实现审计工作规模化、系统化、智能化,以及有效扩展审计工作精度、深度、维度,具有推进作用。
(3)对于企业党委、管理层交办的重大审计、专业性较强的审计项目,需经企业主要领导的同意,同时也可通过采取委托外部审计机构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聘请外部审计力量参与。
(4)采取灵活多种的审计方式。“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是一个工作的两个方面,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而要处理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就需学会“弹钢琴”,有张有弛,采用“N+1”、“以上带下”等审计模式,提高审计效率,实现风险“精准”防控。
四、加强队伍建设,建设良好的审计队伍
对于实施审计全覆盖来说,其审计任务的落实实施,归根到底是审计人员的参与。因此,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提升审计服务能力,着眼于增強审计队伍凝聚力、战斗力,狠抓审计队伍建设。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1)抓好内部审计人员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教育,进一步夯实审计人员思想素质基础。
(2)优化选人用人机制,推行公开招聘、强化考核制度,营造优秀审计人才脱颖而出机制和环境。
(3)强化审计人员的多专业培养。由于审计人员尤其是审计人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关键,所以必须要在审计监督全覆盖要求下,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宏观视野、更广专业知识的专业培养力度,让其可以更好地适应各项审计工作需要。
(4)强化审计人员实践能力建设。在企业审计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人才的锤炼,是培养一批“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审计干部队伍的关键因素,也是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基础。
五、结束语
目前,从我国国有企业近几年的审计监督全覆盖工作实践来看,要想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就不能只讲求审计监督的覆盖面积,而是要注重上层组织建设、工作策略、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设,从而取得预期的审计效果,贯彻实施审计全覆盖的初衷和意义。因此,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必须要有效解决其所带来的审计效力欠缺和责任矛盾,并选择正确的审计管理方法来提高审计效率,从而实现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杨华领,宋常.国家审计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虚增收入[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9,34(06):1-9.
[2]白喜平.对国有企业审计整改工作关键问题及解决措施的探讨[J].山西财税,2019(1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