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文化理解”教学实践
2020-06-11柯钦
柯钦
摘 要:如何在美术教学实践中落实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应是广大一线教师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文化理解”是新课程背景下所有学科核心素养的情感升华和终极目标。文章以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写意蔬果》为例论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文化理解”教学实践。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美术核心素养;“文化理解”;高效课堂
一、前期准备
人教版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写意蔬果》把清代画家虚谷的《蔬果册》和现代著名画家来楚生的《枇杷麻雀图》列为本课的教学示范图,一古一今,在时间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们共同反映了中国画中写意画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的创作方法。
本课是写意画单元中的第一课,而学生还没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来创设学习情境,以名家名作为载体,补充写意画的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写意画的主要特点、创作方法和绘画技巧。当然,教师精妙的引导和点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笔者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①欣赏写意画代表作,提高学生的观察和鉴赏能力,让学生感受笔墨在写意画中的地位,了解“随类赋彩”和“一波三折”等绘画技巧与方法。②让学生运用笔、水、墨、色等工具,初步完成一幅写意画,在美术实践中感受画蔬果的乐趣。③通过写意画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实施
(一)图片欣赏,初步感受
欣赏清代著名画家虚谷的《蔬果册》和现代著名画家来楚生的《枇杷麻雀图》时,教师运用PPT并结合课本提出问题:“这一古一今的两类作品有何共同之处?整个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教师通过对比,让学生在分组合作与探究中初步体会写意画的基本特点,并能从笔墨与色彩的浓淡变化以及蔬果的形状与神韵等方面进行讨论和概括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佳作欣赏,让学生初步感受写意画的基本特点,明白画家运用色彩的浓淡变化表达了物象(蔬果)什么样的情境变化和韵味。这恰恰是中国古代写意画所追求的简笔取形传神,即“以形写神”。在对蔬果和麻雀进行赏析的时候,务必引导学生通过经典美术作品和常见的美术现象、观念,去思考和理解美术作品与文化的关系,特别是中国画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画家所选择的物象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整个画面极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画家对美的深入观察和热爱。通过对名家名作的欣赏,学生逐渐培养了发现美和表达美的优良品质。
另外,也需要着重提醒学生注意画作中物象的呈现方式,如用笔、用墨和用色等,从而为接下来第二个环节的讲解做好铺垫。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渐培养了“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等学科核心素养。
(二)分析探究,蔬果创作
(1)演示蔬果(萝卜)作画过程。教师可以利用教室的白板播放“趁湿破墨”和“一波三折”的动画。“趁湿破墨”是为了表现水和墨在结合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丰富变化,从而大大地拓展了人们对画作中物象的想象空间。“一波三折”与平直的线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平直的线条呆板、凝滞,而“一波三折”反映了物象变化多端,充满了活力。这恰恰是先人们对自然界长期观察的结果,万事万物都处于千变万化之中,变化中凸显神韵和意境,而本來的物象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
中国画之所以独特,就在于创作的工具(笔、墨、纸和水)和创作的理念。在创作工具的选择上,画家注重水墨运用与色彩的和谐搭配。笔、墨、水、色的精妙运用,使得蔬果和动物等物象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2)演示时,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观察墨色的变化。行笔的快慢顿挫及转折,通过中锋和侧锋、顺笔和逆笔来体现用力的大小,“力透纸背”在不经意间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这是中国写意画的魅力。中国画讲究“随类赋彩”,这就要求画家对生活有细致入微的观察。
设计意图1:教师通过直观生动的动画演示或亲自示范,让学生熟悉写意画中蔬果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引导学生理解线条粗细和墨色浓淡变化中所浸润的中国文化,不是追求形式,而是追求神韵。
设计意图2:通过制作表格,按照“用笔”“用墨”“用色”对虚谷和来楚生的作品物象进行分类归纳,从而让学生逐渐掌握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方法,最终为下面的分组创作准备条件。由于绘画方法比较抽象,利用课件展示更多的果蔬创作过程和呈现经典的绘画作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观察比较
展示完虚谷的《蔬果册》和法国画家莫奈的《干草堆》、荷兰画家凡·高的《向日葵》后,教师再对印象派的创作风格和绘画技巧进行基本的介绍,从而为学生的观察比较做好铺垫。在讲解印象派画作的创作背景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这几点:①绘画作者的求学经历和生活经历。如莫奈等人对光学和色彩知识有着深入的了解,特别是为了更加准确地抓住光影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印象派的画家们都是亲自到户外进行写生创作。②当时社会大众的审美情趣。印象派所处的时代恰逢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技取得了翻天覆地的成就,人们对真实反映自然和科学创作的作品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所以,美术作品是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的反映。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两者的不同:中国写意画注重神韵、意境,忽略形似;而西方的印象派更加注重自然界光影的变化,突出的是物象客观变化的过程。一个写意,一个写实。
设计意图:比较分析法是广大教师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发现所观察对象的特点和差异,既拓宽了眼界,又激发了创作思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具有多样性,从而为我们民族独树一帜的艺术感到骄傲和自豪。艺术文化的多样性,要求学生对各种美术作品持一种宽容和欣赏的态度。艺术作品只有在相互借鉴和相互吸收的基础之上,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从而不断丰富本民族精神文化内涵。
(四)艺术实践
明确任务:四人一组,观察教师所展示的或课本上所给的蔬果写意画,运用墨、水、笔和纸,小组合作完成一幅蔬果写意作品。尤其要强调学生注意突出写意画的主要特征。
创作展示:完成蔬果写意画之后,各组派一名代表对本组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说明,内容包括:①本组成员对写意画的认识,如创作技巧(“一波三折”等)和绘制前的工具材料准备情况。②写意画中的物象和绘制技巧中包含的文化意义。③中外作品对比,从网上搜集并下载相同类型的西方绘画作品。通过比较,指出东西方绘画的差异,如创作素材、绘制方法和文化含义等。④谈谈此次创作心得和体会。最后,全班学生进行投票,从所有作品中选出一幅最能体现写意画精髓的作品,并在班级學习园地中进行展示、交流和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写意画的神韵和意境,感受中国写意画的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展示总结
选取1~2幅学生的佳作,并将其放在实物投影仪下,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则主要从画面呈现的神韵和意境进行评价,客观、公正地指出作品的可贵之处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教师总结:中国画中的写意画,通过富于变化的笔墨,采用“随类赋彩”和“一波三折”等创作方法,讲究神韵和意境,深浅浓淡之间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水墨变化所带来的情趣,更体验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写意画为代表的中国画,通过选择独特的创作素材、创作方法和创作理念,在世界绘画史上拥有特殊的地位。它悠久的历史以及辉煌的成就,极大地提升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尊心。
三、教学反思
本课是“基于生活 基于名作”的教学延伸。“基于生活”是因为笔者所选择的名家作品的主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蔬果等物象,这与他们的生活情境非常接近,从而利于点燃学生的创作热情。“基于名作”是因为古今名家所创作的写意画代表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在欣赏和创作的过程中,延续和传承了民族文化基因。
本课通过设置“欣赏感受—分析探究—观察比较—艺术实践—展示总结”五个环节,力图把“文化理解”的培养落实到课堂中。但是,受限于课堂时间、五个核心素养的体系性,以及学科之间的交叉,整体教学设计与过程难免有些许缺陷。
另外,虽然已经提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但是能下探到什么程度,怎样与小学美术教学进行有效的衔接,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摸索和学习的过程。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①继续全面而深入地学习和理解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特别是“文化理解”的主要内涵、评价方法和教学实践等。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紧跟课改的新步伐,才能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美术学科必备能力与品格。②文化理解所涉及的学科知识不仅仅是美术学科本身的内容,还涉及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拥有更加广博的学科知识,从而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深入浅出。③虽然新一轮课改已逐步展开,但是如何充分利用上一轮课改中的经验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三维目标”虽然淡化了美术学科本身的内容,但是突出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合作探究精神。
所以,笔者仍将不停地学习和运用新课改的相关理论,不断地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真正将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郭晓明.从核心素养到课程的模式探讨——基于整体支配与部分渗透模式的比较[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