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列家书》中的共同体危机
2020-06-11李志云
李志云
摘要:当代美国女作家玛里琳·鲁宾逊的著作《基列家书》讲述了小镇基列一个牧师家庭几代人的经历变迁,血缘使他们成为了无法割舍的一家人。围绕着小镇基列,他们形成了一个共同体,但在这个和睦友爱的共同体下实则危机四伏。共同体是滕尼斯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共同体不是建立在强迫上而是建立在相关联系上的。
关键词:基列;约翰·埃姆斯;共同体;危机
玛里琳·鲁宾逊的《基列家书》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好评,(1)一位年事已高、来日无多的埃姆斯牧师给七岁的儿子写下这部“家书”。这封“家书”成为一部浓缩的美国近代史,涉及几代人,从埃姆斯到埃姆斯的父亲再到其祖父,一代代人在基列发生的故事,经历的变迁都由一位虔诚的公理会牧师娓娓道来,血缘使他们成为了无法割舍的一家人。围绕着小镇基列,他们形成了一个共同体,但在这个和睦友爱的共同体下实则危机四伏。
共同体这一概念在社会学中最早由德国古典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其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中提出。(2)英语学术界将共同体(Geminshaft)翻译为“community”(社区)或“commune”(公社、村社),因此在本文中社区与共同体代表着同一概念。滕尼斯将“共同体”和“社会”进行区分,他认为“共同体是一种自然形成、整体本位的有机体,受本质意志支配,通过默认一致和信仰将人们联系起来,而社会则是非自然形成的、个人本位的机械聚合和人为产物,受选择意志支配,通过法和公众舆论将人们联系起来”。在其后的有关研究中,就集体类型的意义而言,共同体通常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共同拥有一个确定的物质空间或地理区域的群体(即社区),如邻里、城市、村庄等;其二则指具有共同特质、归属感,或者维系着成为社会实体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群体,如学术或专业共同体。这实际上是基于地缘的与基于认同的区分。(3)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实际上是探讨民族主义的经典著作,(4)因此在此不做引用。不同学者关于“共同体”的概念有所差别,本文主要借助滕尼斯关于共同体的观点来对《基列家书》中蕴含的共同体危机进行分析。
滕尼斯认为“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的结合是共同体的本质”,(5)他按其中联结纽带的不同可以被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血缘共同体,表现为亲属。第二,地缘共同体,表现为邻里。第三,精神共同体,表现为友谊。(6)以埃姆斯牧师为中心,他的妻儿父兄祖父构成了一个血缘共同体,而以埃姆斯出生并长大的基列为中心,埃姆斯一家与这个小镇上的邻里乡亲又构成了一个地缘共同体。此外,共同信仰又使得他们组成了一个精神共同体。因此,在《基列家书》中不论从何种角度都存在一个相对和谐的共同体。滕尼斯提出“共同体”与“社会”这对概念的区分时,很显然给予“共同体”很多赞美,“共同体”的形象是美好的和谐的甚至完美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完美之人还是完美之物都是难寻的,“共同体”下也并非没有任何问题。这也是本篇论文的由来,揭示《基列家书》这本书中共同体下隐藏的危机。
一、父亲与祖父的分歧:激进与和平之争
书中开篇提到父亲带着年幼的埃姆斯去堪薩斯寻找祖父的坟墓,父亲一想起他最后对祖父说的那些怒气冲冲的话就后悔不已,心痛欲绝,因为这辈子他们之间已再无机会和解。显然父亲与祖父之间最后一次见面一定很不愉快,而他们之间究竟是何种矛盾随着篇章的深入也渐渐如拨云见日般明了起来。父亲与祖父二人关系真正变僵是从堪萨斯事件开始的。祖父是一位激进的废奴主义者,在堪萨斯州的暴力活动中陷得很深,相信战争才能解决问题,而父亲则是一位和平主义者,极力反对暴力和战争。在一次争吵中父亲对祖父说:“我知道你对战争寄予无限希望。我却把希望寄托在和平上,所以我不失望。因为和平是它自身的报偿,和平是它自身的理由。”(1)这次争吵过后,父亲与祖父的分歧真正公开,两人之间那团压着的火终于燃烧起来变成一团明火。祖父在讲道时,腰间别着一把枪,鼓动他的会众去打仗。他认为只要奴隶制存在一天,和平就没有希望,只有战争结束,和平才能到来。这也是为何父亲后来整理祖父遗物时,见到那把枪出离愤怒和厌恶的原因,起初他把枪埋在深坑里,后来又把它挖出来丢到河里,当时的场景给埃姆斯留下的印象就是好像父亲希望那些东西压根不存在一样,即使沉入海底也不能让他心满意足。因为枪代表着杀戮和暴力,而这恰恰是祖父与父亲渐行渐远的根源。于是,就和平与战争之争,埃姆斯家族的血缘共同体出现了危机。
尽管祖父与父亲之间有着巨大的分歧,但诚如埃姆斯所言,总的来说,父亲从心底还是十分敬重祖父的,也承认尽管在废奴方式上意见相左,但祖父是一位好牧师。因此尽管有相当激烈的意见分歧,因为有着敬重和爱意,他们之间依然构成一个共同体。母亲对祖父不顾及自身家庭的慷慨有些无奈,但也十分尊敬祖父。在这个相对和谐的共同体下,出现的第一个危机就是父亲与祖父这两代人之间对解决奴隶制以及系列种族问题的观念之差导致的,换句话说,“祖父与父亲的分歧与隔阂正是美国废奴历史中激进与保守两种思潮的个体化呈现。”(2)
二、父兄向科学转向:信仰与科学之争
埃姆斯的哥哥爱德华从小就天资聪颖,成绩优异,于是教区全体教徒都捐款送他上大学,后来又送他到德国留学。可是,本载着全教区希望远渡重洋的爱德华学成归来后,却变成了无神论者。这种前后的强烈对照反差有些讽刺,但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原本共同体下人们有着共同的信仰,“新鲜血液的注入是受到限制的”,(3)从埃姆斯只能偷偷读爱德华带给他的无神论书这一细节可窥见一斑。作为维系共同体的重要精神因素对进化论这类极具冲击性的思想唯恐避之不及。因此远去德国留学的爱德华一旦从地理上远离了共同体并接触了新思想,那么他向无神论者的转变也就不足为奇了。
爱德华向科学的转向自然不能得到世代为牧师的埃姆斯家族的理解,埃姆斯被母亲告诫不许读兄长给他的无神论的书,他谨记教诲,从骨子里维护、敬重父亲,父亲也对他严加管教,会批评他说的任何具有“异端邪说”苗头的话语,生怕他成为第二个爱德华,正因如此,父亲后来的转变使他受伤颇深,所带来的冲击远比爱德华向无神论者的转变要大得多。遥想当年,爱德华坚持无神论忤逆父亲,而埃姆斯在追随父亲成为一名德高望重的牧师后,绝不会想到,曾坚定地反对无神论者的父亲,不仅没有与爱德华永远决裂,而且最终加入爱德华的阵营,离开基列,拒绝了埃姆斯布道的请求,甚至劝说埃姆斯也离开基列去更广阔的世界。埃姆斯拒绝了父亲,坚持留在基列。
可以说,父亲母亲离开基列,从精神上、地理上都远离了共同体。共同体是古老的,社会是新的。不管是作为事实还是作为名称,均是如此。人们说语言的、习俗的、信仰的共同体,却说职业的、旅行的、学术的、商业的社会(协会和公司)。(4)从差序格局到团体格局,从共同体到社会,从乡村到城市,从大城市到世界城市,可以说这就是现代化的实质。也是父兄转向无神论的原因,选新弃旧,走向自然科学和现代化。而关于信仰与否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当共同体的意志形势都受到了挑战,据此可以说,父兄向无神论者的转向是共同体下的一次重大危机。
三、结语
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很强,体现在《基列家书》中就是埃姆斯对基列的深厚情感。在《基列家书》讲述的几代人的故事曲折中,不难发现这种情感,但看似美好的共同体下其实危机四伏,共同体受到了来自外界社会等因素的侵蚀,从而四分五裂。兄长首先从地理上、空间上远离了共同体,选择融入社会,随后精神上也抛弃了维系他们的纽带,甚至后来曾对信仰坚持的父亲也倒戈,离开了共同体,不仅仅是地缘上,也是精神上。埃姆斯谱写家书的心愿之一或许就是维系这个危机四伏的共同体,从而使他们温暖美好的共同体代代延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