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与监督问题探讨

2020-06-11张小娜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执行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张小娜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以及政治体制的变革,事业单位的业务范围、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均在发生变化。现阶段,大型国企单位改制完成较为成功,同其对比,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执行以及监督方面问题较为突出,所以,就国企改革后而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以及管理等属于重难点工作。只有做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以及监督工作,才可有效提升其管理水平,确保事业单位的服务责任能够切实发挥,从而促进国家科教文卫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就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执行以及监督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  执行  监督  事业单位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一)内部控制思想方面

一部分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内部控制内涵的了解较为片面,甚至存在一定认识误区,没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部分领导人员认为内部控制对自身威信以及权利等进行了削弱;部分则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会计控制行为,完全忽略了其在单位管理等中的作用。内部控制思想认知方面的不足,会使得内部控制工作仅仅是一种形式。

(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方面

同行政机关以及企业对比,事业单位的工作职能以及经营目标均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因此,在管理方面也需要充分发挥其特殊的优势,将原则以及流程作为基础,并对其进行合理设计,从而确保科学性。就目前而言,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由于在内部控制思想认知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在制度设计方面工作不认真,敷衍了事。

(三)内部控制执行以及监督机制方面

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其官僚意识等较为浓厚,所以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听信指令办事,导致缺乏较高的积极性以及自觉性。受行政体制的影响,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实现奖惩以及淘汰制度。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问题

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认识片面、内控是何物等方面存在一定认知误区,甚至不少领导人员认为事业单位本身业务就存在单一特点,加上资源来源具有稳定性特征,觉得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属于多余工作。

(二)预算控制问题

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常常可见到对预算项目进行随意改变、预算资金未实现合理配置等现象,使得预算监督制度也成为了摆设。例如行政经费支出方面,其合理标准尚且没有统一,当经费超标时,还是会通过执行,导致事业单位预算控制工作仅仅是形式上,预算失衡现象频频出现。

(三)财会部门管理问题

在事业单位编制束缚的影响下,大部分单位岗位设置不合理,尤其是混岗以及多岗现象频频发生,这完全背离了职务分离的基础。例如:会计同复核兼顾,使得管理漏洞明显。因为编制本身具有一定约束效果,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办公室主任还会兼顾财务负责人的职位,但是受到其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影响,部分甚至没有上岗资格证就上岗,势必会影响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效果。若无法有效了解重大事项方方面面,还极易出现无法有效发挥财务管理职能。

(四)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方面

由于缺乏监督机制,导致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尽管一些单位有内审机构,但是就编制序列而言,业务部分的相关职工级别同监督人员相同,且下级对上级进行监管的现象也是频频出现,所以监督工作成效并不理想。上述情况都是导致内部控制执行方面缺乏监督,一方面会对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内部控制体系也会被削弱,所以不利于推广内部控制制度。

三、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措施

(一)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同过去出台的内控法规进行比较,所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中相关内容更加注重建设内部控制环境,其中所提出的单位负责人不仅需要完善内部控制。因此,第一步,事业单位负责人自身需要能够完全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内涵,明确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意义等。要想内部控制工作高效且成功,不仅仅需要单位负责人自身正确理解、对工作实施的具体程度,还需要管理人员能够正确了解财务会计活动内控情况;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资金流入以及流出方面的控制,单位高层领导一定要正确认识财务风险,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有利于相关工作人员都能够多方面认识内部控制。

(二)完善预算管理工作

要想编制预算科学且合理,事业单位中不同的部门需要加强关注预算编制细节,并进行有效沟通,对具有争议的地方充分考虑、协商解决,有利于确保预算编制自身科学性。将其作为基础,已经谈好的预算指标需要审批以及下放,才能够保证预算的顺畅执行;定期开展会议,并将预算执行情况公布,确保会受到单位内外两者监督,便于及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时,对于预算执行效果理想部分,应当予以奖励;若预算执行情况较差,应当予以相应部分出发,实现奖惩分明,有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三)完善财会管理工作

为确保财会管理工作的完善性,首先需要聘用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因为其素质高低同工作质量有着直接关系。每月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帮助更新业务知识等,可通过建立科学任免制度帮助调动工作积极性;会计机构以及岗位也应当严格設置,不同岗位职责分明,遵循不相容职位相分离的规范;完成会计工作流程规范之后,需要做好审批工作,尤其是大额资金业务,需要符合原始凭证,检查审批手续等。

(四)完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

在完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方面,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需要统一,且具备可操作性,才有利于不同单位能够有章可循的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后,不仅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有规范,还可同自身单位的实际业务进行有效结合,内部控制监督工作方可更为有效开展。加强同审计等多个部门的合作,提高透明度,以及发挥舆论监督的正确作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积极效果。

四、结束语

建设并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所需时间较长,且需要立足于顶层设计、考核、员工综合素质以及管理环境等多个方面,而实施的效果同事业单位管理情况有着紧密联系。随着相关文件的出台,借着改革事业单位能够不断与时俱进,为内部控制提供良好环境,加强预算以及财会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监督制度,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冬梅.唐山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7.

[2]邱岳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7.

猜你喜欢

执行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如何走进高三孩子的复习阶段
财产刑执行的检察监督的现状及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