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精准脱贫路径探
2020-06-11牟一豪赵晓强张明辉郭路瑶杨伟硕王宪革
牟一豪 赵晓强 张明辉 郭路瑶 杨伟硕 王宪革
摘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國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关键的一年,确保实现2020年脱贫攻坚重大目标,实现所有贫困户群体脱贫摘帽,冲破限制发展的瓶颈和制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为助力精准脱贫攻坚战,调研团队深入甘肃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渭源县,以调研问卷辅助访谈的方式,结合“互联网+”最新经济形态,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探索新型脱贫道路,促进贫困地区人口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升群众生活满意度。
关键词:互联网+;贫困;精准脱贫;渭源县
一、调研项目概述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坚持统筹规划,集中力量解决扶贫道路上的困难问题,坚持全方面的扶贫,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主要解决深度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问题,确保到2020年我国可以完成全部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促进全国整体的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扶贫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2018年,渭源县31个贫困村整体脱贫,减少贫困人口2.2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的15.98%将至8.97%,是近年来减贫力度最大的一年,但是脱贫道路上仍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需要尝试新的努力。
调研团队此次深入渭源县,选择脱贫成效突出、脱贫效果一般以及脱贫效果仍处于努力状态的若干个村庄进行走访调研,以村委会座谈、参观生产合作社及扶贫产业、入户调查为顺序,对所调研的村庄进行全面的信息把握,在与村民的沟通中了解情况,结合最新经济形态及相关理论知识,运用互联网思维对当前扶贫工作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借鉴国内成功经验,探索新时期“互联网+”精准脱贫道路,助力精准脱贫攻坚战。
二、渭源县脱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未能发挥特色产业的优势
渭源县是国家中药材种植基地,有“党参之乡”的美誉,在渭源生长的党参、黄芪、当归等中药材品质均位于国家前列。在渭源县,中药材的种植也作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农业项目,虽然中药材的种植比较普遍,但是由于缺少加工和销售渠道,只能以出售未经加工的原材料为收入来源,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当地又缺少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经济形态,电商事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中药材虽有知名度但缺少必要的销售渠道,价格受市场调控,农民没有自主权,长期处于被动状态。
(二)农村群众缺少致富的思维方式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群众缺少文化素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缺少自主探索脱贫致富道路的思维方式,清源镇村庄内的群众普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对于“互联网+”等名词仍是处于陌生状态,对于文化的接受与获取更多的还是通过生活常识的积累。由于常年进行简单的农业生产活动,很少与互联网等名词打交道,网络文化、网络市场方面严重空缺,难以跟随时代发展潮流,不能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去理解认识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思维模式较为保守。
三、“互联网+”对促进渭源县地区发展的意义
(一)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时代变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网络强国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当今世界科技日益发达,将互联网等技术融入到各行各业已经不再是难事,精准扶贫事业同样需要互联网技术,将最新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培育人们的新思想,可以充分开发地区发展潜力,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力。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提高扶贫的创新力,逐步对传统的扶贫模式转型升级,确保贫困地区经济可以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可以使渭源县地区领跑脱贫路。
(二)转变扶贫思维,升级扶贫方式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位于深度贫困地区,尽管近年来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但在扶贫道路上还是会出现很多的“绊脚石”,一些传统的方法已经显得无能为力,只能转变思维,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去看待精准扶贫,借助互联网的形式,将网络元素引入到扶贫工作中,又可以开发出许多新思路、新方法,以求取得脱贫新成果,再将成功经验分享给其他地区,也可以有效地带动并促进其他地区的发展。
(三)促进电商普及,打造优势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中,农村电商扶贫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农村的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而农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在刺激农村经济发展的道路探索中,一个重要的路径就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电商代理销售平台,使得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有更广阔的销售途径,降低农产品的销售风险,同时电商代理销售点也可以自主发展简单农产品加工工业,对农产品进行分类包装,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渭源县地区的马铃薯、中药材全国闻名,但因缺少销售渠道而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如果利用得当,有效的发挥电商的带动作用,便可以打造著名品牌,增强市场竞争优势,使农产品更好的进行流通销售,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四、“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国内成功经验借鉴
(一)上海市长宁区“互联网+”助力边疆精准扶贫
上海市长宁区对口支援的云南红河州红河、绿春、金平,因为有互联网的嫁接,深闺中的美味美景得以走出大山,处于边疆的孩子也可以看直播课,利用“互联网+乡村旅游”打造云南千年哈尼族文化名片,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对红河文化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利用“互联网+农产品”,引入著名网购平台拼多多,为其搭建农产品销售渠道,利用拼多多独有的拼购模式,快速消化当季农产品,保证了农产品的有效输出。
(二)甘肃白银地区电商创造真白银
甘肃经济日报曾报道,白银市发起的白银扶贫“百元礼包、爱心助农”全网营销活动,集全市之力可以为农民带来660万的直接收入,且可以推动当地枸杞、大枣、羊肉等特色产品的品牌价值,解决农民农产品的销售问题,真真正正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建成县级电商点5个,乡镇服务点69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多达四百个,切实有效的保证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打造出特色品牌,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互联网+”对渭源县精準脱贫路径探索的启示
(一)依托“互联网+”等最新经济形态促进发展
1.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农村的经济主要是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中的配置和优化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应用于渭源县的经济发展之中,利用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使销售渠道多元化,打破垄断,增加农民的销售自主权。利用自媒体的力量进行广告宣传,提高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渭源县各村都设置有电子商务服务站,但未能发挥很好的带动作用,不仅村干部要重视电商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努力开发农村电商点,村民也要加大特色产品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与种植,确保农村电商收购点能够方便地收购与整理。
2. 建立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农村电商人才,是农村地区电商事业良好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要使电商事业长久的发展,就要源源不断的培育电商人才。当地政府要投入一定的资金鼓励农村青年返乡接受培训,搭建返乡学习基地,打造电商创业平台,同时吸引外部资金进村创业,委托相关技术人员定期进行指导服务,多方位联系渠道,使得当地农村电商人才可以得到充分的学习。同时要合理配置农村电商人才,保证每个村落至少有一到两名电商人才进行服务。另外,当地政府以及村委会可以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如提高薪酬待遇、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给予额外的优惠补贴等激发电商人才学习的积极性。
3. 完善农村物流体系
一个健全的物流体系可以保证农村农产品的及时有效输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电商事业的发展,就要健全农村的物流体系。运用互联网技术,确保网络覆盖到渭源县每一个村庄,确保农产品的运输可以得到实时的监控,保证物流运输的安全和效率。重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交通要道的道路硬化,确保道路可以在全气候条件下使用,最大化的利用农村的交通设施,按各村的经济发展条件适当为村内的合作社提供一至两台的运输车辆。建立物流综合服务站,整合各村各电商代理点的信息资源,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合理配置资源,确保物流效益最大化。
(二)整合数据,精准对接需求
1. 利用云平台整合数据,精准对接农民的需求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为了更有效、更全面的掌握当地农民的动态数据,使扶贫真正落到实处,精准对接到每一个贫困群体,就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首先要采集有效的信息,以各种形式获取农民的需求,再利用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进行运算,根据所有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农民需求的共性,列出相应的计划措施,逐一满足农民的需求,同时农民可以随时利用手机互联网等形式及时反馈需求,保证数据可以得到定期更新,实现农民需求的多元化表达。
2. 建立多维贫困识别体系
在现有的贫困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完善农民的基本信息,改革贫困识别方法,建立和完善识别贫困的多维度方法体系。将农户的实际收入、可支配的收入以及消费能力录入数据库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导致地区贫困发生的原因,通过网络数据对比,进行多角度的判断与筛选,使真正困难的群体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三)推进网络文化,培养网络意识
1. 开展网络试点教育
动员群众参与使用互联网,建立网络学习点,定期动员群众参与学习,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辅以网络的形式进行文化、法律知识的学习,破除落后守旧的思想,通过宣传引导、树立典型模范、开展网络知识问答竞赛等活动,逐步树立村民使用网络寻找资源的意识,增强村民使用网络的技能,推动网络文化的发展,发挥网络文化的渲染力。当地在确保基础教育达标的基础上,应积极开展线上教育活动。以录制网络微视频、推送特色公众号的形式扩宽村民的学习机会,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课堂教育。设置不同的版块,将学习内容丰富化,使得有需要的村民在家用手机便可以学到想要的新知识、新技能,利用网络将教育资源的配置最优化。
2. 利用移动平台学习新思想、新政策
为了更好的使群众自发学习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及时了解国家发展大势,应充分利用学习通、学习强国、知乎等手机APP进行定期学习,养成利用网络勤学的习惯。各村各合作社之间定期进行线上积分评比、线下互动问答、设置积分奖励等活动,增进村民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杜志雄,詹琳.实施精准扶贫新战略的难题和破解之道[J].中国发展观察,2015(08).
[2]李小云.精准扶贫才能精准脱贫[N].人民日报,2015-11-06.
[3]黄承伟,覃志敏.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演进与精准扶贫[J].开发研究,2015(02).
[4]王介勇,陈玉福,严茂超.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3).
[5]刘晓安,黄文群,廖萍.“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扶贫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吉安市为例[J].现代商业,2017(07).
[6]刘铁民.基于精准扶贫背景下“互联网+农产品”模式可行性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8).
[7]黄新成.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形势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7(12).
[8]舒畅.乡村振兴战略下精准扶贫的关键环节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9(06).
[9]梁铭豪.乡村振兴战略下精准扶贫的创新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3).
[10]周峰.“互联网+精准扶贫”导向的农村电商扶贫刍议[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03).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赵晓强为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