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台新闻节目创优的困境和对策

2020-06-11李必辉

声屏世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评奖新闻节目精品

李必辉

摘要:抓好新闻节目创优,以精品生产带动新闻宣传水平整体提升,这是地方台打造本土节目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举措之一。然而,由于受到题材局限、形式单一、人才匮乏等影响,地方台新闻节目创优面临着种种困境,文章结合近年来肇庆市广播电视台的具体实践,探索思考地方台新闻节目创优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地方台 新闻 节目创优 精品生产

创新创优是推动新闻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内生动力。如何创作出内容优质和形式新颖的新闻精品,这是值得每一名新闻工作者认真思考的命题。同时,新闻作品创优评奖,也是衡量个人综合业绩能力和参与职称评审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近年来各广播电视台对节目创优工作越来越重视,而新闻类节目的精品生产和评奖更是“兵家必争之地”,竞争尤为激烈。依据广东省广播影视奖评奖结果,笔者尝试分析当前地方台新闻节目创优面临的问题,并思考如何破解困局。

地方台新闻节目创优面临的困境

2018年度广东省广播影视奖共有1431件作品参评,共有704件候选作品获奖,据笔者统计,其中,广东广播电视台获一等奖21件、二等奖53件、三等奖59件,合计133件,占获奖作品总数近19%。而获得一等奖的66件作品,基本集中在广东广播电视台以及深圳、广州、中山、珠海等广播电视台,大部分地级市台的作品未能进入一等奖行列。由此可见,省级媒体以及少数实力强劲的地级市台表现强势并牢牢占据着获奖高地,而一般的地级市台无论是题材内容、表现形式还是制作水平等方面都无法与之抗衡。综合分析,地方台创优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重大题材,缺乏深度策划和调查研究的魄力和精力。题材是新闻作品能否获奖的关键因素。纵观历年来的获奖作品,题材都具有重要性、新颖性、生动性,主要涵盖了反映经济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成功经验、重大突发事件、民生热点和舆论监督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在2018年度广东省广播影视奖获奖作品中,题目中带有“第一”“首个”“首宗”等字眼或意思的就有约60件,占获奖作品总数的8.5%,如《世界上最长的大桥——港珠澳大桥今天开通》《广州签发全国第一张电子出生证》等,这些“世界第一”“全国首个”的题材,一般常见于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地方台由于受到地域局限,很难碰到。同时,在诸如改革开放40周年等共性的、宏大的时代主题策划方面,地方台受眼界、魄力、精力所限而力有不逮,常见弊病包括高度深度不够、主题提炼不精、多维呈现不足,难见立意高深、构思巧妙、制作精良的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扎堆冲刺,容易出现“冷热不均”现象。广东省广播影视奖涵盖了广播、电视的新闻、专题、文艺、播音主持以及媒体融合、论文、电影等类别的12大类、67个奖项,但大部分的地方台在送评时并未充分考虑周全,往往是临近年末才匆忙筛选作品“对号入座”,也不讲求报送技巧,未能做到有的放矢。

对于绝大部分地级市台来说,做好时政、民生新闻报道是日常工作最繁重的任务,只能把有限的資源、人力、物力向新闻栏目倾斜。因此,每年新闻类作品参评时,大家都扎堆冲刺长、短消息两大类别,导致竞争异常激烈,而新闻评论、对外新闻、现场直播等项目则相对“遇冷”,基本都是一些实力强劲、制作水平较高的单位竞争。

表现手法陈旧单一,创新求异能力不足。地方台新闻一般以长短消息为主,长期以来局限于“正文+同期声”的固有报道模式,表现手法陈旧单一。而且,报道选取的角度不新,内容同质化严重,报道语言说教味浓,新闻的整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不足,评奖竞争力弱。

融媒体时代重塑了媒体格局,也改变了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无论是报道形式还是互动交流,都对新闻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不少地方台仍处于从传统媒体到融媒体的艰难“转型”中,新闻报道的创新求异能力不足,未能适应受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这样的新闻作品自然也很难在评奖中“突围而出”。

对地方台新闻节目创优的思考和应对之策

节目创优是对地方台采编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检阅,也关乎节目质量。因此,地方台需把新闻节目创优贯穿到日常采编工作的全流程,培养全员精品意识,激发创优热情,重点从抓题材、抓项目、抓报道形式等三方面破困局,解难题,促发展。

践行“四力”挖掘题材,用心经营讲好故事。基层是新闻题材的“富矿”,记者唯有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真正下沉一线,才能采写出真正能反映时代脉搏、触动人心的好作品。对于好的新闻线索,要肯花时间、精力用心经营,像文学中常说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要懂得做铺垫、讲故事。肇庆广播电视台有一件获奖作品,就是记者深入基层并一直追踪两年才完成的报道。2015年6月,金海源公司因为废气连续超标,肇庆市环保局按照新《环保法》对其实施“按日计罚”,罚款总额225万元,成为当年广东全省最大的环保罚单。当记者获悉这个线索后,立刻进行了采访,但由于拍摄受限等客观原因,只是发了短消息。然而记者没有气馁,一直关注后续进展。2017年,企业重整旗鼓,前后投入了300多万元环保技改,生产经营情况远胜从前,市场份额还跃升占到广东第二。记者意识到这是一个以铁腕治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着力破解“生态环保之困”的鲜活事例,于是精心策划,用心讲好了企业成功“逆袭”故事。新闻播出后,由于立意高远、情节曲折、语言生动,观众反映热烈,作品也获得了2017年度广东省广播影视奖二等奖。假如没有从2015年就开始积累素材,没有一直追踪的坚持和毅力,记者很可能就会错失这个好题材。

发挥专长突出特色,报送项目有的放矢。每一年的评奖活动,都会出现一些送评项目遇冷的情况,由于报送作品不多,所以获奖几率较大。地方台可以根据自身专长,认真研究报送规则和要求,专攻一些“冷门”的项目,深挖具有地域特色的题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对外新闻由于受传播条件所限,评奖要求极其规范,必须是“由专业电视台播出并覆盖对象地区的节目”,这就导致省内不少地市级电视台很难凭借自身力量实现这个对外覆盖的条件。2018年,肇庆广播电视台记者了解到一家驻肇央企参与中老铁路二标建设时,马上意识到这是肇庆本土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好题材。经过精心筹备,采访组远赴老挝实地拍摄中老铁路施工建设情况,了解中国铁路建设者在异国他乡攻坚克难的酸甜苦辣,深度报道中老两地人民通过铁路建设结下鱼水情谊的动人故事。作为地方台能够积极“走出去”,用心挖掘讲好“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故事、肇庆故事,实属不易。该系列报道被送到广东国际频道《英语新闻》栏目中播出,通过卫星传送面向全球播出,不仅符合评奖的专业要求,也进一步扩大了对外传播的效果,作品获得了2018年度广东新闻奖二等奖。

移动优先创新形式,让新闻报道出新出彩。媒体大发展、大融合的时代背景,赋予了新闻节目创优创新的新使命、新任务。与往年不同的是,2018年度广东省广播影视奖新增了媒体融合类的6个评选项目,不仅扩大了评奖范围,而且还根据广电媒体的发展变化,鼓励和支持新媒体业务,为广电行业的节目创新创优提供了新的褒奖渠道。因此,地级市台要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坚持移动优先策略,推出更多高质量、有温度的媒体融合精品力作。以往,不少地级市台都没有做到在移动端优先发布,而是按部就班地先在电视播出,再把新闻原封不动地“搬运”到移动端发布,宣传效果不尽如人意。随着5G时代的到来,地级市台要顺时而变,借助移动传播和技术力量,重构再造采编发流程。2019年,肇庆广播电视台首次采用5G网络传输直播国际马拉松赛事,手机移动终端吸引了32.5万人次点击,创下了五届“肇马”直播观看人数之最。而直播结束后,当晚的电视新闻栏目《肇庆新闻》再推出整组特别策划报道,从不同角度带观众重温“肇马”,烹饪出一道“声画意”俱佳的“新闻大餐”。这种“移动先发、多元传播”的模式,较好地融合了传统媒体生产优质内容和新媒体快速传播的各自优势,也有利于打造观众喜闻乐见的新闻精品。

如今的传播形态早已不只是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传统样式,秒拍、H5、动图、微视频、移动直播等传播手段在新媒体产品中层出不穷。在新闻节目创优中,也要用足用好动图、Vlog(视频博客)等传播手段,为传统的报道方式注入新活力。例如,在2019年11月6日的广东卫视《广东新闻联播》中,记者就嘗试运用Vlog的形式播报新闻《进博会:中国市场这么大 欢迎大家都来看看》。这个作品没有播音员配音,但通过记者的视角去观察、呈现和思考,观众的互动性和代入感更强,是一个接地气、短平快的新闻精品,很值得学习借鉴。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内在灵魂;创优,是孜孜不倦的职业追求。地方台只有顺应融媒体改革的浪潮,创新报道形式、用心锤炼精品,灵活运用声色光影来打造各种带露珠、冒热气、能刷屏、会爆红的新闻精品,才有可能在激烈的评奖活动中突围而出。(作者单位:肇庆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1.广东省广播电视局文件:《关于印发2018年度广东省广播影视奖获奖作品目录的通知》,2019/04/28。

2.张权:《用融媒体产品点亮重大主题报道》,《新闻战线》,2018(9)。

3.陈建飞:《移动优先战略下,新媒体首发制的误区与提升路径》,《中国记者》,2017(12)。

猜你喜欢

评奖新闻节目精品
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评奖公告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评奖获奖
心经精品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取消“热闹的评奖”是文化回归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