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改进研究

2020-06-11栾丕志周琦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事业单位研究

栾丕志 周琦

摘 要:本文以X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管理现状,剖析存在问题,明确改进措施,以进一步夯实X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关键词: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研究

一、X事业单位简介及预算管理现状

(一)X事业单位简介

X事业单位是X市市政工程和市政设施的行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市政设施建设、维护及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二)X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审批现状

每年10月份左右,X事业单位按照上级要求开展预算编制工作,基本流程是“二上二下”。X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由办公室安排出纳具体执行。目前采用“基数法“编制,也就是“上年基数+本年调整”,凭借预算编制人员的经验和主观理解来估算当年预算数,没有广泛征求业务部门的意见,存在一定的随意性。预算编制人员编制完毕后,报财务主管、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批后,填报财政局预算管理系统。

(三)X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现状

X事业单位严格按照财政部门的批复数执行预算,执行中确因工作需要须调整预算的,履行财政部门规定的调整程序。但是,X事业单位并没有将预算进行内部指标分解和审批下达,只有总数控制,缺乏过程控制。

(四)X事业单位决算及分析现状

目前,X事业单位由出纳进行决算及决算分析工作。出纳编报预算,提现付款,制作凭证,登记日记账和总账,编制报表,进行决算,出具决算分析报告。决算分析报告缺乏研判及改进应用。

二、X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科学

预算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科学、全面和准确。X事业单位指定办公室牵头负责预算管理,没有广泛征求各业务部门的意见,缺乏业务部门的广泛参与,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编制预算人员的主观理解,容易发生资源分配的浪费和冲突,执行中也缺乏关注预算实际执行与预算编制的差别。

(二)预算流程不系统

X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流程过于简单,缺乏一套完整严谨的审批流程。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缺乏纪检监察部门的提前介入,X事业单位目前的预算编制流程,没有充分利用部门资源,缺乏事中事后监管,也没有统筹考虑。

(三)预算考评不明确

X事业单位对预算审核管理较细,但疏于对实际使用效果的监督。自上而下尚未形成严格的内控意识,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考核与评价欠缺,导致预算管理中存在风险。

三、X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改进措施

(一)强化预算编制方法

要树立“预算编制全员参与”的理念。预算编制不仅是办公室的任务,也是全体部门梳理全年工作计划,理清工作思路的一个必要的过程,这就需要全单位的参与和配合。各业务部门积极主动参与预算编制,才会形成科学、合理的年度预算,才能指导控制全年的工作任务,最终实现全年的工作目标。

首先,办公室要根据上级要求,编制下发年度预算编制方案。方案要包括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列出符合规定的预算项目,结合实际明确各预算项目的责任部门,如有不明确的职责分工,需要报单位主要领导明确,按照分工要求,将各责任部门的预算编制责任体现在年度预算编制方案中,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下发执行,将预算责任落到实处。

其次,要全员参与。各业务部门分别提报部门预算信息,经其分管领导审核后传递至办公室,办公室统筹后报分管领导及处主要领导审核。编制中,还要注意把以前年度决算数据与预算数据相对比,为预算编制结果的合理性提供依据和分析对比,实现预算编制的高效快捷。再次,预算业务指导必不可少。在预算编制以前,要组织召开专业培训会议,对各部门进行预算管理培训,将国家财政有关预算方面的政策和要求及时、全面、准确的传达至预算业务部门,必要时可以邀请财政预算专家进行权威指导,确保在符合上及政策和要求的前提下,测算上报建议数和分解细化控制数,务必做到预算合规。最后,预算编制应当考虑内部各项工作的协调,要考虑年度结转结余资金的影响,有必要建立一套讨论协商问题的工作机制,实现人、财、物、事之间的信息共享。要防止预算编制的盲目性和自说自话,各部门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共同维护预算的权威性、科学性,预算的控制作用才能发挥实际效果。

(二)推进流程再造,优化预算执行

X事业单位在年度预算获得上级批复后,应及时分解、下达预算指标,下达和上报的预算有差异时,应查明原因,对涉及变动的部门做好提醒,防止出现业务无预算发生的情况。各部门也应当认真复核办公室下达的预算,对照最后提报的底稿,逐项比对,确认每项工作都有资金保障。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要保证预算科目和预算金额的刚性,不得挤占、挪用、混淆预算项目,确保财权匹配事权。

办公室应当总结分析预算执行风险,梳理优化流程,为防范风险采取必要措施。一是严把预算日常申请审核关。办公室的应设置预算审核岗位,制定预算日常审核制度,设计预算申请审核表格,固化申请签批流程,明确日常预算审核要求,并严格执行。各预算申请部门必须按照下达的预算项目指标提出日常预算执行申请,按规定填写表格,执行签批流程。办公室的审核岗位必须对其进行逐项核实,包括预算项目是否对应工作安排、工作计划是否有相关领导批复的文件和纪要、预算金额是否按照支出标准和年度预算、是否满足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相关要求。二是加强预算执行的实时监控。办公室应当与各业务部门之间定期沟通预算信息,运用预算执行信息和其他有效资料对业务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管控,检测和寻找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既督促各业务部门按工作计划完成各项业务,又要保证各项业务发生的开支在标准和方向两方面符合预算管理的要求。

(三)设立预算管理岗位和完善绩效评价制度

事业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同预算交织在一起,业务活动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衍生到預算管理的特殊性,再加上预算还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因此X事业单位应当认识到建立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提升预算管理统领经济活动全局的水平,全面规范事业单位各项预算,确保预算管理业务有章法、有依据,有权威,充分发挥预算的管控作用。

一方面X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组织架构和业务特点,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制度,组建单位预算管理组织体系,设置符合人员编制要求的专兼职预算管理岗位,明确组织的权限和职责,岗位的职能和约束,合理保证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评价职能分离,相互监督,互相促进。另一方面X事业单位要重视预算管理考核评价制度的应用,实施动态评价和定期评价,在预算编制之时,就要根据各部门的业务特点,设定绩效目标,为考核评价提供前提,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预算项目实际情况对标分析,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形成考核结果。办公室可以作为独立考核部门,全程监督预算执行情况,按照管理体系安排,分层级汇报考核情况,在严格按照预算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增强预算控制力,落实预算管理责任,确保财政资金高效使用。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事业单位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