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囧”系列电影看国产喜剧电影的叙事策略
2020-06-11李雨晨
李雨晨
摘要: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在诸多类型的电影中,国产喜剧电影无论从票房还是从数量上来看,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产喜剧电影中,徐峥的“囧”系列电影依靠品牌号召力,受到观众热捧。文章将根据徐峥自导自演的“囧”系列电影(《泰囧》《港囧》《囧妈》),探究、总结国产喜剧电影在叙事策略上的特点,展现国产喜剧电影的独特魅力。
關键词:喜剧电影 “囧”系列 叙事策略分析
纵观近年来的国产喜剧电影,有诸如《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的开心麻花式喜剧,有诸如《疯狂的石头》《疯狂的外星人》的“宁”式幽默,也有诸如《泰囧》《港囧》《囧妈》的“峥”式喜剧。徐峥的“囧”系列电影不仅获得了高票房,同时也获得了大量观众的认可,在国产喜剧电影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从“峥”式喜剧的本身来看,不难发现,三部电影在叙事策略上存在着相似之处,都是运用类型化的叙事方式,与大众心理完美契合。
单线叙事凸显故事主体
“囧”系列的三部电影,都使用了单线叙事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所说的单线叙事是在只有一条故事主线的基础上,其他各条副线均为主线服务。在《泰囧》中,徐朗和高博为了争夺油霸前往泰国,途中遇到了王宝,三人各怀目的在争夺过程中斗智斗勇,状况频出,最终,三人都获得了不同的“大团圆”结局,收获了对于人生、友情、爱情、亲情的感悟。在《港囧》中,设计师徐来对于多年婚姻的厌倦,促使他为了找回二十年前的初恋回忆,在香港经历了一系列囧事,和小舅子蔡拉拉等人一起卷入了一起坠楼命案,最后夫妻关系修复如初。在《囧妈》中,徐伊万在处理商业问题时却意外与母亲坐上了开往俄罗斯的火车。在旅途中,他和母亲矛盾爆发,但他选择与母亲共同克服难关,在这期间,徐伊万不断反醒,逐渐转变,最终使亲情、爱情、梦想都有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三部电影的主线均是一场充满奇遇的救赎之旅,主人公在旅途中不断经历囧事,也在窘境中不断自我发现,自我反省,自我改变,最终使得故事走向了大团圆的结局。电影中,无论是王宝、蔡拉拉还是列车员,无论夫妻关系还是亲情友情,都是主人公在救赎之路上的催化剂,以不同人物的不同情节,成为故事副线,推动主线故事发展,“讲述最令人慰藉和舒服的爱情、家庭、过失与挽救、生与死,以及我们对秩序被破坏、对暴力、对绝望的内心深处的恐惧。”
情怀叙事讲述鸡汤故事
情怀,是“囧”系列电影中最大的关键词。夫妻关系可以说是三部电影中共有的矛盾点。《泰囧》中的徐朗为了工作不顾家,《港囧》的徐来为了回忆初恋险些背叛家庭,《囧妈》中徐伊万夫妻二人矛盾不断激化。但最后,主人公在经历一段囧途后使得夫妻关系都得到了缓解,获得皆大欢喜结局。对于主人公来说,这场囧途不只是一段救赎之旅,更是一段治愈之旅,一段温情之旅。说到情怀,不得不说中国传统的大团圆结局。英国的戏剧理论家布拉德雷曾经说过:“一切悲剧都有某种冲突存在——感情的冲突,思想方式的冲突,欲望的冲突,目的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与环境的冲突或者人与自己的冲突,按照不同的情况,出现一种冲突,几种冲突或者全部冲突。”无论是中国古典剧目《窦娥冤》《赵氏孤儿》等,还是如今的“囧”系列电影,都是在无数冲突中实现大团圆结局。“囧”系列电影中矛盾得到轻易解决,感情得到逆转,给观众提供鸡汤式的失而复得的抚慰。在《囧妈》中,母子关系作为影片主题,通过展现无数生活细节带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妈妈60秒语音方阵的关心,不定时的投喂关怀,不许吃最后一块红烧肉的身体健康关心等。徐伊万和母亲极具生活感的细节和两人在车厢高频度的对白,都让观众直呼“这不就是我妈”的感叹。影片中的细节处理在强化了喜剧效果的同时,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与观众产生了情感共鸣。《囧妈》的宣传标语“大年初一,看囧妈,抱妈妈”,也是在宣传这一情怀的卖点。故事在不断的矛盾中不断得到戏剧化解决,也映射了很多中国家庭生活中的母子关系、夫妻关系的,让观众喝上一碗心灵鸡汤。
奇观叙事突出表现人物
徐峥的“囧”系列电影充斥着大量奇观,甚至成为了“囧”系列的重心。首先是动作与速度。《泰囧》中王宝为过安检喝完一大桶牛奶,用葱油饼给别人按摩后背;《港囧》中徐来一行人悬挂在高楼的动作;《囧妈》中徐伊万铁道游击队般的悬挂在冰天雪地里的飞驰的车厢上等。这些都是毫无章法的、戏剧化的夸张情节。其次是身体。体现在《港囧》中与初恋始终未完成的那个吻,体现在《囧妈》中俄罗斯美女误闯包间和二人在火车头上的对话。再次是特定的空间场景。《泰囧》中徐朗与王宝在不熟悉的异域中屡屡碰壁,《港囧》中多人挂在高楼上命悬一线,《囧妈》中徐伊万和妈妈在俄罗斯误入熊出没的森林,这些都是导演设置的特定环境。总之,以上这些奇观,虽然无关故事主线情节发展,但放大了矛盾冲突,突出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值得一提的是,“囧”系列电影借用了公路片的形式,但又绝非公路片。它不像保罗玛祖斯基的《老人与猫》那样,在平淡地讲述故事的同时,通过一个个事件来反映人生百态,而是运用了一种懒散的叙事方式,采用一种类型化的叙事方法。
典型人物塑造贴合影片主题
在“囧”系列电影中,每一部几乎都有典型化的人物塑造,不断推动剧情发展。在《泰囧》中,一名卖葱油饼的小市民王宝的出现使得泰国游的经历传奇化。影片贯穿社会精英对于油霸的争抢,最后却以王宝救赎了社会精英为结束,从而凸显所有人回归正途、幡然觉醒的主题。显然,王宝和徐朗不是一个阶层的人,但正是这种阶层的碰撞、思想的交流、矛盾的解决,使这场商战转变成了一个关于救赎,关于人性,关于真实生活的故事。王宝作为电影中的典型人物,他在不知不觉中感化了徐朗,可见“小人物”也有大作用。也正是影片中的“小人物”,让影片更接地气,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引发了观众共鸣,获得了观众认可。在《囧妈》中,“碎碎念”的母亲和不耐烦的儿子形成鲜明对比。转变是从母亲卢小花下车后开始的,母亲“此生,妈妈就为你而活”“别吃我儿子,吃我”的真挚情感,感动了徐伊万,亲子关系得到和解。总之,“囧”系列电影通过表现人物矛盾冲突,让喜剧电影颇具喜感的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了生活中的艰辛与不易。
总体来说,“囧”系列电影比较注重娱乐化,围绕主人公的生活琐事,于平淡中带给观众欢乐,于欢笑中发人深省,以解决生活矛盾揭示影片主题,有悲有喜,有欢笑,有思考。主人公往往是在最后获得了救赎,这也体现了当前国产喜剧电影的人文关怀意识。近年来,虽然国产喜剧电影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但是电影的商业化味道却越来越浓,影片的艺术价值被不断淡化。“囧”系列电影中,奇观的堆积、笑料的设置,在丰富情节、增强人物塑造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了导演对于票房、观众的野心,以及极大的商业化意图。喜剧电影虽然要在某些程度上迎合当下观众的口味和审美需要,但如果为了取悦观众而一味地粗制滥造,也是得不偿失。南北朝时期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文艺应该“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意思是说文艺应该是百姓的耳目,不能一味地迎合市场。国产喜剧电影想要进一步发展,就一定要在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基础上,注入人文关怀,注重现实思考,增加艺术创新,在叙事策略上不断突破,打破同质化窠臼,进而为观众传递国产喜剧电影独特的魅力。(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1.万丽娅:《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电影叙事的意识形态策略》,《电影评介》,2013(16)。
2.温丽红:《国产喜剧电影的现状与隐忧》,《青年记者》,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