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思考

2020-06-11彭晓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转变发展

彭晓

摘 要:我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各界对可持续经济产业发展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怎样推动传统农业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确保现代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相关部门广泛关注的焦点。文章主要是就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农业经济  发展  转变

一、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

所谓可持续经济实际上就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原则,充分发挥新能源开发、管理机制创新、产业结构优化等方法的特点,在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降低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可持续经济理念要求各个领域必须在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建立完善的可持续经济能源发展体系,为社会经济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仅违背了可持续经济理念发展的要求,而且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科技水平滞后、产能低、经营模式不合理等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从高速发展阶段进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政府部门相继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该战略内容要求各地在发展农业经济时,必须将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的现代化新型农村作为乡村经济战略发展的首要工作目标,通过积极转变现有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解决三农问题,为农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稳步前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向可持续转变的有效方式

(一)转变发展思维,树立可持续理念

顶层设计、产业结构、发展理念、管理机制以及落实执行等因素是决定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效果的关键因素。但是,为了从源头上彻底解决影响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在转变自身发展思维的同时,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下,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各地区在发展农业经济时,必须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制定符合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情况且易于被农民所接受的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在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明确后,通过开展技术下乡、宣传讲座、等方式,加大可持续农业经济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提高农民对可持续农业经济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推动我国可持续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必须切实做好领导人重经济、轻环保思想理念转变的工作,通过培养领导干部底线思维的方式,确保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始终处在可控的范围内。

(二)建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作为当前我国农业经济转型发展以及优化的一种积极尝试,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全面推广,不仅有助于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积极作用。由于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对农业设施与技术的应用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所以,农业部门在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时,必须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以及专业人才,发挥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农业活动方式以及农业生产环境转变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带动地區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了确保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顺利完成,相关部门必须根据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以及优惠政策等,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制度方面的保障。正是因为可持续经济背景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因此相关部门必须以谨慎、细致且合理的态度积极的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三)推动生产和能源结构的共同可持续转化

生产结构是决定一个国家农业发展前景与高度的关键因素,而资源结构则与生产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与促进的关系。随着我国社会逐步进入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阶段,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已经成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农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不仅是造成农产品生产质量和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挫伤了农民生产种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的还会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做好农业产业机构融合、优化的工作,促进农业产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稳步提高,才能达到提高农业产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的目的。

三、结束语

总之,可持续经济不仅是农业产业转型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可持续转型机制和制度,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周胜福.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思考[J].江西农业,2019,14:124+126.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转变发展
区域发展篇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