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对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2020-06-11吴宇红
吴宇红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对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入院治疗的患者妊娠糖尿病60例,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各有30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接受门冬胰岛素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比患者血糖水平、临床指标以及新生儿状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其新生儿情况较对照组患者好,各项临床指标得到改善,整体疗效较佳,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接受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能有效的改善血糖水平,保障母婴健康,对其各项临床治疗的改善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母婴结局
[中图分类号] R714.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4(a)-0049-02
妊娠糖尿病属于妊娠期并发症,可导致患者的血糖升高,对患者的分娩结局有一定的影响,故而必须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进而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標,保证母婴健康,改良分娩结局。由于妊娠期女性较为特殊,此时期用药治疗需要十分谨慎,故而在治疗妊娠糖尿病时,既要考虑疗效,又要保证孕妇用药安全性。常规的干预措施是采取饮食干预以及运动干预,但是干预效果欠佳,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药物治疗,让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不仅能够改良妊娠结局,还能控制血糖,疗效较为满意[1]。该次研究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照组30例接受门冬胰岛素治疗,而研究组30例患者,则接受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入院治疗的妊娠糖尿病患者60例,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各有30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中,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为(32.82±1.22)岁;研究组患者中,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为(32.55±1.84)岁。该次研究在开始入组之前,已经取得医学伦理会批准,所收集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参考《妇产科学》[2]对于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对该次研究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够按照研究要求完成随访;③无精神疾病、意识障碍。
排除标准:①近3周之内接受过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治疗;②对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药物过敏;③同时伴有恶性肿瘤、急性感染、严重肝肾功能疾病、严重心脏疾病等;④拒绝参与该次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干预,给予其饮食干预以及运动干预,加强健康宣教;对照组患者接受门冬胰岛素(批准文号:S20100049)治疗,在每次晚餐之前,皮下注射,初始治疗剂量控制在0.2~0.3 IU/(kg·d);研究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门冬胰岛素治疗方法同对照组,让患者口服盐酸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20065984),2次/d,0.5g/次,连续治疗直至分娩。
1.3 观察指标
根据研究要求,将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总胆固醇、总胆红素、尿酸、尿微量蛋白水平以及新生儿总胆固醇、总胆红素、尿酸、尿微量蛋白水平统计记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数据,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研究组患者的总胆固醇、总胆红素、尿酸、尿微量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新生儿情况,研究组新生儿低血糖、黄疸以及呼吸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妊娠糖尿病[3]属于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血糖处于波动状态,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对孕妇的分娩结局有一定的影响,采取饮食干预以及运动干预能够有效地调节血糖,但是无法保证血糖达标,故而采取药物治疗十分必要。胰岛素是临床上降糖效果较佳的一种药物,不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无影响,故而运用于妊娠糖尿病中安全性得到保证,也是治疗该疾病的理想药物[4]。但是使用胰岛素治疗时,需要反复注射,部分患者的依从性不佳,故而导致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效果受到影响[5]。有学者指出[6],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让其服用二甲双胍,不仅可以控制血糖,还能改良妊娠结局,二甲双胍属于口服降糖药,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对于血糖的耐受性,降低餐后血糖以及空腹血糖,同时还能降低肝糖的产生,降低肠道对糖的吸收,与门冬胰岛素共同使用,能够提升外周血糖的摄取和利用,进而提升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7-8]。该次研究中,研究组人员统计两组患者在未治疗前的血糖水平,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无差异,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血糖均得到控制,但是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研究组患者的总胆固醇、总胆红素、尿酸、尿微量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状况,研究组患者中,新生儿低血糖、黄疸以及呼吸窘迫发生率仅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0.00%)(P<0.05),整体疗效较佳。
综上所述,妊娠糖尿病患者接受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血糖水平,保障母婴健康,对其各项临床治疗的改善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邹惠琼,张丹丹,杨键.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及对TBIL、UA、mA1b和血糖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8):1715-1718.
[2] 兰瑞红,龚护民.格列苯脲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及对患者Irisin和人源甘丙肽水平表达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9,29(5):112-116.
[3] 詹凌圣,胡卫红.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1):1732-1734.
[4] 帅玉华.格列苯脲联合胰岛素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4):3175-3178.
[5] 高丽娟,贾维宁.丙硫氧嘧啶、甲硫咪唑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妊娠结局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比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2):188-191,195.
[6] 王芳.FPG、2 hPG指导下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6):107-109.
[7] 刘金杨,张成,叶宏平.运动联合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抵抗、血清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9,19(7):1025-1027,1030.
[8] 戴丽珍.门冬胰岛素联合葛根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血脂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3):451-452.
(收稿日期:20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