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参在《医方类聚》中的配伍规律研究

2020-06-11吴俊良王佳王若琳王位朱浩陈曦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方剂人参

吴俊良 王佳 王若琳 王位 朱浩 陈曦

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医方类聚》中包含人参的内服方剂,探索人参的配伍规律。方法  收集《医方类聚》中应用人参治疗内科疾病的方剂,对方剂中出现药物的所属类别、常用药物的分类和使用次数、补虚药详细药物情况、高频使用剂型进行分析。结果  人参在方剂中最常配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等;与人参配伍的高频药物依次为甘草、茯苓、白术、陈皮、肉桂等,所属类别依次为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温里药等;与人参配伍的补虚药中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均较为常见;包含人参的内服方剂常用剂型有5种,其中,散剂和汤剂使用频率最高。结论  《医方类聚》中人参配伍规律的研究能为其临床组方配伍提供帮助和指导,从而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人参;《医方类聚》;方剂;配伍规律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20)03-000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ompatibility law of 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by studying the prescriptions containing 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in Yi Fang Lei Ju. Methods Prescriptions containing 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were collected. Types, classification and frequency of commonly used medicine, the detailed medication of tonifying deficiency medicines, and the use of high-frequency form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types of medicines most commonly compatible with 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in prescriptions were tonifying deficiency medicine, heat-clearing medicine, phlegm-relieving cough and asthma-reducing medicine, relieving the exterior syndromes medicine, blood circulation-activating and stasis-relieving medicine, etc., the high frequency medicines compatible with 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were 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Poria, As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 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ium, and Cinnamomi Cortex, which belonged to tonifying deficiency medicine, diuretics for eliminating dampness, regulating qi medicine, and warming interior medicine, etc., the tonifying deficiency medicines compatible with 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were tonifying qi medicine, nourishing blood medicine, nourishing yin medicine and tonifying yang medicine. There were 5 commonly used forms containing 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among which powder and decoction were with the highest frequency. Conclusion Study on compatibility law of 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in Yi Fang Lei Ju can help and guide clinical prescription and compatibility, in order to play a better role.

Key words: 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Yi Fang Lei Ju; prescriptions; compatibility law

人參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据其记载: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载: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2]。其应用的疾病不同,配伍的药物不同,发挥的功效也不相同。吉林省作为人参的道地产区之一,有着丰富的人参文化和临床研究经验。

《医方类聚》是一部大型方剂学专著,原书共365卷,由朝鲜金礼蒙等撰于1443年,初刊于1465年,现原书已佚。1861年,日本用活字排印了266卷,现存世262卷。该书汇辑了150余部中国明代以前的著名医书及1部朝鲜古代医书,载方50 000余首。包含医学总论、五脏、风寒暑湿及伤寒的证治,眼、齿、咽喉、口舌、耳、鼻、头面疾患证治,身形、脏腑、内科杂病及中恶、解毒、虫兽伤等证治,皮肤、外科诸病及急救、养生、妇产诸病证治,小儿诸病证治。全书分类较细,资料丰富,并大多辑录原文,是一部大型的医学类书,其中对于人参各种应用的记载甚为广泛。本研究通过对《医方类聚》中含有人参的方剂进行配伍规律、常用剂型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扩展人参的应用范围,为我国人参产业发展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使用《医方类聚》光盘版[3]为数据来源。以“人参”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方剂导入Excel 2007进行汇总,建立数据表。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有详细症状及完整药物组成,且单纯采用中药内服治疗;检索词“人参”仅出现在方剂主体内容中;治疗疾病为内科疾病。

1.2.2  排除标准  方名及药物组成完全相同的方剂,剔除后出现者;检索词“人参”出现在整段文字当中,并未出现在方剂组成字段;用法为外用的方剂。

1.3  数据表分类整理

分别以方剂名称、剂型、用量、组成、主治、治法为字段名,将方剂进行分类整理。按照《中药学》[4]教材及《中药大辞典》[5]将方剂中出现的药物名称统一,并按照《中药学》教材中的药物类别将方剂中的药物进行分类,对于未列入教材的药物,根据《中药大辞典》《中医大辞典》[6]、《本草纲目》[7]中标明的功效主治,结合笔者的中医学专业知识进行自主分类。

1.4  数据排序分析

在药物数据表中,按照“所属类别”字段对所有药物分类,并计算其使用频数和频率。根据“所属类别”查找出现次数最多的药物。在“剂型”字段进行排序,然后进行分类汇总,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剂型。按照“用量”字段,查看使用人参的最大剂量。

2  结果

2.1  常用配伍药物类别统计

本次研究共收集有效方剂715首,涉及药物331味,包括《中药学》教材收录药物244味,未收录药物87味,根据功效可分为21类。人参与各类药物配伍的详细情况见表1(未列入教材的药物暂不分类)。

《医方类聚》中与人参配伍频率最高的药物类别是补虚药,包含药物31味;其次分别为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和活血化瘀药,包含药物数量分别为28、23、21、15味。

2.2  常用配伍药物频数及频率统计

对331味常用配伍药物的频数及频率进行统计,所有药物的使用次数共计6 436次,其中使用频率>1%的药物频数及频率统计结果见表2。

在所涉及的331味药物中,共有21味药物的使用频率>1%,为高频药物。其中,使用频率>5%的药物仅有1味(甘草);使用频率在3%~5%的药物有2味(茯苓、白术);使用频率在1%~3%的药物有18味。对上述21味与人参配伍高频药物的所屬类别进行统计,结果见表3。

从表3可知,与人参配伍的高频药物涉及多个类别,其中,人参与补虚药的配伍使用次数最高,为1 055次,其他还包括温里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说明人参配伍应用十分广泛。

2.3  人参与补虚药配伍的详细情况

补虚药又可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4类,对所有与人参配伍的补虚药进行详细分类,并统计各药物的使用频数。具体药物所属类别及使用次数见表4。

在所有与人参配伍的补虚药中,有31味药物被《中药学》教材收录,还有5味未被教材收录的药物,分别是糯米、雁肪、猪肝、羊髓和羊肾。与人参配伍的补虚药共36味,使用次数共计1 316次,占所有药物使用次数的20.4%,其中补气药使用次数最多,补阳药使用药味最多,说明《医方类聚》中应用人参偏于补气、补阳。

2.4  高频使用剂型统计

古代常用中药剂型包括丸、散、膏、丹、汤等,还有特殊剂型酒、露、饮、胶、茶、糕、锭、线、条、棒、钉、灸、熨、糊等,此次研究发现包含人参的内服方剂所使用的剂型也并非一种,详情见表5。

从表5可知,包含人参的内服方剂常用剂型以散剂和汤剂为主,分别出现297和257次;其次为丸剂,使用次数为123次;膏剂和丹剂也有出现,但次数较少,均为4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常用剂型,如饮剂,也占据一定比例。

3  讨论

3.1  配伍规律

3.1.1  人参配伍补虚药  通过表1和表3发现,与人参最常见的配伍药是补虚药。对于人参发挥大补元气的功效,《神农本草经》载“主补五脏”,《药性论》载“主五脏气不足”[8],《本草纲目》载“治男妇一切虚证”[7],可见人参配伍补虚药能够加强其补元气,治疗气虚欲脱、劳伤虚损的功效。同时从表4可见,人参配伍补虚药时,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功效兼有。当需要发挥其补中益气功效时,常配伍甘草、白术、黄芪等;发挥补气生血功效时,常配伍当归、阿胶、白芍等;发挥补益肾阳功效时,常配伍杜仲、鹿茸等;发挥补气养阴生津功效时,常配伍麦冬、石斛、鳖甲等。

3.1.2  人参配伍温里药  从表1可以看出,人参配伍温里药的药物数有10味,结合表3发现,温里药虽然使用药物数量较少,但与人参配伍使用频次却较高,位于第2位。《名医别录》载人参“微温”[9],《本草备要》载人参“熟:甘,温”[10]。与附子配伍,可发挥其补气固脱、回阳救逆之功;与肉桂配伍,可助肉桂引火归元,发挥人参补肾纳气之功。

3.1.3  人参配伍利水渗湿药  人参与利水渗湿药配伍的常用药物只有茯苓1味,茯苓虽为利水渗湿药,但其味甘,善入脾经,因此临床也常取其健脾的功效。由于其健脾力弱,在使用时常与人参配伍,二者相须为用,能增强健脾补中之力,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证。

3.1.4  人参配伍理气药  由于理气药多芳香辛燥,易伤津耗气,故常配伍人参,以达到理气而不耗气、补气而不壅滞、脾胃调和、升降有权之效。人参常配伍的理气药有陈皮、木香、枳壳。

3.1.5  人参配伍化痰止咳平喘药  由表3可见,人参常配伍的化痰止咳平喘药为半夏和桔梗。但这2味药与人参配伍时,却并不取其化痰止咳平喘之功。半夏入脾、胃二经,善治脾胃虚弱,运化无力,食少便溏,故半夏有益气健脾之功[11]。与人参配伍,既可增强益气健脾之功,又可达到补而不滞的效果。桔梗入肺、胃经,与人参合用,一可载药上行,助人参健脾之功;二可提升宗气,助人参补心肺气虚。

3.2  人参用药部位

临床绝大多数使用去芦的人参,一般认为人参燥烈之性在其芦头,所以在阴虚热盛或气津两伤等证的治疗上皆去芦。不过,在本次研究中却发现,有9首方剂专门使用人参芦。例如,治热病头痛,四肢烦疼,宜服取吐散方:人参芦头(半两),柴胡(一分,去苗),川大黄(一分,锉碎,微炒),茵陈(一分),恒山(半两),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治痰厥头痛,宜吐之方:茶末(四钱),灯心(一束),人参芦头(一分);治疟往来寒热,作时面色青黄,宜以人参散吐方:人参芦头(半两),恒山(半两),甘草(半两,生用),灯心(三大束),陈橘皮(一分,汤浸,去白瓤,焙),茶末(二钱)。这些方剂均有催吐痰饮之功。因此,今后在临床需要发挥催吐痰饮之功时,不仅可以使用瓜蒌散,对于身体素虚之人的痰涎壅盛,亦可采用参芦散进行催吐。

3.3  人参用药剂量

人参入药,最常见的剂型是散剂和汤剂。在散剂中,用量最大为15两(犀角人参散)。根据检索词“人参”检出的所有内容中,均为如何使用人参的描述,并未发现有明顯表述不可用人参的情况,所以我们认为人参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在处方中使用,但在其用量方面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4  小结

人参的主要功效是补五脏和大补元气,与人参配伍药物数量最多的分别是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及活血化瘀药等;而与人参配伍的高频药物所属类别分别是补虚药、温里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等。了解人参的不同配伍规律及常用配伍药物,可为人参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配伍指导,从而更好地发挥人参的功效,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顾观光.神农本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8.

[3] 金礼蒙.医方类聚[M/CD].长沙: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2004.

[4]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5]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 第2版 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6] 李经纬.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7] 李时珍.本草纲目[M].张守康,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

[8] 甄权.药性论[M].芜湖:皖南医学院科研科,1983.

[9] 陶弘景.名医别录(辑校本)[M].尚志钧,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

[10] 汪昂.本草备要[M].郑金生,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1] 周志恒.半夏在方剂配伍中的作用[J].光明中医,2011,26(11): 2349-2351.

(收稿日期:2019-10-30)

(修回日期:2019-12-11;编辑:郑宏)

猜你喜欢

方剂人参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何谓中医“七方”
中医有“七方”
人参娃娃
民族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概况
浅析小柴胡汤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胡萝卜为什么被称为“小人参”
胡萝卜为什么被称为“小人参”
中医治疗Meige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综述
仲景辛味药配伍规律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