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2020-06-11苏勇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恩施市工作日市场主体

苏勇

 

营商环境是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是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活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近几年来,湖北省恩施市以营造“全国一流、全省最优、全州第一”營商环境为目标,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厚植商事制度和服务供给优势,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018年,恩施市营商环境在全州排名第一。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恩施市连续四年位列31个生态功能类县市前二名。2019年,恩施市更是先后获评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

一、恩施市做好“四个坚持”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为着力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恩施市突出抓好“四个坚持”,不断优化制度和政策环境、政务服务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及政商交往环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坚持高位推动,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摆在优先发展位置,做好高位推动。一是突出建章立制。制定《恩施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明确近三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目标任务,并专门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联席会议、专班推进、检查督办、工作通报和投诉举报五大工作机制,形成高位推动、合力推进。二是优化政策配套。近年来,围绕实体经济发展,先后出台了《恩施市关于支持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恩施市鼓励工业经济发展的奖励办法(修订)》《恩施市产业园区及标准厂房管理实施细则》《恩施市工业用地供给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形成“一意见一办法两细则”政策体系,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坚持深化改革,营造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互联网”改革,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一是推进“只进一扇门”,提升归集度。发挥州市同城优势,整合州、市窗口单位进驻恩施市民之家,做到“应进必进、进必授权”。目前,全市989项依申请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市级200个以上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二是推进“一网全覆盖”,形成加速度。加强工作突破,推动市、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事项向网上办事大厅集中。市级层面有382项依申请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乡镇2444项、村级3463项实现全程网办,实现率达100%。三是推进“一次不用跑”,提高满意度。实行“政务服务+邮寄送达”模式,最大化“让群众少跑路”。2019年市财政安排35万元用于免费快递服务,预计全年免费邮寄业务量3万余件。此外,还整合各类热线电话,州市共建恩施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成为州、市政府收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的重要平台。

(三)坚持简政放权,营造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

进一步抓好简政放权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一是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务院、省、州政府文件精神,先后十次取消、调整行政许可事项。目前,全市行政审批事项仅保留207项,更加突出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二是着力减税降费。从2019年5月1日开始,将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分别从20%和19%下调至16%,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2019年来,累计减免金额达2.24亿元,有力减轻了企业负担。三是简化审批程序。实施并联审批、容缺预审、先建后验等模式,极大压缩了企业办事时间。已有6个部门8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并联审批”,审批提速50%以上。

(四)坚持优化服务,营造亲清的政商交往环境

为破解招商引资落地难的问题,建立“四个一”项目服务工作机制,即1位牵头市级领导、1个秘书单位、1名秘书、1份项目工作清单,为招商引资项目做好“保姆式”服务。全市共有23名项目秘书“一对一”领办、代办、协办23个重点招商项目,推进招商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42名市级领导各联系1个工业项目、1家工业企业,76名科级干部对口联系78家工业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针对市场主体反映比较强烈的办证难、融资难、负担重等突出问题,积极开展银政企对接会,并成立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担保,设立实体经济发展专项基金,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促进了市场主体培育

在企业开办时限上,新开办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3个重要环节均压缩到0.5个工作日以内,社保登记即到即办,全流程办理时间从原8个工作日提速至3个工作日以内。在不动产登记上,已实现“1234”限时办结,即二手房转移登记、抵押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商品房转移登记2个工作日办结,实体经济3个工作日办结或上门服务,一般登记4个工作日办结。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上,备案类项目立项从3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施工许可审批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全市市场主体总量已超过6万家,实有市场主体总量、企业类市场主体总量、新登记市场主体总量、新登记企业类市场主体总量增长率均高于全州平均水平。

(二)加快了招商项目落地

通过秘书帮办、领办代办、检查督办等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推进,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单位打前站,工作协调力度大大增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率明显加快。2019年1至9月,全市亿元以上招商项目新签约7个、新开工11个、正在洽谈14个,还首次引进了中国制造500强红太阳集团落户龙凤低碳产业园,投资28亿元发展富硒健康产业。一大批历史遗留的招商引资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如伟宏矿业是恩施州2006年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因征地拆迁、林地报批等各方面困难和问题一直未正常运行投产。2018年,在市产业发展监督执纪专班督办下,打通“中硬阻”,用5个月时间解决了棘手问题,企业发展平稳,每年可稳定提供税收2500万元。

(三)提高了城市竞争实力

营商环境的改善,首先提升了城市的软实力。随着各项办事流程的优化,办事效率的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大大降低,干事创业的可获得感显著提升,對恩施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更强,这也是许多企业愿意长期扎根恩施的重要原因。通过各项为民务实高效服务的实施,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矛盾发生率显著下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其次,营商环境的改善,也在激发实体经济发展活力。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恩施市在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稳居生态功能类县市第一,2018年虽调整了考核指标体系,恩施市仍位居第二名。恩施市已成为武陵山区绿色发展的排头兵和典范。

三、用优质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启示

国务院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第一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体现国家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从恩施市实践来看,抓好新时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需要树立四种意识。

(一)要树立整体推动、久久为功意识

营商环境涉及面广,仅靠个别部门推动“独木难支”,必须提高站位,从整体上进行推动,并长期坚持,久久为功。恩施市建立了以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为主导的高位推动机制,并实际运作,尤其是将营商环境督查与纪检监察工作相结合,有力调动了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工作推进力度大,突破快,效果好。下一步,要保持好这种势头,一抓到底,积小变为大变,实现质的变化,争取更大突破。

(二)要树立换位思考、主动服务意识

优化营商环境,归根到底是为市场主体服务的。要坚持市场主体的主体地位,从市场主体发展的需要上着眼,把是否有利于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是否有利于提高群众获得感,是否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旨趣。要树立好换位思考意识和主动服务意识,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企业发展现状,突出解决好企业发展遇到的难题,破解束缚实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三)要树立放管结合、强化监管意识

“放”和“管”是优化营商环境之一体两面,必须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当前,各地束缚经济发展的障碍还有很多,适度放权、放松准入门槛成为当务之急。事实上,从恩施市来看,适度放开的改革举措往往更加受到欢迎和期待。但放松准入门槛并不意味着不再监管,而是对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更加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工作突破和创新,建立新型监管体制机制,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

(四)要树立依靠法律、以法治商意识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国家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就是在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要通过健康的法治来优化营商环境。各地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时,也要积极跟进,在大胆进行工作突破和制度创新时,也要注意通过规范化、法制化的形式,把好的经验做法巩固下来,变成可长期依循的参与规则和秩序规范,减少因主观作为的偶然性带来的不确定性,实现以法治商,依法经商。

(作者为恩施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猜你喜欢

恩施市工作日市场主体
小微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折射发展信心
坚定信念跟党走脱贫致富奔小康
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超1亿户
对于马克思关于工作日的思考
关于休闲的量的问题的考察
恩施市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工作探讨
恩施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对《资本论》中工作日问题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