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视阈下网络政治文化育人研究
2020-06-11吴婷
吴婷
摘要:党内政治文化集中体现政党的灵魂皈依和深层内核,为政治实践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以优秀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赋予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崇高信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塑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红色气质;以革命文化为“源”,涵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心性;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体”,实现党内政治文化创新升华。
关键词:政治文化 网络文化育人 媒体融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合视阈下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机理及其实现研究”(项目编号:17JDSZ1010)的阶段性成果;2019年江苏理工学院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专项重点项目“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才塑魂研究”(项目编号:KYY19504)的阶段性成果。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重塑清明政治生态,既是坚持文化自信这一“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的必然要求,凝聚全面从严治党的文化力量,也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文化在凝聚人、鼓舞人、指引人、发展人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可以为高校师生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强大的精神动力与科学的价值导向。用党内政治文化来“以文化人”,发挥党内文化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布局中具有牵头管总的统领性作用,就要融通党的优良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先进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并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思想引领和实践推动作用,以此影响和感染青年师生,积极推动高校网络育人、文化育人事业繁荣发展。
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深入研判当前形势任务,强化使命担当、完成伟大事业的必然选择,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不忘初心使命,全面从严治党是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战略决策。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和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民主革命时期,延安整风在全党范围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解放战争时期,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澤东同志提出党风建设的“两个务必”;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强调:“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在党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厚植执政基础,全面从严治党是把握国际国内大局、锻造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判断。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党的状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严峻挑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治国理政水平,我们党自身建设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艰巨。“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地被历史淘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全面审视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锻造坚强领导核心。
完成伟大事业,全面从严治党承载新使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保驾护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战略指引。当前,我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响脱贫攻坚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将党的各项建设有机联系起来、协同发挥党的各项建设合力作用,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地位。打赢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谱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崭新篇章,就要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能力、动员组织能力、驾驭复杂矛盾能力。没有全面从严治党,这一切就无从谈起。
以优秀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在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引领下,高校应涵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育人氛围,筑牢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堡垒,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自信;让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红色基因。准确把握文化的基本要素,从而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新时代的飞跃。
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赋予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崇高信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一面旗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为大学生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力量和价值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崇高信仰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强大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扬党的精神旗帜,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视为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关键,就是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新时代,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培厚“立德树人、成长成才”的良好生态土壤,筑牢理想信念之魂,在“95后”“00后”“互联网原住民”头脑中构建“红色堡垒”,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洪流中把脉红色文化的源与流,建构理想信念的信仰堡垒,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文化要实现承继和弘扬,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以此润养心田、凝聚共识,集中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皈依、精神面貌和实际作为。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塑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红色气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文化思想,是共产党人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中华优秀传统温厚的涵育和滋养中,党内政治文化形成和发展起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最丰富的精神宝库。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是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文化形态,彰显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光芒,日益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大潮之中,并成为共产党人砥砺成长的重要题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心同行,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坚实支撑。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出丰富广博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养提供新的视角、新的载体和新的方法。当前倡导符合时代要求的党内政治文化,必须着力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地位作用,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以革命文化为“源”,涵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心性。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中创造形成的特殊文化类型,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源头。可以说,革命文化积累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基础,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的强力之基。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革命文化蕴含了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纯洁的道德品质、爱国主义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等内容,曾经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革命理想而奋斗。这些因素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有力武器。“在革命实践中积淀下来的红色文化,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更使得中国人的精神脊梁高昂挺立。”革命文化应成为大学生永不变色的红色基因、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文化须臾不能缺的精气神。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体”,实现党内政治文化创新升华。先进文化具有物质力量難以匹敌的、以无形胜有形的穿透力和耐久力,可以激发跨越代际归属意识,从而形成维护国家统一、维系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在的精神财富扩展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使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核心价值观代代相传,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影响力。用先进文化的自觉自信引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活网络红色文化,实现网络文化的不断净化和创新升华,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引领,辅之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改革创新为内生动力,以实现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发展为最终落脚点,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利用新媒体创新为当代青年供给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强大的前进定力。(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 常州市委宣传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
2.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2016 年版)》,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01页。
3.冯灵芝,周显信:《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的三重维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札记》,《南京社会科学》,2017(12)。
4.张羽程:《融合视阈下网络文化育人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