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侗地区传统木构民居现代适应性研究
2020-06-11秦炜
秦炜
摘 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各地的传统村落以及传承当地文化方面,都面临了巨大的危机和挑战。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切实加大投入和保护力度”,国家文物局、文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
在这样的大局势下,本文以传统木构民居的现代适应发展为落脚点,切实从村民的角度出发,在保留乡村文化和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发展振兴乡村,缩短城乡经济差距,挖掘传统文化色彩,以广西三江县平寨为例子,进行实地调研报告总结。
关键词:壮侗地区;木构民居;现代适应性
文章编号:2095-4085(2020)04-0035-02
1 三江县环境状态
三江县平岩村自然环境依山傍水,生态环境较好。这种特殊的地域环境、气候环境孕育了三江侗乡人独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区域特色的文化体系,其中干栏式木构建筑就是其典型代表。传统的壮侗族木构民居甚至有百年的历史,其建造工艺与文化底蕴都是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财富。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属于亚热带岭南湿润气候区,山地谷地气候区,春夏两季为降雨的高峰期。三江县日照较少,又属于季风气候区,全年风向以东北偏北风较多,霜雪期较短,水系丰富。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动物资源。壮乡又被称为百节之乡,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最大程度上保持着原汁原味传统少数民族特色的居住环境,原生民族风情特色浓郁。从堂屋的布局规划、火塘的使用状态等方面看,部分居民还保持着传统的生活状态。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三江县的平寨。平寨位于林溪水河北岸,村寨以种植糯稻为主经济作物。寨子内有五条主要道路,均由石板铺砌,有的石板路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将近一周的实地调研过程中,从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建筑风格、生活习惯以及文化特色等方面对平寨进行全面的了解。
2 三江县传统木构民居现状
三江县交通较为不便,建筑原材料获取也比较困难,为适应地域气候环境,解决基本建筑材料获取等问题,干栏式木楼成为当地民居的主要样式。传统木构民居采用穿斗式构架,以榫卯连接木材,搭建房屋。但是由于传统木构民居隔音效果差,易发生火灾,建筑材质不易保存等问题也由此出现,加之现代化生活潮流的冲击,传统木楼在功能上、结构上都已经无法满足村民们的生活需要,当地村民开始自发性的对传统木楼进行改造。村民自发性的改建活动导致传统的木构民居等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因此对传统木构民居的保护传承以及科学、合理的改造、改建势在必行。
通过调查发现,传统木构民居中的火塘只具备炊事、取暖、照明三种功能,且火塘位于厅堂之中,使用时产生大量烟雾,造成室内空气浑浊、光线昏暗、居住体验差。部分村民在改造时,用砖混的结构设置了用于炊煮的厨房,因此传统的火塘在改造过的民居中出现率非常低。火塘被赋予了极高的精神文化价值、多种文化意蕴,但受实用价值的限制,现代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已逐渐淡出了壮侗民族的日常生活。这种具有侗族少数民族特色、具有传统特色的文化产物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进行保护传承与发展。
3 传统木构民居的局限性
传统木构民居在现代化进程的适应过程中出现了大量问题。如何使传统木构民居在保持地域性风情特色的基础上,适应乡民对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追求,并使木构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的发展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帮助村民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实际需要问题,合理对居住空间进行规划,使村民居住舒适,引导村民自发的对传统木构民居进行保护与传承,是解决传统木构民居保护问题的重要途经。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传统木构民居由于受到建筑材质问题的限制,通常房屋建設的较为低矮,且木制材料容易腐烂,不易保存。交通不便建筑原材料较难获取,村民开始面临无木可伐的状态,而干栏式建筑需要大量优质的木材,在市场采购则需要耗费大量钱财,造成经济压力。现阶段村落中一部分居民在对传统木构民居进行改造时,采用砖混包木的方法,在砖混结构的基础上外包木条,以还原传统木构民居的建筑外观,这样的方法造价高,且有一部分村民使无法承受其高昂的造价。
传统的木构民居由于木制材料易被腐蚀的特性,厕所常单独置于屋外,带来极大不便。在现阶段改造中村民利用砖混结构设置了室内卫生间,以提高舒适的居住体验。传统的木构民居底层用于豢养牲畜,时代的变化、对居住环境的追求、空间舒适度的追求,豢养的空间也改为仓库,避免人畜共居一楼带来的卫生问题以及环境质量差的问题。
4 传统木构民居现代适应性改造建议
传统的干栏式建筑的底层使架空的,用来圈养牲畜、堆放杂物、设置成卫生间等。现阶段,底层架空的空间被围上了木板,改造成封闭的空间,不在圈养牲畜,主要用于堆放杂物。底层采用砖混的结构或使用当地的山石垒砌,底层改造成封闭的空间,类似于地下室,并在底层墙壁加装价格适宜的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铝膜隔热复合材料等价格亲民的防潮的产品,这样的做法可以有效提高底层空间的利用率,使用砖混、石混材料做地基墙面提高房屋的整体稳固性。居住空间可以及加装现代化家电设备,以满足居住者生活需要。晒台的出现率也大大降低,应保持晒台这种具有传统特色且还具有一定功能性的产物。传统的晒台用于存放粮食、红薯、玉米等,防止食物受潮、蛀虫等,其空间大小和设置方位受地理环境而定。提高晒台的功能性,除了储放粮食之外可以改造变成具备休闲娱乐的空间场所。
传统的木构民居电线走线安装方式上,也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消防措施也不够普及,乡民的防火意识也不太高。对于水灾、自然灾害等问题需进行具体的统计,做好灾险的规避,预防等。除此之外,还要提高乡民自发对村寨文化的保护意识,需要具体策划和思想上的引导。由于传统的木构民居,大多是全木结构,大量木材的使用,在面临火灾险情时极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因此在设置完善的消防措施方面,仍需要具体规划。要切实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的居住体验,引导村民自发的对传统木构建筑进行保护传承,引导村民自发的对自己的文化习俗进行保护,使村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对三江县平岩村进行设计改造时,要本着设计服务当代,并解决现代居民生活居住的实际问题为主。具体分析三江平岩村的现代性进度,包括其经济发展的程度,村民对现代生活模式的追求等个方面分析。在保留其地域性特色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多的当代性元素,使居民生活的更加现代,生活环境更加舒适,符合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与追求。当然在对空间、房屋进行改造的时候不要想当然的去进行,要站在居住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深入改造地,切实了解居住者的真实需要,合理有效的对空间进行组织规划,改造设计。使居住空间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居民的真正需求。在传统风格的基调上,可设计增加现代化家电设施,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舒适的居住体验,满足居民对现代化生活追求的心理。在构建房屋时可适当采用现代防潮材料,提高房屋防潮功能。要坚决保持传统村落的原始风貌,民族文化特色,在传统文化保有最大生命力的基础上,对村落进行改造设计。
5 结 语
通过此次对广西三江县平寨的实地调研,对壮侗地区的传统风俗习惯、民俗特色、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底蕴等各方面都有了深刻的了解。在学习了解壮侗地区的特色民族文化层面的探索与调研之后,对探究传统木构民居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传统木构民居对当地居民的意义,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通过建筑物对居民意义,来解读建筑,分析居民的居住习惯于生活习惯,促使在对传统木构民居建筑进行现代适应性规划时,更贴近居民的内心诉求,更符合居民的居住习惯于生活习惯,使传统木构民居的现代适应性改造更加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