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otland客滚船海上撤离系统的设计

2020-06-11陈通王可

广船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救生筏救生艇容纳

陈通 王可

(广船国际技术中心)

0 前言

海上撤离系统是一种将人员从船舶登乘甲板迅速转移到漂浮救生筏上的设备;它是高效的船舶逃生装置,可在极短时间内提供相当庞大的疏散容量,在船舶遭遇紧急状况时,乘客可利用此装置迅速进入海上的救生筏,等待救援。国际海事组织(IMO)要求客船、客滚船均要配置该系统。而我公司建造的Gotland客滚船也不例外,按照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对“短途国际航行的客船”的要求进行设计和配置。

1 海上撤离系统的组成

海上撤离系统一般由控制单元、储存箱、滑道、救生平台、和救生筏组和绑扎件等组成;其中控制单元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启动设备;储存箱是作为收纳撤离设备的空间,一般包括跳台、滑道、救生平台等;滑道用来连接船舶和救生平台,存放在储存箱内;救生平台是紧急事件中使用的可漂浮船;而Gotland客滚船的海上撤离系统,在救生筏组中选一救生筏兼作其救生平台使用。

2 Gotland客滚船海上撤离系统设计

2.1 IMO 对海上撤离系统设计的要求

按照规格书的要求,本船定义为“短途国际航行的客船”。根据1974 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第Ⅲ章第Ⅱ节第21 条第1.2 点的要求,海上撤离系统的总容量与救生艇总容量之和,应等于船上总人数的1.25 倍。具体要求见如下:

从事短程国际航行的客船应配备:

(1)符合规则第4.5 或4.6 节要求的部分封闭或全封闭救生艇,其总容量应至少能容纳船上人员总数的30%。救生艇应尽可能均等分布在船舶各舷。此外,符合规则第4.2 或4.3 节要求的气胀式或刚性救生筏的总容量,连同救生艇的总容量,应能容纳船上人员总数。这些救生筏应使用均等分布在船舶每舷的降落设备;

(2)此外,符合规则第4.2 或4.3 节要求的气胀式或刚性救生筏的总容量应至少能容纳船上人员总数的25%。这些救生筏应使用每舷至少1 台降落设备,该设备可以是按本条1.2.1 要求装设的设备,或是能在两舷均可使用的等效认可设备。但是,这些救生筏的存放不必符合第13.5 条的要求。

另外,公约还要求为船上人员总数弃船所需配备的所有救生艇筏在所有人员集合并穿妥救生衣后,应能在发出弃船信号后30min 内载足额定乘员及属具降落水面。

2.2 海上撤离系统设计配置

按照本船规格书的定义,其额定乘员为1730 人。根据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要求,救生艇至少应容纳1730 x 30%=519 人,实际救生艇可载员600 人(4 艘150 人救生艇,左右各二);故海上撤离系统的总容量应不小于1563 人(1.25x 船上的总人数-救生艇总容量=1.25x1730-600=1563 人);考虑到满足SOLAS 公约关于弃船时,30min 内载足额定乘员需撤离并降落至水面的要求和本船上各主竖区人员分布情况,其海上撤离系统在七甲板两舷主竖区2 和3 之间以及3 和4 之间分别配置了A 型、B 型海上撤离系统共4 套(见图1),共可容纳1732人;其中A 型海上撤离系统配置了153 人救生筏3个,可容纳459 人;而B 型海上撤离系统配置了153人救生筏1 个,101 人救生筏2 个,可容纳407 人。本船海上撤离系统由控制单元、储存箱、滑道、救生筏组和绑扎件等组成,A 型、B 型海上撤离系统均从筏组中选用一个153 人的救生筏作为母筏兼作救生平台,其两者的差异仅在救生筏组配置。

2.3 海上撤离系统的布置设计

2.3.1 布置设计原则要求

海上撤离系统的布置是否合理,为确保其功能的实现,更好满足相关规范公约的要求,其布置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要求:

(1)海上撤离系统应设在易于起居和工作区域到达的地方;

图1 平面布置图

图2 自由漂浮装置

(2)海上撤离系统应布置在能安全降落的位置,应特别注意离开推进器及船体陡斜悬空部分,以尽可能使海上撤离系统能从船舷平直部分降落下水;

(3)海上撤离系统的登乘站和最轻载航行水线之间的船侧不应有任何开口,并应设有保护该系统免受任何突出物影响的设施;

(4)海上撤离系统的存放应使通道或平台,或其存放或操作装置均不会妨碍任何其他救生设备在任何其他降落站的操作;

图3 主视图

图4 主视图

(5)抛落筏的存放在船舶纵倾至10°,以及向任何一舷横倾达20°的不利状态下,在船上予以布放;

(6)如救生筏组和存放箱(含主筏)的顶部有船体结构遮挡,必须在筏组存放架、存放箱(含主筏)与船体结构之间向舷侧方向设置自由漂浮装置,以便船舶在下沉过程中救生筏能够自浮出水面。

2.3.2 布置设计具体措施

基于上述的海上撤离系统布置设计原则要求,海上撤离系统布置设计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1)优化设计,力求布置更优。结合该船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方案比较来布置优化,最终确定A型海上撤离系统布置在7 甲板2 区与3 区之间FR156~FR165 的左右舷,其中2 个抛投筏布置在9甲板的露天甲板;B 型海上撤离系统布置在7 甲板3区与4 区之间FR90-FR96 的左右舷,其中2 个抛落筏布置在9 甲板的露天甲板,具体分布分别见图1、图3 和图4。这使得两个海上撤离系统的跳台紧靠近集合站,更好地满足公约对人员撤离的时间要求;另外其布置位置处于在船舶的舯部,该部位的船体外板比较平直,并远离推进器及船体陡斜悬空部分,有利于系统的安全降落,这在实船海上撤离系统的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2)加强专业协调,确保系统功能实现。注重专业间协调,加强干涉处理,确保布置设计合理;在滑道、导轨等设施的外板处避免了有设置舷门、百叶窗、舷外排出口以及各种凸出物的情况,确保滑道、导轨等设施的顺利安装;另外设置了独立的操作区域,远离其他救生设备的存放位置,彼此互不干扰,不妨碍到任何其他救生设备的操作,保证了海上撤离系统功能的实现;同时还保证了撤离区域甲板面积的要求。

(3)在存放箱顶部的船体甲板下方设置了自由漂浮装置,见图2。

除此之外,还通过画图法验证了其布置位置可满足关于“抛落筏的存放在船舶纵倾至10°,以及向任何一舷横倾达20°的不利状态下,在船上予以布放;”的要求,并考虑到在船舶纵倾至10°的情况下抛落筏抛落至水面,避免落在已经展开的救生平台或主筏上,见图3 和图4。

3 结束语

救生系统对客船、客滚船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海上撤离系统是救生系统的重要组成,故船级社、船东、挂旗国政府对此尤为关注。通过Gotland客滚船海上撤离系统的成功应用,使我们对该系统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积累了经验,对今后客滚船及邮轮的设计提供了更大的帮助。

猜你喜欢

救生筏救生艇容纳
海洋渔船气胀式救生筏安装质量分析
“平安号”水上救生艇
国内海洋渔业船舶气胀式救生筏使用研究分析和建议
气胀式救生筏存放要点和常见问题
自充气救生筏
IMO同意有关全封闭救生艇通风要求的草案
智珠
中海油服获救生艇释放钩新型专利证书
一切
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