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损伤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早期Vojta疗法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0-06-11尹利霞薛艳利陶维娜
尹利霞 薛艳利 陶维娜
小儿脑损伤综合征的产生,是出生30 d内由难产、早产、窒息等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与脑瘫有着本质区别[1]。由于患儿存在四肢运动功能障碍,还伴随听觉、语言、精神障碍,以及癫痫、行为异常等表现,会给患儿的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危害终身[2]。目前临床中常采用神经生理学疗法进行早期干预,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但是效果存在局限性,而且肌张力较高的患儿不适用,所以需要再展开综合康复训练。此次我院就为了探究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的效果而展开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2例小儿脑损伤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时采用数字标注法,两组各36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2个月~2岁,平均年龄(0.98±0.24)岁,致病因素:18例意外损伤,12例病毒或细菌感染,6例缺血缺氧;研究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个月~2岁,平均年龄(0.87±0.35)岁,致病因素:16例意外损伤,13例病毒或细菌感染,7例缺血缺氧。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符合对比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经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检查确诊;均存在智力障碍、姿势异常、异常运动、肌张力低或高等表现;患儿家属了解此次研究,自愿参与并签订书面协议书。
1.3 排除标准 先天性疾病者;脑发育畸形者;遗传代谢性疾病者;肌源性疾病者;一过性运动功能障碍者。
1.4 方法 对照组患儿单独应用早期Vojta疗法治疗,而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具体内容如下。
1.4.1 早期Vojta疗法 通过拇指对患儿辅助诱发带和主诱发带的刺激点进行按压,其中辅助诱发带能促进远隔部肌肉及局部肢体肌肉答应反应,主诱发带能促进答应运动;依据患儿实际情况进行反射性腹爬(R-K)、发射性翻身(R-U),期间要时刻关注患儿神态、面色情况,以便调整按压的力度,30 min/次,2次/d,6次/周,连续治疗3个月。
1.4.2 综合康复训练 ①语言功能训练及心理引导:与患儿进行对话,通过语言刺激患儿的表达欲望,懂得用语言表达情绪;还要掌握患儿的心理变化,进行针对性的安抚,此过程中需要给予患儿足够的耐心。②大运动训练:在翻身练习时引导患儿从腹爬转向手膝位爬,以增强骨盆控制能力,还可以指导患儿向跪立位、站位转化,如果患儿行走迟缓,可以展开上下楼梯、单腿负重等练习;在坐位练习时患儿骨盆保持坐立姿势,同时在玩具引导下进行身躯、躯干回旋、坐位平衡等训练,如果患儿肌张力低,将患儿腰部、胸部扶住再进行练习,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患儿年龄调整。③精细运动训练:选取患儿喜爱的能够抓握的玩具,引导其进行扔、捏、抓,还可以选择可变性的玩具,患儿通过抓握让其变形。此项训练40 min/次,2~3次/d,连续治疗3个月。
1.5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 两组患儿均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进行测试,使用盖塞尔智力量表,包括个人社交、语言、精细运动、大运动能力、适应性,单项最高分值100分,得分越高智力越高。
同时,在治疗3个月时进行治疗效果判定,患儿的发育顺序基本正常,肌张力、异常姿势明显改善,肢体运动时有一过性停顿,反应能力尚可,智力测评明显提升,则为显效;患儿的发育顺序、肌张力、异常姿势、肢体运动、智力测评均有所改善,则为有效;达不到以上标准,则为无效。
1.6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1.0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盖塞尔智力评分比较治疗前个人社交、语言、精细运动、大运动能力、适应性各项评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远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盖塞尔智力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盖塞尔智力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个人社交 语言 精细运动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6 54.97±12.64 95.47±5.81 58.06±12.42 93.42±10.36 46.28±3.53 80.31±2.64对照组 36 54.05±12.73 86.09±6.34 58.46±12.51 82.61±10.54 46.73±3.16 65.29±6.43 t值 0.308 6.545 0.136 4.389 0.569 12.96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大运动能力 适应性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6 60.82±8.46 91.36±6.52 62.47±8.16 80.53±9.15对照组 36 60.71±8.15 82.47±8.84 62.52±8.35 70.84±8.63 t值 0.056 4.856 0.026 4.622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目前临床中小儿脑损伤综合征患儿逐渐增多,由于其危害性较大,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1岁以内是婴幼儿脑功能系统迅速发育的时期,脑组织有着较强的可塑性,脑结构、脑功能充足和代偿能力较强[3]。在此时进行干预,能促进小脑皮层、大脑皮层移行的恢复,让其与脑神经细胞的功能代偿相适应,尽早恢复受损的脑神经细胞能量代谢功能,保护神经细胞,避免继续坏死[4]。
目前临床干预方法呈多样性,包括Vojta疗法、音乐疗法、营养神经药、康复疗法、针灸、推拿、高压氧治疗等,其中Vojta是常用方法,是根据脑组织可塑性原理,对患儿诱发带进行刺激,加速脑髓化,增强突触间传导能力,强化时间和空间感,促进肌肉收缩方向转换[5],刺激抬起动作、相运动、支持性等,向中枢神经系统传入运动冲动,由此让肢体出现运动反应,进而诱导患儿的全身、局部反射性运动,提高肢体运动能力,改善异常姿势[6]。不过Vojta疗法只对患儿的运动功能有改善作用,不能解决患儿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等症状,所以在治疗的同时还需要联合综合康复训练,让患儿精神、心理、生理等方面也得到改善[7]。综合康复训练是通过心理引导、语言功能训练、大运动训练、精细运动训练等,让患儿肌力保持正常的情况下,诱发肌肉反应,促进肌肉收缩[8];同时,还能加速脑胶质细胞增生,对轴突、树突产生刺激,加速智力发育[9];经过长时间训练,能逐渐提高患儿社交水平、语言水平等,还能增强患儿与外界接触的欲望,在生活中出现更多的自发性运动,进而为早日康复奠定基础[10]。
本次研究中,经早期Vojta疗法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的研究组患儿,与单纯进行早期Vojta疗法治疗的对照组患儿相比较有着更高的盖塞尔智力评分,其中研究组患儿的个人社交评分为(95.47±5.81)分、语言评分为(93.42±10.36)分、精细运动评分为(80.31±2.64)分、大运动能力评分为(91.36±6.52)分、适应性评分为(80.53±9.15)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4.44%和77.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患儿经过早期Vojta疗法和综合康复训练,能同时改善智力发育和运动能力,提高患儿生活能力,更快回归社会。
综上所述,小儿脑损伤综合征治疗中早期Vojta疗法和综合康复训练的联合应用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让患儿更好地恢复运动发育,促进社交、语言等方面的发展,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