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
——以“抢夺文件所有权”课堂教学为例
2020-06-11李彦景
李彦景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8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我们要实现立德树人,绝对不是一两门思想政治课就能实现的,我们要将职业精神、爱国精神、法律意识等思政基因植入到各类课程中,让所有学生,在每一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都能潜移默化的接收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2]。
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各个院校均积极开展各类课程思政教研活动,重构教学目标,将思政基因融入课程中。《服务器配置与管理》作为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一门核心能力课,必须深挖其思政因素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价值的引领。现以本门课的一节课为例,展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以期为其他课程提供借鉴。
1 《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例
1.1 课程分析
《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课程是针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能力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掌握Windows 服务器配置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能够独立自主的配置和管理Windows 服务器。教学标准参照《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电子信息大类)。
1.2 学情分析
专业起点:已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web 前端技术》等课程,具备了基本的网络服务配置方法及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基础。
技能基础: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能够配置简单的网络服务,但综合调配的能力较弱。
个性分析:该班学生思维活跃,喜欢讨论交流,易于分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的开展;有较强的好奇心,善于接触和探索新鲜事物,有利于实训操作的进行。
学习特点:该班学生入学分数相对较高,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具有强烈的动手操作欲望,但缺乏严谨的服务器调配安全意识。
1.3 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穿插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分步骤完成课前、课中和课后任务,最终完成整个项目。总体设计思路见图2-1.
图2-1 总体设计思路
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NTFS 文件所有权概念。(2)掌握抢夺文件所有权的方法。
能力目标:(1)能利用管理员身份抢夺文件所有权。(2)会查看用户对某一资源的最终有效权限。
素质目标:(1)培养和树立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恪守职业道德规范。(2)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
1.5 课程组织与实施
1.5.1 课前
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前学习资料供学生学习,并发布案例,供学生线上互动交流。通过案例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案例作为课中情境导入环节的问题情境,通过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5.2 课中
(1)知识回顾,任务发布
回顾上节课内容:设置文件权限。通过工作中真实遇到的案例,引入本节课内容:抢夺文件所有权。
案例:现腾飞公司需要一批数据,而该数据在上个月辞职的研发部小刘账户中。现发现这部分数据被小刘做了权限设置,只能小刘查看。但是小刘的账户已经被清理。
假如你是腾飞公司的网络管理员,你该如何解决该问题?
利用课前搭建好的环境,使用管理员身份,进行抢夺文件所有权的操作,使得管理员能够查看到文件中的数据。
(2)需求分析,解决问题
需求描述:使用管理员身份,对设置只能用户自己访问的文件,进行抢夺文件所有权的操作,使得管理员能够查看到文件中的数据。并提出两个问题,供学生思考:
①什么是文件所有权?
②如何更改文件所有权?
教师讲解,如何查看文件的所有者,以及文件所有者是如何确定的:一般情况下,谁创建的文件,谁就天然的成为该文件的所有者。教师演示抢夺文件所有权的步骤,并随机抽取一个学生,演示添加权限的操作。
(3)自主操作,解决问题
教师将操作步骤编写成操作口诀:“属性安全点高级,夺取权限要编辑,添加读取别遗漏,严谨负责要牢记”,并做操作演示,让学生能够更快的记住操作步骤。随后,利用“思维导图”讲解详细操作步骤,并通过教师端教学广播软件下发至每个同学。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和操作口诀,自主操作,并将操作过程截图发至网络教学平台,供教师批改指导。
(4)分析汇总,课程思政
思政案例:80 后网络管理员陈伟,利用网络管理员的特殊身份,利用手中的权限,窃取了国家机密资料,最终被安全机关制裁。结合思政案例,师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心理,踩法律的红线。要将我们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中来。要严谨负责,坚守自己的岗位职责。用好手中的权,管好自己的心。
1.5.3 课后
课后,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后测试题。并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布置分层拓展任务,充分体现因材施教。
拓展任务1:验证复制和移动对权限的影响。(必做)
拓展任务2:对共享文件夹分别设置共享权限和NTFS 权限,查看权限的有效性。(选做)
1.6 教学效果
(1)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在原有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师生互动性不强。利用云课堂、视频、等多种信息化手段,线上线下互动,激发学习动力,学习兴趣显著提升。
(2)知识吸收率高:原有教学中,实训操作丢落步骤,操作过程不易掌握。利用操作口诀、思维导图的应用让实训操作变得易记易懂,在线微课可以反复观看操作步骤,成功化解教学难点,有效提高知识吸收率。
1.7 特色创新
(1)“操作口诀”和“思维导图”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实训操作记忆链接,在线微课可以反复观看操作步骤,突破教学难点。
(2)将思政案例融入教学任务,并精选真实的工作项目引入教学,贴近岗位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嵌入隐性教育,促进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
1.8 反思与诊改
反思: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强化了实训操作环节,但是少数学生在分配权限时,还存在安全意识薄弱的现象,在实训过程中有待进一步解决。
诊改:课后精选管理员权限分配注意事项的资料,通过真实项目的操作流程,提高学生在权限分配中的安全意识。
2 结语
《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课程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能力课,课程主要对接了网络管理员岗位中的服务器配置的内容。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适时的引入职业能力精神、爱国精神、法律意识等隐形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有助于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现代化人才!